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钻星专利>正文

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01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除尘拔拉装置来实现,所述除尘拔拉装置包括:弧形段,柱形段,堵头,第二漏孔和橡胶套;所述功能桶的顶面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块挡风板,且在功能桶的前端面上贯穿安装有一处气管接座;所述挡风板的内侧面通过点焊的方式安装有一排捞板,且捞板的底面均安装有拉钩;可提高吹风气体力度,提高吹气效果,并且铁屑拉拔处理结构位于此挡板结构上,为一排拉钩板结构,而所述的浸油结构是位于吹气桶弧形段与柱形段之间的拐角位置处,为一排由此处贯穿的管组结构,随着气体对机床传动机构部位灰尘的吹动,均匀的滴落油液,对传动部位进行浸油作业,便于使用,结构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2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116548.5,专利技术名称为数控机床检修维护的多功能除尘拔拉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机床设备的日常维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利用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使用一段时间或作业停机后,需要对其进行保养及维护处理,一方面是提高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这种维护工作例如:将使用后的机床各部位飞溅的铁屑去除,丝杆及导轨之间的浸油处理,以及灰尘的处理等,而现有的这些维护手段在实施时,往往需要利用多个不同方位的部件进行处理,例如灰尘处理时的喷气管道,浸油处理时的油壶,以及铁屑处理时的拉钩,本设计针对于这些部件进行了综合性设计,使这些处理功能的工具或装置统一在同一结构部件止,便于使用时的拿取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使用后的机床各部位飞溅的铁屑去除,丝杆及导轨之间的浸油处理,以及灰尘的处理等,而现有的这些维护手段在实施时,往往需要利用多个不同方位的部件进行处理,例如灰尘处理时的喷气管道,浸油处理时的油壶,以及铁屑处理时的拉钩,这些装置往往存放于不同方位,同时使用时不便拿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包括功能桶,挂板,挡风板,捞板,拉钩,手柄,功能槽,气管接座,浸油管,第一漏孔,弧形段,柱形段,堵头,第二漏孔和橡胶套;所述功能桶的顶面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块挡风板,且在功能桶的前端面上贯穿安装有一处气管接座,并且在功能桶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一处U形结构的手柄;所述挡风板的内侧面通过点焊的方式安装有一排捞板,且捞板的底面均安装有拉钩;所述功能桶的后端面安装有一处挂板,此挂板用于使整个装置挂拉在机械车床的安装部位上,形成挂拉放置;且为螺纹锁紧式结构,并且气管接座位于手柄的一侧,且气管接座的进气口贯穿在功能桶的桶腔中。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桶为复合式桶腔结构,其由弧形段和柱形段两段结构构成,并且在这两段结构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漏孔和第二漏孔。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槽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贯穿在功能桶的桶腔中,并且在功能桶的顶面上配合有堵头,并且气管接座位于功能槽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捞板为楔形板结构,且在其底侧位置均点焊接有一处钩状结构的拉钩。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槽的内腔底面向下贯穿有一排橡胶套,且橡胶套内均还配合有一根浸油管。进一步的:所述浸油管向下贯穿通过弧形段和柱形段的连接处,向下贯穿伸出一厘米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为倾斜面结构,其内侧面朝向功能桶的弧形段凹面倾斜设计。进一步的:所述浸油管的管腔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管腔结构,且管腔为橡胶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这一装置为复合式结构,本装置将集气管吹气、铁屑拉拔处理、以及传动机构的浸油结构融为一体,使得机床维护人员对机床维护时,方便操作,各处理结构便于找寻,其中吹气结构为复合式的桶腔结构,其由两部分构成,可根据机床特殊部位进行选择性的吹气作业,并且在吹气作业的桶腔顶侧设有用于集风的挡风板,可提高吹风气体力度,提高吹气效果,并且铁屑拉拔处理结构位于此挡板结构上,为一排拉钩板结构,而所述的浸油结构是位于吹气桶弧形段与柱形段之间的拐角位置处,为一排由此处贯穿的管组结构,随着气体对机床传动机构部位灰尘的吹动,均匀的滴落油液,对传动部位进行浸油作业,便于使用,结构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堵头部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桶侧视结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断开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浸油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底部两部位漏孔位置及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功能桶-1,挂板-2,挡风板-3,捞板-4,拉钩-5,手柄-6,功能槽-7,气管接座-8,浸油管-9,第一漏孔-10,弧形段-11,柱形段-12,堵头-13,第二漏孔-14,橡胶套-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包括有:功能桶1,挂板2,挡风板3,捞板4,拉钩5,手柄6,功能槽7,气管接座8,浸油管9,第一漏孔10,弧形段11,柱形段12,堵头13,第二漏孔14和橡胶套15;所述功能桶1的顶面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块挡风板3,且在功能桶1的前端面上贯穿安装有一处气管接座8,并且在功能桶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一处U形结构的手柄6;所述挡风板3的内侧面通过点焊的方式安装有一排捞板4,且捞板4的底面均安装有拉钩5;所述功能桶1的后端面安装有一处挂板2,此挂板2用于使整个装置挂拉在机械车床的安装部位上,形成挂拉放置;且为螺纹锁紧式结构,并且气管接座8位于手柄6的一侧,且气管接座8的进气口贯穿在功能桶1的桶腔中。其中:功能桶1为复合式桶腔结构,其由弧形段11和柱形段12两段结构构成,并且在这两段结构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向下吹气作用的第一漏孔10和第二漏孔14,由于功能桶1结构如图4所示,而功能桶1又用于吹气作用,对机床多个部位,可根据其两段结构的吹气孔吹气,便于使用。其中:功能槽7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除尘拔拉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拔拉装置包括功能桶(1),挂板(2),挡风板(3),捞板(4),拉钩(5),手柄(6),功能槽(7),气管接座(8),浸油管(9),第一漏孔(10),弧形段(11),柱形段(12),堵头(13),第二漏孔(14)和橡胶套(15);所述功能桶(1)的顶面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块挡风板(3),且在功能桶(1)的前端面上贯穿安装有一处气管接座(8),并且在功能桶(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一处U形结构的手柄(6);所述挡风板(3)的内侧面通过点焊的方式安装有一排捞板(4),且捞板(4)的底面均安装有拉钩(5);所述功能桶(1)的后端面安装有一处挂板(2),此挂板(2)用于使整个装置挂拉在机械车床的安装部位上,形成挂拉放置;且为螺纹锁紧式结构,并且气管接座(8)位于手柄(6)的一侧,且气管接座(8)的进气口贯穿在功能桶(1)的桶腔中;/n所述功能桶(1)为复合式桶腔结构,其由弧形段(11)和柱形段(12)两段结构构成,并且在这两段结构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漏孔(10)和第二漏孔(14);/n所述功能槽(7)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贯穿在功能桶(1)的桶腔中,并且在功能桶(1)的顶面上配合有堵头(13),并且气管接座(8)位于功能槽(7)的一侧;/n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1)手提本装置的手柄6,将气管接座8插入外部压力气体管道,并锁紧这种接头锁紧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将装置移动到机床对应的需要清理灰尘的部位,气体进入功能桶1,并经第一漏孔10和第二漏孔14喷出;/n(2)在功能桶1上通过捞板4连接的拉钩5可对机床某部位进入的铁屑进行拉出处理,同时,对机床传动机构等部位进行润滑处理时,将功能槽7内装入润滑油液,功能桶1对机床传动部位吹出灰尘的同时,这些浸油管9又同步将润滑油液浸入机床的传动部位上进行润滑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的除尘拔拉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除尘拔拉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拔拉装置包括功能桶(1),挂板(2),挡风板(3),捞板(4),拉钩(5),手柄(6),功能槽(7),气管接座(8),浸油管(9),第一漏孔(10),弧形段(11),柱形段(12),堵头(13),第二漏孔(14)和橡胶套(15);所述功能桶(1)的顶面通过铆钉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块挡风板(3),且在功能桶(1)的前端面上贯穿安装有一处气管接座(8),并且在功能桶(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一处U形结构的手柄(6);所述挡风板(3)的内侧面通过点焊的方式安装有一排捞板(4),且捞板(4)的底面均安装有拉钩(5);所述功能桶(1)的后端面安装有一处挂板(2),此挂板(2)用于使整个装置挂拉在机械车床的安装部位上,形成挂拉放置;且为螺纹锁紧式结构,并且气管接座(8)位于手柄(6)的一侧,且气管接座(8)的进气口贯穿在功能桶(1)的桶腔中;
所述功能桶(1)为复合式桶腔结构,其由弧形段(11)和柱形段(12)两段结构构成,并且在这两段结构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漏孔(10)和第二漏孔(14);
所述功能槽(7)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贯穿在功能桶(1)的桶腔中,并且在功能桶(1)的顶面上配合有堵头(13),并且气管接座(8)位于功能槽(7)的一侧;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手提本装置的手柄6,将气管接座8插入外部压力气体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钻星
申请(专利权)人:杨钻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