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涉及电缆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内围支撑层的外环侧设有若干点位凸起;点位凸起上开设有朝外开口的第一内位形变槽;点位凸起的两侧呈坡面结构;点位凸起两侧的坡面结构上开设有边侧缓冲槽;点位凸起的底部与内围支撑层相连接位置处开设有一对与边侧缓冲槽相连通的内侧深槽;外围缓冲层的内环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围内凹配合槽;外围缓冲层的外围内凹配合槽内设有成对对称分布的内槽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带有点位凸起的内围支撑层,与带有外围内凹配合槽的外围缓冲层进行弹性形变量之间的配合,形成常态支撑和压力状态缓冲的结构形态,降低存在较大刚性外力时对电缆的结构冲击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缆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在电缆的铺设、架空实用的电缆使用中,电缆会受到一些横向力的冲击,横向力的冲击虽然不会对电缆内部导体造成较大损伤,但较大(长期、频繁)横向力会对包裹在导体外围的包裹层、支撑圈、绝缘层等造成不可逆损伤,导致电缆的使用寿命下降。而本申请通过设计常态支撑和压力状态缓冲的电缆内部结构形态,降低存在较大刚性外力时对电缆的结构冲击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从而形成常态支撑和压力状态缓冲的结构形态,降低存在较大刚性外力时对电缆的结构冲击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包括内部导体和用于包裹内部导体的内部填充层,内部填充层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包裹内部填充层的内垫层,内垫层的外围设有一圈内围支撑层;内围支撑层的外围设有一圈外围缓冲层;外围缓冲层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绝缘防护的外绝缘包围。内围支撑层的外环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点位凸起;点位凸起上开设有朝外开口的第一内位形变槽;点位凸起的两侧呈坡面结构;点位凸起两侧的坡面结构上开设有边侧缓冲槽;点位凸起的底部与内围支撑层相连接位置处开设有一对与边侧缓冲槽相连通的内侧深槽。外围缓冲层的内环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围内凹配合槽;外围缓冲层的外围内凹配合槽内设有成对对称分布的内槽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点位凸起上的一第一内位形变槽与一对内侧深槽形成“人”字形槽体;点位凸起的内侧深槽槽底设置有内沟曲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同侧的成对内槽限位凸起与边侧缓冲槽滑动接触配合;内槽限位凸起与内围支撑层的边侧缓冲槽槽内壁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减阻端侧曲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围缓冲层的外围内凹配合槽槽底设有内凹曲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围支撑层的材质弹性系数大于外围缓冲层的材质弹性系数;外围内凹配合槽的深度参数为外围缓冲层厚度的1/2~3/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计带有点位凸起的内围支撑层,与带有外围内凹配合槽的外围缓冲层进行弹性形变量之间的配合,形成常态支撑和压力状态缓冲的结构形态,降低存在较大刚性外力时对电缆的结构冲击程度;2、本技术通过在点位凸起上设置边侧缓冲槽、第一内位形变槽、内侧深槽、内沟曲面的形变空间配合结构,并在外围缓冲层内层设置相应的外围内凹配合槽、内槽限位凸起、内凹曲面、减阻端侧曲面,从多方位进行空间形变缓冲、常态弹性支撑。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限位缓冲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围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内围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内部导体;2-内部填充层;3-内垫层;4-内围支撑层;5-外围缓冲层;6-外绝缘包围;41-点位凸起;42-边侧缓冲槽;43-第一内位形变槽;44-内侧深槽;45-内沟曲面;51-外围内凹配合槽;52-内槽限位凸起;53-内凹曲面;54-减阻端侧曲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角度”、“内”、“垂直”、“端面”、“内”、“周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内部填充层2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包裹内部填充层2的内垫层3,内垫层3的外围设有一圈内围支撑层4,内围支撑层4的外围设有一圈外围缓冲层5,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绝缘防护的外绝缘包围6。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内围支撑层4的外环侧设有点位凸起41,点位凸起41上开设有朝外开口的第一内位形变槽43,点位凸起41两侧的坡面结构上开设有边侧缓冲槽42,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内凹配合槽51内设有成对的内槽限位凸起52,成对内槽限位凸起52与边侧缓冲槽42滑动接触配合。点位凸起41的底部与内围支撑层4相连接位置处开设有一对与边侧缓冲槽42相连通的内侧深槽44,内槽限位凸起52与内围支撑层4的边侧缓冲槽42槽内壁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减阻端侧曲面54。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图5,外围对内围支撑层4产生挤压时,点位凸起41继外围缓冲层5发生形变后产生形变缓冲,边侧缓冲槽43、内侧深槽44为发生形变的点位凸起41提供可形变内位空间,内沟曲面45为发生空间变化的内围支撑层4与点位凸起41连接处提供较大可形变量。外围内凹配合槽51为外围缓冲层5提供更大的形变空间,提高外围缓冲层5的可恢复形变程度,内槽限位凸起52与边侧缓冲槽42接触配合,常态下形成定位支撑,挤压状态下,可滑动、可形变。内凹曲面53提高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内凹配合槽51位置处的抗撕裂能力,减阻端侧曲面54降低内槽限位凸起52在边侧缓冲槽42内的受力滑动阻力。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包括内部导体(1)和用于包裹内部导体(1)的内部填充层(2),所述内部填充层(2)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包裹内部填充层(2)的内垫层(3),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垫层(3)的外围设有一圈内围支撑层(4);/n所述内围支撑层(4)的外围设有一圈外围缓冲层(5);/n所述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绝缘防护的外绝缘包围(6);/n所述内围支撑层(4)的外环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点位凸起(41);/n所述点位凸起(41)上开设有朝外开口的第一内位形变槽(43);/n所述点位凸起(41)的两侧呈坡面结构;/n所述点位凸起(41)两侧的坡面结构上开设有边侧缓冲槽(42);/n所述点位凸起(41)的底部与内围支撑层(4)相连接位置处开设有一对与边侧缓冲槽(42)相连通的内侧深槽(44);/n所述外围缓冲层(5)的内环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围内凹配合槽(51);/n所述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内凹配合槽(51)内设有成对对称分布的内槽限位凸起(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状式限位缓冲电缆,包括内部导体(1)和用于包裹内部导体(1)的内部填充层(2),所述内部填充层(2)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包裹内部填充层(2)的内垫层(3),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垫层(3)的外围设有一圈内围支撑层(4);
所述内围支撑层(4)的外围设有一圈外围缓冲层(5);
所述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设有一圈用于绝缘防护的外绝缘包围(6);
所述内围支撑层(4)的外环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点位凸起(41);
所述点位凸起(41)上开设有朝外开口的第一内位形变槽(43);
所述点位凸起(41)的两侧呈坡面结构;
所述点位凸起(41)两侧的坡面结构上开设有边侧缓冲槽(42);
所述点位凸起(41)的底部与内围支撑层(4)相连接位置处开设有一对与边侧缓冲槽(42)相连通的内侧深槽(44);
所述外围缓冲层(5)的内环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外围内凹配合槽(51);
所述外围缓冲层(5)的外围内凹配合槽(51)内设有成对对称分布的内槽限位凸起(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魏正枪,朱雅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百商百德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