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4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一端焊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上方安装有上轴体,所述主轴上表面焊接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表面安装有卡持机构,所述上轴体一侧焊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耳下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工将上轴体置于内螺纹管顶口处,并通过螺纹头与内螺纹管转动相连,然后通过卡持机构对连接耳进行固定,一方面便于对上轴体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防止上轴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
技术介绍
机械传动在机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指利用机械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类: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摩擦传动,包括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大都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过载打滑还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这种传动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也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啮合传动能够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但是,现有的传动用上带动轴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传动用上带动轴大多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一方面螺栓连接不方便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螺栓连接在长时间使用过后,螺栓容易松动,从而容易导致上带动轴容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传动用上带动轴大多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一方面螺栓连接不方便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螺栓连接在长时间使用过后,螺栓容易松动,从而容易导致上带动轴容易松动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一端焊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上方安装有上轴体,所述主轴上表面焊接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表面安装有卡持机构,所述上轴体一侧焊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耳下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上轴体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且螺纹头与内螺纹管转动连接,所述上轴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通过螺纹头与内螺纹管转动连接,便于将上轴体安装在内螺纹管的端部,通过安装板可安装所需要的构件,从而使上轴体带动构件工作。优选的,所述横板下表面与竖板衔接处焊接有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有效的增强横板和竖板衔接处的强度和刚性以及抗扭能力,可克服横板和竖板之间因壁厚差别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制品歪扭变形,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优选的,所述卡持机构包括连接板、轴承、圆柱杆、卡块、导向杆、硬质弹簧和限位块。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转动连接有圆柱杆,且圆柱杆贯穿横板,所述圆柱杆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圆柱杆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贯穿连接板,所述导向杆表面安装有硬质弹簧,所述导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连接耳转动至横板正下方时,通过人工拖动连接板向下运动,从而使连接板沿导向杆向下运动,并且使卡块和圆柱杆同时穿过连接耳上开设的通孔,当卡块运动至连接耳下表面时,通过圆柱杆配合轴承转动,使卡块的位置与连接耳下表面开设的凹槽相对应,并通过硬质弹簧的弹力拖动连接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卡块卡合在凹槽内侧,一方面便于对上轴体进行安装和拆卸,结构简答,操作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硬质弹簧的弹力使卡块紧密的衔接在凹槽的内侧,从而防止上轴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优选的,所述圆柱杆贯穿通孔,所述卡块与凹槽相衔接便于对连接耳卡持并固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人工将上轴体置于内螺纹管顶口处,并通过螺纹头与内螺纹管转动相连,并通过连接耳转动至横板正下方时,通过人工拖动连接板向下运动,从而使连接板沿导向杆向下运动,并且使卡块和圆柱杆同时穿过连接耳上开设的通孔,当卡块运动至连接耳下表面时,通过圆柱杆配合轴承转动,使卡块的位置与连接耳下表面开设的凹槽相对应,并通过硬质弹簧的弹力拖动连接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卡块卡合在凹槽内侧,一方面便于对上轴体进行安装和拆卸,结构简答,操作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硬质弹簧的弹力使卡块紧密的衔接在凹槽的内侧,从而防止上轴体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强筋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耳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101、内螺纹管;2、上轴体;201、螺纹头;202、安装板;3、竖板;301、横板;302、加强筋;4、卡持机构;401、连接板;402、轴承;403、圆柱杆;404、卡块;405、导向杆;406、硬质弹簧;407、限位块;5、连接耳;501、通孔;50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包括主轴1,所述主轴1一端焊接有内螺纹管101,所述内螺纹管101上方安装有上轴体2,所述主轴1上表面焊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顶部焊接有横板301,所述横板301表面安装有卡持机构4,所述上轴体2一侧焊接有连接耳5,所述连接耳5内侧开设有通孔501,所述连接耳5下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502。通过人工将上轴体2置于内螺纹管101顶口处,并通过螺纹头201与内螺纹管101转动相连,然后通过卡持机构4对连接耳5进行固定,一方面便于对上轴体2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防止上轴体2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所述上轴体2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201,且螺纹头201与内螺纹管101转动连接,所述上轴体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2,通过螺纹头201与内螺纹管101转动连接,便于将上轴体2安装在内螺纹管101的端部,通过安装板202可安装所需要的构件,从而使上轴体2带动构件工作。所述横板301下表面与竖板3衔接处焊接有加强筋302,通过设置加强筋302可有效的增强横板301和竖板3衔接处的强度和刚性以及抗扭能力,可克服横板301和竖板3之间因壁厚差别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制品歪扭变形,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所述卡持机构4包括连接板401、轴承402、圆柱杆403、卡块404、导向杆405、硬质弹簧406和限位块407。所述连接板401下表面安装有轴承402,所述轴承402内圈转动连接有圆柱杆403,且圆柱杆403贯穿横板301,所述圆柱杆403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404,所述圆柱杆403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杆405,且导向杆405贯穿连接板401,所述导向杆405表面安装有硬质弹簧406,所述导向杆405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7,通过连接耳5转动至横板301正下方时,通过人工拖动连接板401向下运动,从而使连接板401沿导向杆405向下运动,并且使卡块401和圆柱杆403同时穿过连接耳5上开设的通孔501,当卡块401运动至连接耳5下表面时,通过圆柱杆403配合轴承402转动,使卡块401的位置与连接耳5下表面开设的凹槽502相对应,并通过硬质弹簧406的弹力拖动连接板401向上运动,从而使卡块401卡合在凹槽502内侧,一方面便于对上轴体2进行安装和拆卸,结构简答,操作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硬质弹簧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包括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一端焊接有内螺纹管(101),所述内螺纹管(101)上方安装有上轴体(2),所述主轴(1)上表面焊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顶部焊接有横板(301),所述横板(301)表面安装有卡持机构(4),所述上轴体(2)一侧焊接有连接耳(5),所述连接耳(5)内侧开设有通孔(501),所述连接耳(5)下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5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包括主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一端焊接有内螺纹管(101),所述内螺纹管(101)上方安装有上轴体(2),所述主轴(1)上表面焊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顶部焊接有横板(301),所述横板(301)表面安装有卡持机构(4),所述上轴体(2)一侧焊接有连接耳(5),所述连接耳(5)内侧开设有通孔(501),所述连接耳(5)下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体(2)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201),且螺纹头(201)与内螺纹管(101)转动连接,所述上轴体(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上带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01)下表面与竖板(3)衔接处焊接有加强筋(302)。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天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