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631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包括桁架、移动载架、及驱动机构,电池水平的架设在所述移动载架上,移动载架包括呈矩形体状的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定位架,其中框架包括下边框、上边框、边撑杆;定位架包括定位支撑臂和叉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载架在X和Z轴上的运动、并结合叉臂的Y轴方向运动,可实现电池在缓存区域和充电区域之间进行转载,尤其是在电池取出或送入缓存区域或充电区域时,无需将整个移动载架送入,只通过叉臂的Y轴方向横移实现电池取出或送入,因此,充电区所占用的体积变小,这样一来,充电架上可以分布更多的充电区,充分利用资源,而且整个转载系统空间分布合理,更加有利于电池更换和充电的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
本技术属于换电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换电站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现有的换电站中,将汽车开动至汽车承载装置上,然后将汽车上的电池拆卸,并装上充满电的电池,以完成电池的更换。具体的,电池自汽车上取下后,会放置在暂存区域中,然后由电池转载系统将电池转载至充电区,然后自充电区取出充满电的电池,再转移至暂存区域中,同时由电池取料机构将暂存区域的充满电的电池移送至检修口下方,接着进行电池安装,从而完成电池的更换。这样一来,电池转载系统在X、Y、Z轴向上均有运动,才能够实现电池在缓存区域和充电区域之间进行转载,然而,当移动载架将电池运动至所对齐的充电单元,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整个移动载架平移至充电单元内部,然后自充电单元内部退出移动载架,这样一来,每个充电单元需要占用充电架的空间较大,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而且从实施整个移动载架平移而言,也需要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池转载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包括桁架、移动载架、及驱动机构,电池水平的架设在所述移动载架上,且沿着X、Y、Z的轴向相对所述桁架平移运动,其中X轴为电池宽度方向,Y轴为电池长度方向,Z轴为电池的厚度方向,移动载架包括呈矩形体状的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定位架,其中框架包括下边框、上边框、以及分布在四角且将下边框和所述上边框相连接的边撑杆,下边框和上边框之间形成定位区,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进出端口,X、Y、Z的轴向分别对应定位区的宽度、长度和高度方向;定位架包括沿着Y轴方向延伸且架设在下边框上的定位支撑臂、沿着Y轴方向滑动调节地设置在定位支撑臂上且能够自进出端部移出定位区的叉臂,其中电池与叉臂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电池架设在叉臂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移动载架沿着X轴和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桁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叉臂沿着Y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优选地,叉臂包括叉臂本体、自叉臂本体两端部形成向上延伸的限位模块,充电电池自底面架设在叉臂本体上,限位模块位于充电电池的端部。通过限位模块限制充电电池在叉臂本体上的移动。进一步的,叉臂本体的上表面为磨砂面。增加摩擦,使得移动载架在运转过程中,充电电池相对稳定的架设在叉臂本体表面。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定位支撑臂至少有两条,叉臂与定位支撑臂一一对应设置,两条或多条叉臂同步运动。使得电池送入或取出充电区域过程中,更加平稳,降低电池与充电架碰撞损坏的概率。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桁架顶部和/或底部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座、设置在桁架上且带动滑座在滑轨上移动的第一驱动器,其中移动载架沿着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座上。优选地,滑轨包括位于桁架顶部和底部的上轨和下轨,滑座包括滑动设置在下轨上的座本体、设置在座本体相对两侧且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升降臂杆、以及设置在升降臂杆上端部且能够相对上轨滑动的滑轮组件,移动载架自两侧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升降臂杆上。进一步的,移动载架还包括自框架相对两侧托设在框架或者定位支撑臂底部的托臂架,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两根升降臂杆相对内侧且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升降轨道、以及能够带动托臂架沿着升降轨道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器,其中托臂架上形成有与升降轨道相匹配的配合部。优选地,第二驱动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本体上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端部的驱动链轮;与所述驱动链轮对齐且对应设置在所述升降臂杆顶部的从动链轮;用于将所述驱动链轮、所述托臂架、以及所述从动链轮相传动连接的传动链;以及驱动所述驱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马达。进一步的,驱动链轮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驱动轴的两端部,从动链轮与驱动链轮一一对应设置,传动链有两条,且将所述托臂架同侧与上下方的驱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相传动连接。优选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定位支撑臂上且能够推动叉臂沿着Y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器。此外,托臂架包括位于框架相对两侧的侧托臂、分别将两侧的侧托臂相连接且托在定位支撑臂或者框架底部的底托臂。通过托臂架的设置,便于实施移动载架在竖直方向的上下升降运动。优选地,侧托臂包括固定在上边框外侧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两侧分别向进出端口的端部延伸的加强臂板。一方面便于上下升降运动的实施;另一方面构成侧护栏,防止电池自两侧掉落的可能。具体的,加强臂板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其中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的斜边朝上设置。进一步的,固定部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加强臂板,侧托臂还包括将两块加强臂板底部的直角边相连接的连接板,底托臂将位于相对两侧连接板远离固定部的端部相连接。同时,在固定部侧部两块对齐的加强臂板上分别开设有减重通孔。同时,框架都是采用型材杆拼接而成,因此,在保证刚性强度的前提下,减轻自身的重量,便于电池的移动。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移动载架下X和Z轴上的运动、并结合叉臂的Y轴方向运动,可实现电池在缓存区域和充电区域之间进行转载,尤其是在电池取出或送入缓存区域或充电区域时,无需将整个移动载架送入,只通过叉臂的Y轴方向横移实现电池取出或送入,因此,充电区所占用的体积变小,这样一来,充电架上可以分布更多的充电区,充分利用资源,而且整个转载系统空间分布合理,更加有利于电池更换和充电的实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充电电池的移动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4位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5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其中:J、桁架;D、移动载架;1、框架;10、下边框;11、上边框;12、边撑杆;2、定位架;20、定位支撑臂;21、叉臂;210、叉臂本体;211、限位模块;3、托臂架;30、侧托臂;300、固定部;301、加强臂板;302、连接板;k、减重通孔;31、底托臂;C、充电电池;Q、驱动机构;q1、第一驱动单元;q10、滑轨;q100、上轨;q101、下轨;q11、滑座;q110、座本体;q111、升降臂杆;q112、滑轮组件;q12、第一驱动器;q2、第二驱动单元;q20、升降轨道;q21、第二驱动器;q210、驱动轴;q211、驱动链轮;q212、从动链轮;q213、传动链;q214、驱动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包括桁架、移动载架、及驱动机构,电池水平的架设在所述移动载架上,且沿着X、Y、Z的轴向相对所述桁架平移运动,其中X轴为电池宽度方向,Y轴为电池长度方向,Z轴为电池的厚度方向,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移动载架包括呈矩形体状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定位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下边框、上边框、以及分布在四角且将所述下边框和所述上边框相连接的边撑杆,所述下边框和上边框之间形成定位区,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进出端口, X、Y、Z的轴向分别对应定位区的宽度、长度和高度方向;/n所述定位架包括沿着Y轴方向延伸且架设在所述下边框上的定位支撑臂、沿着Y轴方向滑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撑臂上且能够自所述进出端部移出所述定位区的叉臂,其中电池与叉臂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电池架设在所述叉臂上;/n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移动载架沿着X轴和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桁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叉臂沿着Y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包括桁架、移动载架、及驱动机构,电池水平的架设在所述移动载架上,且沿着X、Y、Z的轴向相对所述桁架平移运动,其中X轴为电池宽度方向,Y轴为电池长度方向,Z轴为电池的厚度方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移动载架包括呈矩形体状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定位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下边框、上边框、以及分布在四角且将所述下边框和所述上边框相连接的边撑杆,所述下边框和上边框之间形成定位区,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进出端口,X、Y、Z的轴向分别对应定位区的宽度、长度和高度方向;
所述定位架包括沿着Y轴方向延伸且架设在所述下边框上的定位支撑臂、沿着Y轴方向滑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撑臂上且能够自所述进出端部移出所述定位区的叉臂,其中电池与叉臂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电池架设在所述叉臂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移动载架沿着X轴和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桁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叉臂沿着Y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包括叉臂本体、自所述叉臂本体两端部形成向上延伸的限位模块,所述的电池自底面架设在所述叉臂本体上,所述限位模块位于所述电池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臂本体的上表面为磨砂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撑臂至少有两条,所述叉臂与所述定位支撑臂一一对应设置,两条或多条所述的叉臂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的电池转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桁架顶部和/或底部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座、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伟源王乾李高阳钱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