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眩光台灯,包括底座、支撑架、灯头、光源组件,以及格栅;栅孔靠近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入光孔,栅孔远离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出光孔。将格栅上的栅孔的两端的孔口参数(孔径)设置为不同,栅孔正对光源组件的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栅孔背对光源组件的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光线在穿过格栅时被栅孔结构作用,使得光线发生反射及衍射等光效(例如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可阻挡较大角度的光线的直射),进一步阻挡360度方向的光线直接入射到人眼,以提升防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光台灯
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是办公以及学习的常用照明设备,其通常辅助使用者实现纸质文件的阅读。但现有的台灯,普遍存在高眩光及照度不均匀的缺陷,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较好的阅读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台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台灯存在高眩光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眩光台灯,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相连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相连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灯头的光源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且具有多个栅孔的格栅;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入光孔,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出光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孔的内壁为弧形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范围为0.9毫米-2毫米;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范围为0.5毫米-2毫米;且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孔的深度范围为1毫米-4毫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格栅为白色圆形件、黑色圆形件、镀铝圆形件或镀银圆形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的底板、与所述底板相连的立板,以及与所述立板相连且与所述灯头相连的顶板;所述立板靠近所述灯头的一侧具有反光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格栅相互平行,所述立板相对所述底板向靠近所述格栅的一侧倾斜;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度-90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板上设有白色涂层,所述白色涂层形成所述反光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板的宽度大于10毫米,且所述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格栅的最大宽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内安装有散热盘;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散热盘的底部的反光片、与所述反光片接触设置的导光板、环绕所述导光板设置的光源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反光片的一侧且与所述格栅相抵接的防眩板;所述防眩光台灯还包括与所述灯头相连且与所述格栅相抵接的面环。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将格栅上的栅孔的两端的孔口参数(孔径)设置为不同,栅孔正对光源组件的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栅孔背对光源组件的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光线在穿过格栅时被栅孔结构作用,使得光线发生反射及衍射等光效(例如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可阻挡较大角度的光线的直射),进一步阻挡360度方向的光线直接入射到人眼,以提升台灯的防眩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眩光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格栅靠近光源组件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格栅远离光源组件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格栅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眩光台灯的分解图;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眩光台灯的出光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立板的反射面对光线的反射光线图;图中:1、底座;2、支撑架;201、底板;202、立板;2021、反光面;203、顶板;3、灯头;4、光源组件;401、反光片;402、导光板;403、光源板;404、防眩板;5、格栅;501、栅孔;5011、入光孔;5012、出光孔;5013、弧形面;6、散热盘;7、面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眩光台灯,包括底座1、与底座1相连的支撑架2、与支撑架2远离底座1的一端相连的灯头3、安装于灯头3的光源组件4,以及位于光源组件4的出光侧且具有多个栅孔501的格栅5;栅孔501靠近光源组件4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入光孔5011,栅孔501远离光源组件4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出光孔5012;入光孔5011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出光孔5012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入光孔5011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光孔5012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光源组件4发出的光线经过格栅5后再照射至使用环境内,避免了光线的直射,初步阻挡了360度方向的光线直接入射到人眼,起到了较好的防眩光效果,进而初步降低眩光效果。同时,将格栅5上的栅孔501的两端的孔口参数(孔径)设置为不同,栅孔501正对光源组件4的入光孔5011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栅孔501背对光源组件4的出光孔5012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入光孔5011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光孔5012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光线在穿过格栅5时被栅孔501结构作用,使得光线发生反射及衍射等光效(例如入光孔5011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光孔5012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可阻挡较大角度的光线的直射),进一步阻挡360度方向的光线直接入射到人眼,如图6所示,以提升台灯的防眩效果。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光孔5012及入光孔5011均为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眩光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相连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相连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灯头的光源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且具有多个栅孔的格栅;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入光孔,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出光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眩光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相连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相连的灯头、安装于所述灯头的光源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且具有多个栅孔的格栅;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入光孔,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孔口为正六边形出光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20毫米,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毫米-21毫米,且所述入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光孔的对边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孔的内壁为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范围为0.9毫米-2毫米;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范围为0.5毫米-2毫米;且所述栅孔靠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栅孔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的内壁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孔的深度范围为1毫米-4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白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翔,廖欣怡,阙钦荣,陈云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