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16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包括:推车主体、控制箱、升降机构、转动机构、水泵、存储机构、伸缩导管、连接管和蓄电池;控制箱安装在是推车主体的前侧顶端;升降机构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右侧;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中心位置;水泵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的顶端;存储机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的左侧;蓄电池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存储机构的左侧。该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可避免中药汤剂在运输过程中冷却凝固,进而影响中药汤剂加工质量,并且可实现提升水泵高度和角度的自动调节,便于与外部容器连接,提高装置适用性,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
,具体为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
技术介绍
中医是中华国粹,中药是中华瑰宝,我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中医中药调理治疗,治标治本,越来越受人们推崇,从而也成就了中药材种植、加工市场的繁荣。全国中药材家种品种达3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年产量5亿多公斤,全国已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有
内,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汤剂汤剂进行转运,现有的中药材汤剂转运多采用类似与授权公告号为CN109367591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桶装汤剂自装卸式手推车,它包括车架,车架的下方安装有行走轮和支撑杆,所述行走轮的上方安装有装卸支架,装卸支架的顶端横杆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弧状夹爪的顶端相连接,夹爪的底部设置有倒钩状的卡钩,夹爪的底部高于待装卸圆桶的高度,夹爪的下方设置有圆弧状的圆桶支撑弯管,圆桶支撑弯管与车架的横梁相平行,圆桶支撑弯管的两固定在车架上,本专利技术在车架的上方设置装卸支架,装卸支架上安装夹爪,可将待装卸圆桶轻松吊起,并放置于手推车上,实现了桶装汤剂的半自动化装卸,有效解决了人工装卸桶装汤剂时抓取困难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种运输方式容易导致转运汤剂冷却凝固,并且不便于将内部汤剂排出至外部指定容器内,需要额外使用泵体进行连接排出,十分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运输方式容易导致转运汤剂冷却凝固,并且不便于将内部汤剂排出至外部指定容器内,需要额外使用泵体进行连接排出,十分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包括:推车主体;控制箱,安装在是推车主体的前侧顶端;升降机构,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右侧;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中心位置;水泵,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的顶端,所述水泵和控制箱电性连接;存储机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的左侧;伸缩导管,所述伸缩导管的一端螺接在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管,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蓄电池,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存储机构的左侧,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控制箱和水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限位槽、第一限位滚轮、第一支撑杆、顶板、第一固定座、限位导轨、第二限位滚轮、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固定座;底座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右侧;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在底座的内侧左右两端;所述第一限位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滚轮分别插接在左右两个限位槽的内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沿前后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一限位滚轮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杆从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顶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分别设置在顶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左右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导轨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在顶板的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滚轮分别插接杂质左右两个限位导轨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沿前后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二限位滚轮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杆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左右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前端左右两侧,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二支撑杆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轴、转动座、电推杆和连接座;连接轴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交叉位置,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连接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座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侧后端中心位置;电推杆沿上下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座的内侧,所述电推杆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连接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中心位置,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连接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连接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端与电推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药液存储桶、加热装置、安装板和搅拌杆;药液存储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左侧,所述药液存储桶的前侧螺接有伸缩导管的另一端;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设置在药液存储桶的内侧左右两端,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壁延伸出药液存储桶的外壁,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箱电性连接;安装板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药液存储桶的内腔顶端;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杆分别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板的底端左右两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搅拌杆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安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延伸出安装板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三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键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一齿轮的顶端;第三电机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药液存储桶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药液存储桶的内腔,所述第三电机和控制箱电性连接;第二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通过加热装置对药液存储桶内汤剂进行加热,第三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促使左右两个第二齿轮在第二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对应位置上的搅拌杆在药液存储桶的内腔转动,进而对药液存储桶内药液内中药汤剂搅拌使其受热均匀并防止其凝固,通过电推杆自身伸长缩短以在连接座的配合下带动连接轴上下或向下移动,促使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变小或变大,第一支撑杆以与第一固定座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底端在第一限位滚轮的限位作用下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第二支撑杆以与第二固定座销轴转动连接处为顶点,顶端在第二限位滚轮的限位作用下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进而在和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配合下推动顶板带动水泵和连接管移动至指定高度,以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管与不同高度的外部容器进液口进行连接,水泵将药液存储桶内部中药汤剂由伸缩导管吸入至自身泵室内加压提升由连接管排入至外部容器内进行进一步加工,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锥形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促使第一锥形齿轮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动轴在第一转动板的配合下带动水泵和连接管转动至指定角度或第二电机驱动主动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促使齿轮环在齿轮环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二转动板带动水泵和连接管转动至指定角度,以便于连接管与外部容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推车主体(1);/n控制箱(2),安装在是推车主体(1)的前侧顶端;/n升降机构(3),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右侧;/n转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端中心位置;/n水泵(5),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4)的顶端,所述水泵(5)和控制箱(2)电性连接;/n存储机构(6),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左侧;/n伸缩导管(7),所述伸缩导管(7)的一端螺接在水泵(5)的进水口;/n连接管(8),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n蓄电池(9),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存储机构(6)的左侧,所述蓄电池(9)分别与控制箱(2)和水泵(5)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车主体(1);
控制箱(2),安装在是推车主体(1)的前侧顶端;
升降机构(3),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右侧;
转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端中心位置;
水泵(5),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4)的顶端,所述水泵(5)和控制箱(2)电性连接;
存储机构(6),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升降机构(3)的左侧;
伸缩导管(7),所述伸缩导管(7)的一端螺接在水泵(5)的进水口;
连接管(8),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
蓄电池(9),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存储机构(6)的左侧,所述蓄电池(9)分别与控制箱(2)和水泵(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加工用汤剂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
底座(3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右侧;
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32)分别沿前后方向开设在底座(31)的内侧左右两端;
第一限位滚轮(33),所述第一限位滚轮(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滚轮(33)分别插接在左右两个限位槽(32)的内腔;
第一支撑杆(34),所述第一支撑杆(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4)分别沿前后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一限位滚轮(33)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4)从后至前向上倾斜设置;
顶板(36),设置在所述底座(31)的上方;
第一固定座(35),所述第一固定座(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35)分别设置在顶板(36)的底端左右两侧,左右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35)的内侧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杆(34)的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限位导轨(37),所述限位导轨(3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导轨(37)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在顶板(36)的底端左右两侧;
第二限位滚轮(38),所述第二限位滚轮(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滚轮(38)分别插接杂质左右两个限位导轨(37)的内侧;
第二支撑杆(39),所述第二支撑杆(3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39)分别沿前后方向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二限位滚轮(38)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4)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左右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39)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杆(34)交叉设置;
第二固定座(310),所述第二固定座(3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