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07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用于农村的日常生水、烹饪,包括柴炉外壳,柴炉外壳内设炉芯安装壳、保温炉芯和锅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时,烟气下行,不会影响使用者呼吸、不会对使用者眼部进行熏燎,可同时将锅中蒸汽吸除,盖板采用上下开合方式设置,有助于使锅受热均匀,并具备调节火力强度的功能,排烟主管可接拔气管,进行自动拔气、除烟气,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
本技术涉及炉灶设备
,特别是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
技术介绍
柴炉,是一种利用木柴燃烧、进行热量利用的炉灶,常用于农村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老式柴灶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缺乏必要的排烟措施,导致烟气上行,严重影响使用者呼吸和视物,并且会导致烟尘进入锅中,影响食材或水等食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锅中蒸汽缭绕,使使用者无法看清,影响使用者烹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柴炉外壳,所述柴炉外壳呈中空的圆柱形,竖直设置,其内设有炉芯安装壳、保温炉芯和锅沿板,所述炉芯安装壳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的中轴位置,炉芯安装壳中空,上端呈圆锥形、下端呈圆柱形,所述保温炉芯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内,保温炉芯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排烟口,多个所述排烟口呈周向均布,并贯穿炉芯安装壳,与通风接头连通,所述通风接头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的外壁上,其一端与排烟口连通,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排烟管道,所述锅沿板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与炉芯安装壳之间,位于炉芯安装壳上部;所述炉芯安装壳的下端铆接固定有柴炉底板,所述柴炉底板呈圆形,其所呈的圆形的周边通过安装板与柴炉外壳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排烟口连通的排烟管道汇集于排烟主管,所述锅沿板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多个所述吸气孔之间呈周向均布,所述排烟主管的一端贯穿柴炉外壳,引出柴炉外壳外;所述柴炉外壳的外侧设有进柴排灰口,所述进柴排灰口处设有进柴排灰管道,所述进柴排灰管道水平设置,并贯穿炉芯安装壳和保温炉芯,连通保温炉芯内部,所述柴炉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柴灰盒,所述柴灰盒位于保温炉芯正下方,并圆柱形盒状,其一侧开口,与进柴排灰管道连通,柴灰盒的上端放置有置柴板;进一步的,所述进柴排灰口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滑道进行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滑道过盈滑动配合,且滑动上下两侧均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所述置柴板上开设有多个落灰孔;进一步的,所述落灰孔呈栅格状分布或周向均布;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道上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位于柴炉外壳和炉芯安装壳之间,与吸气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烟主管内设有抽风风机;进一步的,所述排烟主管处连通有拔气管,所述拔气管的一端与排烟主管连通,另一端贯穿柴炉外壳,伸出柴炉外壳外,并呈竖直向上延伸,通过卡扣固定与柴炉外壳一侧,拔气管的顶部设置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用于农村的日常生水、烹饪,包括柴炉外壳,柴炉外壳内设炉芯安装壳、保温炉芯和锅沿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时,烟气下行,不会影响使用者呼吸、不会对使用者眼部进行熏燎,可同时将锅中蒸汽吸除,盖板采用上下开合方式设置,有助于使锅受热均匀,并具备调节火力强度的功能,排烟主管可接拔气管,进行自动拔气、除烟气,节能降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截面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的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柴炉外壳1,所述柴炉外壳1呈中空的圆柱形,竖直设置,其内设有炉芯安装壳2、保温炉芯3和锅沿板4,所述炉芯安装壳2通过连接板5焊接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1的中轴位置,炉芯安装壳2中空,上端呈圆锥形、下端呈圆柱形,所述保温炉芯3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2内,保温炉芯3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排烟口6,多个所述排烟口6呈周向均布,并贯穿炉芯安装壳2,与通风接头7连通,所述通风接头7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2的外壁上,其一端与排烟口6连通,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排烟管道8,所述锅沿板4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1与炉芯安装壳2之间,位于炉芯安装壳2上部;所述炉芯安装壳2的下端铆接固定有柴炉底板9,所述柴炉底板9呈圆形,其所呈的圆形的周边通过安装板10与柴炉外壳1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排烟口6连通的排烟管道8汇集于排烟主管11,所述锅沿板4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12,多个所述吸气孔12之间呈周向均布,所述排烟主管11的一端贯穿柴炉外壳1,引出柴炉外壳1外;所述柴炉外壳1的外侧设有进柴排灰口13,所述进柴排灰口13处设有进柴排灰管道14,所述进柴排灰管道14水平设置,并贯穿炉芯安装壳2和保温炉芯3,连通保温炉芯3内部,所述柴炉底板9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柴灰盒15,所述柴灰盒15位于保温炉芯3正下方,并圆柱形盒状,其一侧开口,与进柴排灰管道14连通,柴灰盒15的上端放置有置柴板16;进一步的,所述进柴排灰口13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盖板17,所述盖板17通过滑道18进行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盖板17与滑道18过盈滑动配合,且滑动上下两侧均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所述置柴板16上开设有多个落灰孔19;进一步的,所述落灰孔19呈栅格状分布或周向均布;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道8上连通有吸气管20,所述吸气管20位于柴炉外壳1和炉芯安装壳2之间,与吸气孔12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烟主管11内设有抽风风机;本实施例的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用于农村的日常生水、烹饪;使用时,木柴自进柴排灰口送至置柴板上燃烧,锅放置于保温炉芯上方,木柴燃烧对锅制热,同时,抽风风机启动,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烟管道汇总后,自排烟主管排出,不会影响使用者呼吸、不会对使用者眼部进行熏燎;抽风风机的抽吸烟气的过程中,也会使锅沿板上的吸气孔产生吸力,使锅在制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被吸取,并连同烟气一同排出,便于使用者视物;而且,盖板采用上下开合方式设置(非左右开合),可有效保证进气稳定,使锅受热均匀,通过调节盖板的开合度,调节进柴排灰口大小,可调节供氧量,进而调节木柴燃烧强度、调节火力强度。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如图1-4所示的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所述排烟主管11处连通有拔气管21,所述拔气管21竖直向上延伸,并通过卡扣22固定与柴炉外壳1一侧,拔气管21的顶部设置风机;本实施例的拔气管用于拔气,使用时,风机启动,对排烟管道、吸气管进行吸风,待烟气排出后,即可自动拔气,进行烟气排放,此时风机可关闭;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于农村的日常生水、烹饪,使用时,烟气下行,不会影响使用者呼吸、不会对使用者眼部进行熏燎,可同时将锅中蒸汽吸除,盖板采用上下开合方式设置,有助于使锅受热均匀,并具备调节火力强度的功能,排烟主管可接拔气管,进行自动拔气、除烟气,节能降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柴炉外壳,所述柴炉外壳呈中空的圆柱形,竖直设置,其内设有炉芯安装壳、保温炉芯和锅沿板,所述炉芯安装壳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的中轴位置,炉芯安装壳中空,上端呈圆锥形、下端呈圆柱形,所述保温炉芯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内,保温炉芯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排烟口,多个所述排烟口呈周向均布,并贯穿炉芯安装壳,与通风接头连通,所述通风接头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的外壁上,其一端与排烟口连通,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排烟管道,所述锅沿板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与炉芯安装壳之间,位于炉芯安装壳上部;/n所述炉芯安装壳的下端铆接固定有柴炉底板,所述柴炉底板呈圆形,其所呈的圆形的周边通过安装板与柴炉外壳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排烟口连通的排烟管道汇集于排烟主管,所述锅沿板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多个所述吸气孔之间呈周向均布,所述排烟主管的一端贯穿柴炉外壳,引出柴炉外壳外;/n所述柴炉外壳的外侧设有进柴排灰口,所述进柴排灰口处设有进柴排灰管道,所述进柴排灰管道水平设置,并贯穿炉芯安装壳和保温炉芯,连通保温炉芯内部,所述柴炉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柴灰盒,所述柴灰盒位于保温炉芯正下方,并圆柱形盒状,其一侧开口,与进柴排灰管道连通,柴灰盒的上端放置有置柴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下排的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柴炉外壳,所述柴炉外壳呈中空的圆柱形,竖直设置,其内设有炉芯安装壳、保温炉芯和锅沿板,所述炉芯安装壳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的中轴位置,炉芯安装壳中空,上端呈圆锥形、下端呈圆柱形,所述保温炉芯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内,保温炉芯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排烟口,多个所述排烟口呈周向均布,并贯穿炉芯安装壳,与通风接头连通,所述通风接头固定设置于炉芯安装壳的外壁上,其一端与排烟口连通,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排烟管道,所述锅沿板固定设置于柴炉外壳与炉芯安装壳之间,位于炉芯安装壳上部;
所述炉芯安装壳的下端铆接固定有柴炉底板,所述柴炉底板呈圆形,其所呈的圆形的周边通过安装板与柴炉外壳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排烟口连通的排烟管道汇集于排烟主管,所述锅沿板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多个所述吸气孔之间呈周向均布,所述排烟主管的一端贯穿柴炉外壳,引出柴炉外壳外;
所述柴炉外壳的外侧设有进柴排灰口,所述进柴排灰口处设有进柴排灰管道,所述进柴排灰管道水平设置,并贯穿炉芯安装壳和保温炉芯,连通保温炉芯内部,所述柴炉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柴灰盒,所述柴灰盒位于保温炉芯正下方,并圆柱形盒状,其一侧开口,与进柴排灰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众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