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8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包括滚轴、辊身和加热机构,所述滚轴和辊身内开设有相连通内腔,所述内腔沿所述滚轴和辊身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加热机构设在所述内腔中,且对称设有两套,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且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均在辊身内设有若干径向分流管道,使整个辊身各部受热均匀。且辊身外套设有可拆卸滚套,方便替换,可以对传送辊本体进行多次利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
:本技术涉及传送辊
,尤其涉及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
技术介绍
:传送辊用于传送物料,对于传送过程中对湿度有要求的板材等物料,需要在传送过程中加热,现有的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是在辊身内开设加热管道,一端进水一端出水,加热介质由一端流向另一端时温度逐渐下降,导致加热不均匀,影响所输送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包括滚轴、辊身和加热机构,所述滚轴和辊身内内沿轴线开设有内腔,所述加热机构设在所述内腔中,且对称设有两套,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包括主进水管道,所述主进水管道从所述滚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的1/4处,并沿所述辊身径向分流形成若干径向分流进水管道,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一端与所述主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外缘延伸,且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靠近所述辊身外缘的一端与连接管中部连通,所述连接管设在所述辊身外缘且平行于所述主进水管道设置。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包括第一主出水管道,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设在主进水管道内,其从所述滚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的1/2处,并沿所述辊身径向分流形成若干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外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包括第二主出水管道,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设在主进水管道外,并与所述主进水管道和第一主出水管道同心设置,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从所述滚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的端部,并沿所述辊身径向分流形成若干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所述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外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设有6-16条。进一步地,所述辊身外可拆卸套设有辊套。进一步地,所述辊套与所述辊身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辊身两端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辊套之间螺纹连接。本技术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且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均在辊身内设有若干径向分流管道,使整个辊身各部受热均匀。且辊身外套设有可拆卸辊套,方便替换,可以对传送辊本体进行多次利用,减少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端部截面图。图中:1滚轴,2辊身,3辊套,4第一主出水管道,41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5主进水管道,51径向分流进水管道,6第二主出水管道,61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7连接管,8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见图1和图2,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包括滚轴1、辊身2和加热机构。所述滚轴1和辊身2内内沿轴线开设有内腔。所述加热机构设在所述内腔中,且对称设有两套。具体的,内腔从辊轴1的一端延伸至辊身2的约1/2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包括主进水管道5,所述主进水管道5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约1/4处。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优选的,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设有6-16条,可以对辊身2充分加热。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一端与所述主进水管道5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且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靠近所述辊身2外缘的一端与连接管7中部连通,所述连接管7设在所述辊身外缘且平行于所述主进水管道5设置。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包括第一主出水管道4。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4设在主进水管道5内,其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约1/2处。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4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的数目与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相等。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包括第二主出水管道6。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6设在主进水管道5外,并与所述主进水管道5和第一主出水管道4同心设置。所述主进水管道5、第一主出水管道4和第二主出水管道6截面呈同心圆。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6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端部,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61,所述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61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6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61的数目也与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相等。所述加热机构也可只设一套,这种情况下,内腔从辊轴1的一端延伸至辊身2的另一端部,也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但加热不如两套加热机构时均匀。此外,所述辊身2外可拆卸套设有辊套3,方便替换,可以对传送辊本体进行多次利用,减少了生产成本。具体的,所述辊套3可以与所述辊身2键连接。还可以在所述辊身2两端固定设置有端盖8,所述端盖8与所述辊套3之间螺纹连接,可以使辊套3套装的更稳定,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加热液从主进水管道5进入辊身的约1/4处,然后径向分流至若干条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内,从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的靠近所述辊身2外缘的一端分两路流出。一路通过各连接管7折回,流向对应的各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61,再汇至第二主出水管道6出水;另一路通过各连接管7继续向辊身内部流动,流向对应的各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再汇至第一主出水管道4出水。辊套3与辊身2键连接,再通过端盖8进一步固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包括滚轴(1)、辊身(2)和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1)和辊身(2)内沿轴线开设有内腔,所述加热机构设在所述内腔中,且对称设有两套,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n所述进水管道包括主进水管道(5),所述主进水管道(5)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1/4处,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一端与所述主进水管道(5)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且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靠近所述辊身(2)外缘的一端与连接管(7)中部连通,所述连接管(7)设在所述辊身(2)外缘且平行于所述主进水管道(5)设置,/n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包括第一主出水管道(4),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4)设在主进水管道(5)内,其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1/2处,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4)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n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包括第二主出水管道(6),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6)设在主进水管道(5)外,并与所述主进水管道(5)和第一主出水管道(4)同心设置,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6)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端部,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61),所述第二径向分流出水管道(61)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出水管道(6)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热机构的传送辊,包括滚轴(1)、辊身(2)和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1)和辊身(2)内沿轴线开设有内腔,所述加热机构设在所述内腔中,且对称设有两套,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沿轴线设置的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包括主进水管道(5),所述主进水管道(5)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1/4处,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一端与所述主进水管道(5)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且所述径向分流进水管道(51)靠近所述辊身(2)外缘的一端与连接管(7)中部连通,所述连接管(7)设在所述辊身(2)外缘且平行于所述主进水管道(5)设置,
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包括第一主出水管道(4),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4)设在主进水管道(5)内,其从所述滚轴(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辊身(2)的1/2处,并沿所述辊身(2)径向分流形成若干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所述第一径向分流出水管道(41)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出水管道(4)连通,另一端向所述辊身(2)外缘延伸,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利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