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桶装运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3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塑料桶装运支架,包括若干个隔挡板,隔挡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一对竖向支撑组件,竖向支撑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横向支撑组件,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一对方管、与房管连接的竖向杆以及连接竖向杆的竖向杆套,横向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一个方管连接的横向杆,两个横向杆的相对一端通过横向杆套螺纹连接,横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边角方管,边角方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隔挡板将上下两层的塑料桶隔开,并且以仿形的结构缩小桶与桶间隙,而横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可将隔板的前后端固定,避免塑料桶前后排涌动,而且上下、左右长度均可灵活调整,整个装置的利用率较高,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桶装运支架
本技术属于塑料桶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桶装运支架。
技术介绍
塑料桶多用于各种液体的储存和运输,对特殊的危险品包装具有良好的特性,它有不易碎、不生锈、质轻等特点,而且耐油、耐强腐蚀性能好优异,多用于需要保温、防潮、耐压、抗腐蚀的危险品包装。塑料桶的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塑料吹塑、注塑、吸塑、滚塑而成,多用于盛装化工、农药、医药、食品、五金电子、机电等行业液体、固体物品。成品塑料桶在集中装运的过程中,需要将其逐个堆放在运输车辆上,而运输车辆大多采用网绳或高栏对其进行包装。由于塑料桶数量多、堆放高度较高,塑料桶受到外力影响很容易发生晃动,尤其是一些塑料桶桶径变化大,桶间间隙较大,增加了装卸难度和运输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塑料桶在装运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率较高且便于对塑料桶进行装运的塑料桶装运支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塑料桶装运支架,包括若干个可与塑料桶桶形配合的隔挡板并且上下间隔设置,所述隔挡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一对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横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方管,两个方管在两者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竖向杆,两个竖向杆通过竖向杆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一个方管连接的横向杆,两个横向杆的相对一端通过横向杆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边角方管,所述边角方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栓。作为优选,所述隔挡板的前后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设置在方管上朝向隔挡板一侧的条形孔活动配合,所述方管的左右侧设置有多个沿方管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中设置有可与连接头配合的定位螺栓。作为优选,所述隔挡板的纵截面为波浪形。作为优选,所述隔挡板由多个波浪形板首尾叠加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塑料桶装运支架,利用隔挡板将上下两层的塑料桶隔开,并且以仿形的结构缩小桶与桶间隙,提高塑料桶装运的稳定性;同时,本装置中的横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可将隔板的前后端固定,避免塑料桶前后排涌动,进一步提高塑料桶装运的稳定性,而且上下、左右长度均可灵活调整,整个装置的利用率较高。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塑料桶装运支架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塑料桶装运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隔挡板;2、竖向支撑组件;21、方管;211、条形孔;212、螺栓孔;22、竖向杆;23、竖向杆套;24、定位螺栓;3、横向支撑组件;31、横向杆;32、横向杆套;33、边角方管;34、顶栓;4、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塑料桶装运支架,包括若干个可与塑料桶桶形配合的隔挡板1并且上下间隔设置,隔挡板1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一对竖向支撑组件2,竖向支撑组件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横向支撑组件3,竖向支撑组件2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方管21,两个方管21在两者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竖向杆22,两个竖向杆22通过竖向杆套23螺纹连接,横向支撑组件3包括两个分别与一个方管21连接的横向杆31,两个横向杆31的相对一端通过横向杆套32螺纹连接,横向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边角方管33,边角方管3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栓34。其中,顶栓34结构可与运输车辆上的包装绳等结构连接固定,以保证装置整体具有较好的支撑稳定性。隔挡板1将上下两层的塑料桶隔开,并且以仿形的结构缩小桶与桶间隙,提高塑料桶装运的稳定性;同时,本装置中的横向支撑组件3和竖向支撑组件2可将隔板的前后端固定,避免塑料桶前后排涌动,进一步提高塑料桶装运的稳定性。具体地,横向支撑组件3两端的边角方管33的棱角可与运输车辆的车厢边角相抵,以实现固定目的,而横向支撑组件3的总长可通过横向杆套32与横向杆31的旋合深度来调整。竖向支撑组件2的方管可便于与隔挡板1端部连接并在适当高度固定,从而与不同桶径、规格的塑料桶向适应;而竖向支撑组件2的总高可通过竖向杆套23与竖向杆22的旋合深度来调整。这样的话,本装置的上下、左右长度均可灵活调整,整个装置的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隔挡板的前后端设置有连接头4,连接头4与设置在方管上朝向隔挡板一侧的条形孔211活动配合,方管21的左右侧设置有多个沿方管21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栓孔212,螺栓孔212中设置有可与连接头配合的定位螺栓24。其中,连接头4在条形孔211中的结构为套管结构,而延伸出条形孔211的部分为板形结构用来与隔挡板1端部连接。连接头4在条形孔211中的高度根据塑料桶的规格确定,而直接由定位螺栓24穿过螺栓孔来固定,这样既保证了塑料桶在装运过程中对于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充分利用了方管结构的多面性,利用率较高。为了提高隔挡板1的利用率,考虑到圆桶状结构的塑料桶的占比较大,本装置中的隔挡板1的纵截面为波浪形,其波浪形与圆桶状的塑料桶形状相配合。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隔挡板1由多个波浪形板首尾叠加组成,叠加部分可使前后的隔挡板产生牵制,不影响隔挡板隔挡效果的连贯性,而且可提高隔挡板的互换性,从而使每个隔挡板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桶装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与塑料桶桶形配合的隔挡板并且上下间隔设置,所述隔挡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一对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横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方管,两个方管在两者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竖向杆,两个竖向杆通过竖向杆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一个方管连接的横向杆,两个横向杆的相对一端通过横向杆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边角方管,所述边角方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桶装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与塑料桶桶形配合的隔挡板并且上下间隔设置,所述隔挡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一对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横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方管,两个方管在两者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竖向杆,两个竖向杆通过竖向杆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一个方管连接的横向杆,两个横向杆的相对一端通过横向杆套螺纹连接,所述横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边角方管,所述边角方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民邢事成辛亚钱鹏霄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鑫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