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仁鑫专利>正文

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7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包括至少由侧壁和底板组成的箱体部,箱体部的内部空间至少用于装载电池或电池包,底板由四个底板单元拼合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箱体,通过特别设计的箱体部的底板组成以及数量,从而在获得结构简单、轻重量等效果的时,还有效地平衡了箱体中底板的加工成本与连接成本,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箱体的生产加快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在先申请申请号:2020209706711在先申请时间:2020年06月01日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复合电池箱体。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一步的促使了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其中在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中大多都是利用蓄电池进行汽车的电机进行供电,从而达到驱动汽车行驶的目的,由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蓄电池都是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达到了电力存储和放电,这就需要大量的空间来存放相应的蓄电池而达到对汽车进行电力存储的目的。在现有的电池厢一般都是出于车辆底盘上,特别是在大型车辆如客运车辆等中,每个电池厢的底部都是由多块单元连接而成,再加上水冷板,就形成了完成的电池箱体系。而多块的单元的连接则需要面临加工成本和连接成本如焊接成本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两者成本的平衡就转换成了对产品的成本控制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底板采用单一单元时则会导致较高的加工成本,而采用多块时则会面临生产成本降低,而连接成本升高,从而使得产品的成本控制难以得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通过特别设计的箱体部的底板组成以及数量,从而在获得结构简单、轻重量等效果的时,还有效地平衡了箱体中底板的加工成本与连接成本,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箱体的生产加快成本的控制。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包括至少由侧壁和底板组成的箱体部,箱体部的内部空间至少用于装载电池或电池包,底板由四个底板单元拼合形成。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四个底板单元成一列排列拼合。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底板的底板单元其自身形成有水冷通道,相邻两块底板单元在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四个底板单元的水冷通道连通形成一个“M”形水冷通路。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M”形水冷通路在箱体部的同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侧壁上还形成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对应地连通到进水口和出水口。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进水接头和/或出水接头上还设置有保护帽,保护帽包括空腔且该空腔至少具有一个开口,保护帽通过该开口套设在进水接头和/或出水接头外侧。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箱体部的底板外侧至少部分表面还形成有水性涂料防护层。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水性涂料防护层为水性丙烯酸酯防护层或者水性聚氨酯防护层。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改进,箱体部的侧壁内侧还设置有扣件,扣件包括向箱体部的内部空间凸出的凸出部以及由凸出部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箱体部的侧壁内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底部背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底部正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进水接头或出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成本控制示意图,其中曲线a为底板生产成本-底板单元数量的曲线;曲线b为底板单元焊接成本-底板单元数量的曲线;柱状图为综合成本--底板单元数量图;图5是本申请车用复合电池箱体的扣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包括至少由侧壁01和底板组成的箱体部,侧壁01和底板共同形成的箱体部的内部空间至少用于装载电池或电池包,底板由四个底板单元02拼合形成,该底板在底部形成对电池或者电池包的支持。四个底板单元02成一列排列拼合,相邻两个底板单元02之间具有连接部021,如图1中所展示的情形下。此外,如图4所示的,该四个底板单元02拼合的结构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更好的优势。此外,该箱体在其顶部还可以设置用于从上部盖合保护该内部空间的上盖,该上盖图中没有展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底板的底板单元02其自身形成有水冷通道022,也就是将传统的水冷板与箱体底板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有效地优化了产品的结构,使得整个体系的结构更为简洁,并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水冷散热性能,相邻两块底板单元02在水冷通道022的一端连通,四个底板单元02的水冷通道022连通形成一个“M”形水冷通路,该水冷通路的形成,将图1中四个水冷通道022(如虚线部分所示的一种情形)由下而上编号为1-4号,其中1号水冷通道022的右端与其上方的2号水冷通道022的右端连通,2号水冷通道022的左端与其上方的3号水冷通道022的左端连通,3号水冷通道022的右端与其上方的4号水冷通道022的右端连通,从而形成了本领域所描述的一个“M”形水冷通路,1号水冷通道022的右端与4号水冷通道022的右端则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优选地,“M”形水冷通路在箱体部的同一侧的侧壁01上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更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侧壁01上还形成有进水接头05和出水接头05,这里做同一标记,是为了表明在应用中,对于一个箱体而言两个接头或者水口中具体选择哪一个来作为进水接头或者出水接头以及进水口或出水口,并无特别的限定,也不会影响方案的实施,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对应地连通到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水接头和/或出水接头上还可以设置有保护帽,保护帽的设置是为了给接头提供防护,从而在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避免碰撞或者进入污染物等,当然在安装后也可以予以保留,从而为该接头与水管的连接位置提供密闭防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止漏的作用,这里的保护帽包括空腔且该空腔至少具有一个开口(在予以保留作为止漏时则需要形成有两个开口,从而使得保护帽成管形,也可以为一个与接头与水管相配合的橡胶管装的保护件),保护帽通过该开口套设在进水接头和/或出水接头外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部的底板外侧的至少部分表面还可以形成有水性涂料防护层,也就是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部分底板下表面上部分表面或者全部表面上形成有该水性涂料防护层,以对被覆盖的表面形成防护,防止撞击、磨损、划伤等直接的物理伤害。优选的,水性涂料防护层为水性丙烯酸酯防护层或者水性聚氨酯防护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部的侧壁01内侧还可以设置有扣件07,如图5所示,扣件包括向箱体部的内部空间凸出的凸出部071以及由凸出部延伸的连接部072,通过该连接部072可以螺栓或者螺钉连接到侧壁01上,连接部连接于箱体部的侧壁01内侧。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部还可以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包括至少由侧壁和底板组成的箱体部,所述箱体部的内部空间至少用于装载电池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四个底板单元拼合形成,所述四个底板单元成一列排列拼合,所述底板的底板单元其自身形成有水冷通道,所述相邻两块底板单元在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四个底板单元的水冷通道连通形成一个“M”形水冷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01 CN 20202097067111.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包括至少由侧壁和底板组成的箱体部,所述箱体部的内部空间至少用于装载电池或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四个底板单元拼合形成,所述四个底板单元成一列排列拼合,所述底板的底板单元其自身形成有水冷通道,所述相邻两块底板单元在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四个底板单元的水冷通道连通形成一个“M”形水冷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水冷通路在箱体部的同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复合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还形成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对应地连通到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仁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