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台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63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支撑架、罐体、排液管、催化物入口、抽压电机,支撑架与罐体焊接连接,排液管嵌固在罐体上,透明刻度板与外壳嵌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架有三个档位,可以对发酵罐进行升降,使操作者可以在没有外部设备辅助的情况下触碰到发酵罐顶端,外壳上嵌固的透明刻度板可以令操作者随时观察内部发酵情况,附带的刻度可以准确测量得到加入原料多寡,使新手也可以有效控制加入的原料量,搅拌器则可以上下随意移动,在透明刻度板的配合下对发酵仓内部不均匀或堆叠的原料进行打散,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酿酒用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酿酒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酿酒用发酵罐。
技术介绍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³至数百m³。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现有技术中为了一次酿造的酒能更多,经常制造较高的酿酒发酵罐,使开启和关闭盖子都需要额外的攀爬工具,且酿造前加入的原料多少非常依赖经验判断,新手酿酒师容易误判导致酿造失败,且若想随时观察酿造过程,需要爬上开启盖子来进行观测,过程可能令空气灌入发酵仓,对发酵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酿酒用发酵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支撑架、罐体、排液管、催化物入口、抽压电机,所述支撑架与罐体焊接连接,所述排液管嵌固在罐体上,所述催化物入口与罐体嵌固连接,所述抽压电机嵌固在罐体上;所述罐体内部包括外壳、发酵仓、透明刻度板、隔绝材料、轴承、盖子、搅拌器,所述发酵仓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透明刻度板与外壳嵌固连接,所述隔绝材料安装在盖子下表面,所述搅拌器与隔绝材料过渡配合,所述搅拌器通过轴承与盖子活动卡合。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柱、活动柱、站立板、嵌固块轨道、弹簧、嵌固块、复位杆、卡合槽,所述支柱与活动柱过渡配合,所述站立板与活动柱焊接连接,所述嵌固块轨道与活动柱成一体化成型,所述弹簧安装在嵌固块轨道内,所述嵌固块与嵌固块轨道过渡配合,所述复位杆与支柱过渡配合,所述卡合槽与支柱成一体化成型。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包括转动把手、外部套杆、提升杆、搅拌叶,所述转动把手与提升杆焊接连接,所述外部套杆与提升杆过渡配合,所述搅拌叶嵌固在提升杆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套杆包括壳体、搅拌叶槽、突出块,所述搅拌叶槽与壳体成一体化成型,所述突出块与壳体嵌固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槽和复位杆各有三个,三个所述卡合槽都与支柱成一体化成型,三个所述复位杆都与支柱过渡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刻度板采用玻璃材质制作,隔离效果好,透明度高利于观察。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使用不锈钢材料,性质稳定,避免生锈与与原料发生反应。更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杆上挖有与突出块一样尺寸的凹槽。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绝材料采用丁晴橡胶,耐磨耐油耐热,且性质稳定,适合隔绝外部空气与发酵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支撑架有三个档位,可以对发酵罐进行升降,使操作者可以在没有外部设备辅助的情况下触碰到发酵罐顶端,外壳上嵌固的透明刻度板可以令操作者随时观察内部发酵情况,附带的刻度可以准确测量得到加入原料多寡,使新手也可以有效控制加入的原料量,搅拌器则可以上下随意移动,在透明刻度板的配合下对发酵仓内部不均匀或堆叠的原料进行打散,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酿酒用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罐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部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罐体-2、排液管-3、催化物入口-4、抽压电机-5、外壳-A、发酵仓-B、透明刻度板-C、隔绝材料-D、轴承-E、盖子-F、搅拌器-G、支柱-11、活动柱-12、站立板-13、嵌固块轨道-14、弹簧-15、嵌固块-16、复位杆-17、卡合槽-18、转动把手-G1、外部套杆-G2、提升杆-G3、搅拌叶-G4、壳体-G21、搅拌叶槽-G22、突出块-G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罐体2、排液管3、催化物入口4、抽压电机5,所述支撑架1与罐体2焊接连接,所述排液管3嵌固在罐体2上,所述催化物入口4与罐体2嵌固连接,所述抽压电机5嵌固在罐体2上;所述罐体2内部包括外壳A、发酵仓B、透明刻度板C、隔绝材料D、轴承E、盖子F、搅拌器G,所述发酵仓B安装在外壳A内部,所述透明刻度板C与外壳A嵌固连接,所述隔绝材料D安装在盖子F下表面,所述搅拌器G与隔绝材料D过渡配合,所述搅拌器G通过轴承E与盖子F活动卡合,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柱11、活动柱12、站立板13、嵌固块轨道14、弹簧15、嵌固块16、复位杆17、卡合槽18,所述支柱11与活动柱12过渡配合,所述站立板13与活动柱12焊接连接,所述嵌固块轨道14与活动柱12成一体化成型,所述弹簧15安装在嵌固块轨道14内,所述嵌固块16与嵌固块轨道14过渡配合,所述复位杆17与支柱11过渡配合,所述卡合槽18与支柱11成一体化成型,所述搅拌器G包括转动把手G1、外部套杆G2、提升杆G3、搅拌叶G4,所述转动把手G1与提升杆G3焊接连接,所述外部套杆G2与提升杆G3过渡配合,所述搅拌叶G4嵌固在提升杆G3上,所述外部套杆G2包括壳体G21、搅拌叶槽G22、突出块G23,所述搅拌叶槽G22与壳体G21成一体化成型,所述突出块G23与壳体G21嵌固连接,所述卡合槽18和复位杆17各有三个,三个所述卡合槽18都与支柱11成一体化成型,三个所述复位杆17都与支柱11过渡配合,所述透明刻度板C采用玻璃材质制作,隔离效果好,透明度高利于观察,所述搅拌叶G4使用不锈钢材料,性质稳定,避免生锈与与原料发生反应,所述提升杆G3上挖有与突出块G23一样尺寸的凹槽,所述隔绝材料D采用丁晴橡胶,耐磨耐油耐热,且性质稳定,适合隔绝外部空气与发酵仓B。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首先开启盖子F,将原料倒入发酵仓B,这个过程中随时通过透明刻度板C进行观察,待原料倒入到合适的量后,关闭盖子F,从催化物入口4加入催化剂,原料在发酵仓B内进行发酵,我们可以通过透明刻度板C来观察发酵结果,若发现内部原料堆叠或不均匀,则握住转动把手G,将提升杆G3上拉,使搅拌叶G4沿着搅拌叶槽G22提升到适合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罐体(2)、排液管(3)、催化物入口(4)、抽压电机(5),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架(1)与罐体(2)焊接连接,所述排液管(3)嵌固在罐体(2)上,所述催化物入口(4)与罐体(2)嵌固连接,所述抽压电机(5)嵌固在罐体(2)上;/n所述罐体(2)内部包括外壳(A)、发酵仓(B)、透明刻度板(C)、隔绝材料(D)、轴承(E)、盖子(F)、搅拌器(G),所述发酵仓(B)安装在外壳(A)内部,所述透明刻度板(C)与外壳(A)嵌固连接,所述隔绝材料(D)安装在盖子(F)下表面,所述搅拌器(G)与隔绝材料(D)过渡配合,所述搅拌器(G)通过轴承(E)与盖子(F)活动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罐体(2)、排液管(3)、催化物入口(4)、抽压电机(5),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1)与罐体(2)焊接连接,所述排液管(3)嵌固在罐体(2)上,所述催化物入口(4)与罐体(2)嵌固连接,所述抽压电机(5)嵌固在罐体(2)上;
所述罐体(2)内部包括外壳(A)、发酵仓(B)、透明刻度板(C)、隔绝材料(D)、轴承(E)、盖子(F)、搅拌器(G),所述发酵仓(B)安装在外壳(A)内部,所述透明刻度板(C)与外壳(A)嵌固连接,所述隔绝材料(D)安装在盖子(F)下表面,所述搅拌器(G)与隔绝材料(D)过渡配合,所述搅拌器(G)通过轴承(E)与盖子(F)活动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酿酒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柱(11)、活动柱(12)、站立板(13)、嵌固块轨道(14)、弹簧(15)、嵌固块(16)、复位杆(17)、卡合槽(18),所述支柱(11)与活动柱(12)过渡配合,所述站立板(13)与活动柱(12)焊接连接,所述嵌固块轨道(14)与活动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光
申请(专利权)人:茅台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