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0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针轴、弹性件及后挡件,绝缘主体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针轴滑动地穿置于穿孔,针轴还穿出于绝缘主体的前端及后端,弹性件及后挡件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套设于针轴上,后挡件连接于绝缘主体的后端,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针轴,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后挡件上,弹性件恒具有驱使针轴向前伸出绝缘主体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连接器组装时,针轴从后往前穿插于穿孔中,再依次从后往前放入弹性件以及后挡件,放入后挡件的同时,后挡件与绝缘主体紧密连接,从而防止针轴及弹性件从绝缘主体上脱落。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具有装配简单快捷、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针大电流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针大电流连接器。
技术介绍
探针式连接器,又叫做弹簧针连接器或充电针连接器,一般探针式连接器主要用于连接可拆式电子元件的金属接点或是电池,于装设后可供电子产品使用。探针式连接器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军工、医疗、航天等领域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工艺需求,相应地,探针式连接器也要不断提高其结构工艺。多针连接器由于其具有适用于大电流的场合而被广泛应用。根据中国专利CN204130750U所公开的一种浮动式大电流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主体、传导针、弹簧及盖板。其中,盖板为防止传导针脱出于绝缘主体而与绝缘主体通过螺丝连接,这样的装配方式复杂,耗时耗力,另外盖板需打上与传导针对应的孔,故盖板的制作工艺复杂以及制作成本偏高。因此,急需要一种装配简单快捷、制作成本低廉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快捷、制作成本低廉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针轴、弹性件及后挡件,所述绝缘主体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所述针轴滑动地穿置于所述穿孔,所述针轴还穿出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后挡件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针轴上,所述后挡件连接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后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针轴,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后挡件上,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针轴向前伸出所述绝缘主体的趋势。较佳地,所述针轴为至少两个,所述针轴呈均匀间隔开的布置,所述穿孔、所述针轴及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一致。较佳地,所述穿孔包括第一阶梯结构,所述针轴具有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抵挡配合的第一轴肩。较佳地,所述针轴的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间隙内做弹性的伸缩运动。较佳地,所述后挡件穿置于所述穿孔的后端并与所述穿孔呈过盈配合。较佳地,所述穿孔包括第二阶梯结构,所述后挡件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轴肩,所述第二轴肩与所述第二阶梯结构相互抵挡配合。较佳地,所述后挡件包括后挡板及扣合臂,所述后挡板叠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底面,所述后挡板的侧壁均向前延伸有所述扣合臂,所述扣合臂的前端朝内侧方向延伸有压块,所述绝缘主体朝外侧方向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抵挡于所述压块的下方。较佳地,所述扣合臂开设有沿侧向贯穿的镂空孔,所述凸块凸伸至所述镂空孔内。较佳地,所述后挡件为绝缘件。较佳地,所述针轴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头部、中段部及后段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中段部的直径尺寸,所述头部与所述中段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轴肩,所述中段部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后段部的直径尺寸,所述中段部与所述后端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三轴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借助绝缘主体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针轴滑动地穿置于穿孔,弹性件及后挡件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套设于针轴上,故本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连接器组装时,针轴从后往前穿插于穿孔中,再依次从后往前放入弹性件以及后挡件,放入后挡件的同时,后挡件与绝缘主体紧密连接,从而防止针轴及弹性件从绝缘主体上脱落。与传统的采用螺丝固定的结构相比,本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具有装配简单快捷、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的A-A剖切线剖切后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5的B-B剖切线剖切后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之绝缘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之后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100a包括绝缘主体1、针轴2、弹性件3及后挡件4。绝缘主体1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11,针轴2滑动地穿置于穿孔11,针轴2还穿出于绝缘主体1的前端及后端,弹性件3及后挡件4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套设于针轴2上,后挡件4连接于绝缘主体1的后端。弹性件3的一端抵接于针轴2,弹性件3的另一端抵接于后挡件4上。弹性件3恒具有驱使针轴2向前伸出绝缘主体1的趋势。于本实施例中,针轴2为两个,针轴2呈均匀间隔开的布置。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针轴2还可为三个、四个或五个不等,故不以此为限。借助针轴2的个数,适用于不同的大电流流动的场合。可理解的是,穿孔11、针轴2及弹性件3的数量一致。举例而言,当本技术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100a工作时,针轴2收到外力被压,带动弹性件3做弹性的变形移动;当外力消失时,针轴2在弹性件3的弹性势能的趋势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为弹簧,但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穿孔11由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孔111、第二孔112及第三孔113,第一孔111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孔112的直径尺寸,第二孔112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三孔113的直径尺寸。可理解的是,第一孔111与第二孔112的交接处形成第一阶梯结构114,第二孔112与第三孔113的交接处形成第二阶梯结构115。请参阅图3,针轴2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头部21、中段部22及后段部23。头部21的直径尺寸小于中段部22的直径尺寸,头部21与中段部2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轴肩24。第一轴肩24与第一阶梯结构114抵挡配合,借助第一轴肩24与第一阶梯结构114之间的抵挡配合,防止针轴2从绝缘主体1的前端脱出。中段部22的直径尺寸大于后段部23的直径尺寸,中段部22与后段部23的连接处形成第三轴肩25。具体地,弹性件3的前端抵挡于第三轴肩25上。针轴2的外壁与穿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5,具体地,后段部23的外壁与穿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5,弹性件3位于间隙5内做弹性的伸缩运动。更具体地,头部21的顶端为半球状结构,借助半球状结构,有利于与外界电子元件进行连接。请参阅图1至图3,后挡件4穿置于穿孔11的后端并与穿孔11呈过盈配合,借助该后挡件4与穿孔11呈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后挡件4与绝缘主体1之间的连接更紧密,防止后挡件4从绝缘主体1的后端脱落。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后挡件4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轴体41和第二轴体42,第一轴体41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轴体42的外径尺寸,第一轴体41与第二轴体42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轴肩43。第二轴肩43与第二阶梯结构115相互抵挡配合。可理解的是,弹性件3的后端抵挡于第一轴体41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主体、针轴、弹性件及后挡件,所述绝缘主体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所述针轴滑动地穿置于所述穿孔,所述针轴还穿出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后挡件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针轴上,所述后挡件连接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后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针轴,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后挡件上,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针轴向前伸出所述绝缘主体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主体、针轴、弹性件及后挡件,所述绝缘主体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所述针轴滑动地穿置于所述穿孔,所述针轴还穿出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后挡件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针轴上,所述后挡件连接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后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针轴,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后挡件上,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针轴向前伸出所述绝缘主体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为至少两个,所述针轴呈均匀间隔开的布置,所述穿孔、所述针轴及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包括第一阶梯结构,所述针轴具有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抵挡配合的第一轴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的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间隙内做弹性的伸缩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大电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件穿置于所述穿孔的后端并与所述穿孔呈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明陈益斌李尧肖大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