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2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车顶发光表面,内顶灯光源系统安装于行李架或吊架上或驾驶员座椅靠背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学设计,在行李架、吊架,车身座椅的肩部,嵌入小的光源系统,也成为可能,开发出一种新式的、隐藏式的灯具,更显简洁化、通用化和科技化。不需要在车辆顶部装配灯具,而通过灯光转折效果,产生车辆顶部灯具的照明效果,更加简洁、大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内部照明

技术介绍
汽车内部照明,是体现汽车内部空间美观性、舒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LED、激光等冷光源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内部信号和照明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出现许多如LED、激光、光纤、光导等为光源和传导发光结构的汽车内部灯具,如内顶灯、氛围灯、装饰灯。对于氛围灯,一般以导光条等形式,镶嵌于某些部件的内部或边缘,利用其开孔或边沿的折射或反射,透射出光线,形成具有特殊光色的照明效果。然而,对于内顶灯,一般直接装配于车辆顶部,没有其他隐藏方式可以选择,因而对其外观样式、罩面颜色、周圈颜色、安装方式等,都成了一种考究的对象,需要仔细挑选和搭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汽车内顶灯,在安装结构隐藏的状态下,提供车辆内部的顶部照明。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车顶发光表面,内顶灯光源系统安装于行李架或吊架上。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车顶发光表面,内顶灯光源系统安装于驾驶员座椅靠背上。所述内顶灯光源系统包括大功率的LED光源,每颗功率0.5W以上,输出功率大于50lm。所述内顶灯光源系统包括配光镜区域。本技术通过光学设计,在行李架、吊架,车身座椅的肩部,嵌入小的光源系统,也成为可能,开发出一种新式的、隐藏式的灯具,更显简洁化、通用化和科技化。不需要在车辆顶部装配灯具,而通过灯光转折效果,产生车辆顶部灯具的照明效果,更加简洁、大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客车环境下使用状况图。图2为本技术的轿车环境下使用状况图。图3为本技术装在吊架上的一款简易的光源系统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1、车顶发光表面2,内顶灯光源系统安装于行李架3或吊架4上。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1、车顶发光表面2,内顶灯光源系统安装于驾驶员座椅靠背上。在图1和图2中,内顶灯光源系统1,将以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形状,投射出光束1-1到车辆内顶表面2上,形成一个高亮度的光斑。根据漫反射原理,上述所形成的光斑,会向周围形成漫反射,形成漫反射灯光2-2,使车内空间得到照明。当内顶灯光源系统1的光源光能量足够亮时,在车辆内顶表面2上形成的光斑也就足够的亮,其漫反射所形成的灯光2-1也就足够的亮,当其亮度与常规内顶灯亮度相当时,车内空间的照明效果,也就能与常规内顶灯相当,即形成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系统。图3所示,为一款装在客车吊架上的简易的光源系统示意图,实际应用时,不局限于图示所示状态。图3、4中,内顶灯光源系统1包括大功率的LED光源3-1和配光镜区域2-1,所使用的LED光源,必须为大功率的LED光源3-1,每颗功率0.5W以上,输出功率大于50lm(功率过小,照明效果不良);图3中所示的内顶灯光源系统3,包括但不限定有驱动系统、散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灯光颜色切换系统;图4中所示的内顶灯配光镜区域2-1,是一组折射及反射组合的配光区域,目的是聚拢光束,使其成为一束光照射在指定区域;图4中所示的内顶灯配光镜区域2-1可以单独拆分,精细设计,增添包括调解、控制、形状或纹理滤镜等元件,使其照射于客车顶上的光斑,形成预定形状和纹路,参与客车内的装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1)、车顶发光表面(2),内顶灯光源系统(1)安装于行李架(3)或吊架(4)上,所述内顶灯光源系统(1)包括配光镜区域(2-1),所述的配光镜区域(2-1)是一组折射及反射组合的配光区域,所述内顶灯光源系统(1)包括大功率的LED光源(3-1),每颗功率0.5W以上,输出功率大于50l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汽车内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顶灯光源系统(1)、车顶发光表面(2),内顶灯光源系统(1)安装于行李架(3)或吊架(4)上,所述内顶灯光源系统(1)包括配光镜区域(2-1),所述的配光镜区域(2-1)是一组折射及反射组合的配光区域,所述内顶灯光源系统(1)包括大功率的LED光源(3-1),每颗功率0.5W以上,输出功率大于50l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光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