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1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包括外侧层、内侧层和为位于外侧层和内侧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侧层为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所述中间层为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所述内侧层为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和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复合制成板材,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喷涂均匀附着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拉深度好、弯曲强度大、冲击强度高且能够进行生物降解的箱包外壳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包外壳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是指一种箱包外壳材料。
技术介绍
人们外出旅游或出差时会经常携带各种箱包以盛放物品,拉杆箱包因其省力、方便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便捷、大容量以及结实耐用等特点成为人们出差旅行必不可少的装备。目前制作拉杆箱包所用的材质主要有:布质、皮质、硬塑料、铝合金等。布质的箱包容易损坏,不防水、不安全,箱包内的东西容易被挤压,容易造成物品变形、损坏。硬塑料箱包强度差,时间长了容易老化变脆导致破裂,皮质箱包不防水、容易损坏,不安全,这些箱包一旦报废不能回收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深度好、弯曲强度大、冲击强度高且能够进行生物降解的箱包外壳材料。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包括外侧层、内侧层和为位于外侧层和内侧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侧层为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在可降解生物材料中引入抗污染物的功能基团或者负载抗污剂,避免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和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起到抗菌防污的作用,所述中间层为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天然纤维增强可生物降解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生态友好、轻量级、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和可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已被商业化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比聚乳酸(PLA)成本更低,椰壳纤维和PBS树脂的的组合,可以生产出对环境友好的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这符合我们不断发展进步的绿色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战略的需要,所述内侧层为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和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复合制成板材,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喷涂均匀附着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在己内酯中加入杂化聚合的t-BuP4催化剂,同时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和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先引入叔胺,再通过叔胺引发磺内酯开环在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链中引入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后得到所述箱包外壳材料,磺酸甜菜碱作为两性离子,通过离子溶剂化作用结合水分子形成水化层,与低聚乙二醇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形成的水化层相比,其水化层更紧密,使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的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能力更强。进一步地,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组成重量比为:l5-60份椰壳纤维、6-12份偶联剂和28-79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采用短切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为原料采用无纺布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增强了生物降解热塑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在提高箱包外壳材料刚性的同时提高了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箱包外壳材料厚度为1~1.5mm。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箱包外壳材料,采用层铺结构设计,并严格控制各步骤的工艺条件参数,外侧层采用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在可降解生物材料中引入抗污染物的功能基团或者负载抗污剂,避免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和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起到抗菌防污的作用;中间层采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使箱包外壳材料有质量较轻,抗压能力强,韧性好,抗冲击性能强,且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内侧层采用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提高了箱包壳体的刚度、耐磨性和抗压性,且具有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包括外侧层、内侧层和为位于外侧层和内侧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侧层为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所述中间层为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所述内侧层为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和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复合制成板材,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喷涂均匀附着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表面。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在己内酯中加入杂化聚合的t-BuP4催化剂,同时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和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先引入叔胺,再通过叔胺引发磺内酯开环在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链中引入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后得到所述箱包外壳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组成重量比为:45份椰壳纤维、8份偶联剂和47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所述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采用短切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无纺布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所述箱包外壳材料厚度为1.2mm。实施例2,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包括外侧层、内侧层和为位于外侧层和内侧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侧层为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所述中间层为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所述内侧层为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和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复合制成板材,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喷涂均匀附着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表面。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在己内酯中加入杂化聚合的t-BuP4催化剂,同时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和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先引入叔胺,再通过叔胺引发磺内酯开环在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链中引入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后得到所述箱包外壳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组成重量比为:30份椰壳纤维、10份偶联剂和6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所述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采用碳纤维为原料采用无纺布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所述箱包外壳材料厚度为1.4mm。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层、内侧层和为位于外侧层和内侧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侧层为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所述中间层为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所述内侧层为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和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复合制成板材,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喷涂均匀附着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层、内侧层和为位于外侧层和内侧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外侧层为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所述中间层为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所述内侧层为无机纤维增强材料,所述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和无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复合制成板材,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喷涂均匀附着在椰壳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外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抗污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在己内酯中加入杂化聚合的t-BuP4催化剂,同时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和2-(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亚玛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