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先祥专利>正文

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04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砂轮本体的外缘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切割齿,所述切割齿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20‑35重量份、硼酸锌10‑20份、膨胀蛭石1‑10重量份、纳米氮化硅5‑15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15重量份、焦磷酸铁5‑10重量份、氧化镁1‑10重量份、钛1‑10重量份、钴1‑5重量份、钇0.5—2重量份、钨1‑5重量份、二甲基硅油1‑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砂轮的磨削性能,不易出现脱块和掉块的现象,抗氧化,耐腐蚀,提高了加工质量,从而延长了工件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加工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金属的加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金属表面的磨削。砂轮作为一种磨削工具,其在工业领域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型面进行粗磨、半精磨、精磨以及开槽、切断等处理时。由于处于高速旋转状态,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因此对砂轮的强度、抗冲击性、耐热性以及抗腐性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在磨削过程中,因其消耗的能量全部变为磨削热量,容易造成磨削区域产生大量高温,使工件表面产生烧伤和裂纹等问题,会对工件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传统砂轮还存在硬度小、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自锐性差、磨削效率低等缺点。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现有装置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本专利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砂轮本体的外缘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切割齿,相邻两切割齿之间设置有齿槽,所述切割齿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20-35重量份、硼酸锌10-20份、膨胀蛭石1-10重量份、纳米氮化硅5-15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15重量份、焦磷酸铁5-10重量份、氧化镁1-10重量份、钛1-10重量份、钴1-5重量份、钇0.5—2重量份、钨1-5重量份、二甲基硅油1-5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至切割齿之间依次设置有安装层、陶瓷纤维增强网层以及耐磨层。进一步地,所述切割齿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30重量份、硼酸锌15份、膨胀蛭石5重量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介孔分子筛10重量份、焦磷酸铁6重量份、氧化镁8重量份、钛7重量份、钴3重量份、钇1重量份、钨2重量份、二甲基硅油3重量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砂轮的磨削性能,不易出现脱块和掉块的现象,抗氧化,耐腐蚀,提高了加工质量,从而延长了工件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耐磨层;2、切割齿;3、陶瓷纤维增强网层;4、通孔;5、安装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中心位置的通孔4,所述砂轮本体的外缘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切割齿2,相邻两切割齿2之间设置有齿槽,所述切割齿2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20-35重量份、硼酸锌10-20份、膨胀蛭石1-10重量份、纳米氮化硅5-15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15重量份、焦磷酸铁5-10重量份、氧化镁1-10重量份、钛1-10重量份、钴1-5重量份、钇0.5—2重量份、钨1-5重量份、二甲基硅油1-5重量份。作为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通孔至切割齿之间依次设置有安装层5、陶瓷纤维增强网层3以及耐磨层1。作为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切割齿2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30重量份、硼酸锌15份、膨胀蛭石5重量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介孔分子筛10重量份、焦磷酸铁6重量份、氧化镁8重量份、钛7重量份、钴3重量份、钇1重量份、钨2重量份、二甲基硅油3重量份。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中心位置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本体的外缘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切割齿,相邻两切割齿之间设置有齿槽,所述切割齿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20-35重量份、硼酸锌10-20份、膨胀蛭石1-10重量份、纳米氮化硅5-15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15重量份、焦磷酸铁5-10重量份、氧化镁 1-10重量份、钛 1-10重量份、钴 1-5重量份、钇 0.5—2重量份、钨1-5重量份、二甲基硅油1-5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硬度耐腐蚀磨削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中心位置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本体的外缘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切割齿,相邻两切割齿之间设置有齿槽,所述切割齿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份为:钛钢20-35重量份、硼酸锌10-20份、膨胀蛭石1-10重量份、纳米氮化硅5-15份、纳米介孔分子筛5-15重量份、焦磷酸铁5-10重量份、氧化镁1-10重量份、钛1-10重量份、钴1-5重量份、钇0.5—2重量份、钨1-5重量份、二甲基硅油1-5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祥
申请(专利权)人:徐先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