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1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包括枪头本体、枪头后盖以及套筒,枪头本体与套筒相连接,枪头本体的一端伸入套筒的一端内,枪头本体内安装有多个端子,枪头后盖的一端伸入枪头本体的一端内,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套筒的另一端相连接或相抵接,枪头后盖内安装有多个端子套,每个端子套包括端子套本体、分别设于端子套本体两端内的冠簧、线缆压接口,端子与冠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枪头和线缆中间采用冠簧连接,既可以满足交流、直流的充电的过流、温升要求,更换枪头时,只需要拆下枪头本体,更换新的即可,冠簧及线缆部分可继续使用,极大的减少线缆的压接更换时间,并减少由此带来的线缆损失,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充电枪头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枪头。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正快速普及,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充电桩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充电枪头负责连接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实现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按照业界要求,充电枪头的使用寿命是10000次插拔,超过这个寿命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需强制更换。现有更换充电枪头一般是枪头和电缆一并更换,费时费力,同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增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枪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枪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本体、枪头后盖以及套筒,所述枪头本体与所述套筒相连接,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枪头本体内安装有多个端子,所述枪头后盖的一端伸入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内,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相连接或相抵接,所述枪头后盖内安装有多个端子套,每个所述端子套包括端子套本体、分别设于所述端子套本体两端内的冠簧、线缆压接口,所述端子与所述冠簧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枪头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螺钉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枪头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相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条,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枪头本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组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四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枪头后盖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组,每个所述第二通孔组包括相连通的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六通孔的孔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套本体内设置有第三通孔组,所述第三通孔组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所述第七通孔的孔径、第九通孔的孔径均小于所述第八通孔的孔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套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子套体与第二端子套体,所述第一端子套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子套体的外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凸设在所述端子本体外周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端子套体相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一环形缺口,所述第一环形缺口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枪头和线缆中间采用冠簧进行连接,既可以满足交流、直流的充电的过流、温升要求,同时,更换枪头时,只需要拆下枪头本体,更换新的即可,冠簧及线缆部分可继续使用,极大的减少线缆的压接更换时间,并减少由此带来的线缆损失,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的端子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D-D向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二的左视图;图12为图11的E-E向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H的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11的F-F向剖视图;图15为图11的G-G向剖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二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二的套筒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包括枪头本体10、枪头后盖12以及套筒14,枪头本体10与套筒14相连接,枪头本体10的一端伸入套筒14的一端内,枪头本体10内安装有多个端子16,枪头后盖12的一端伸入枪头本体10的一端内,枪头后盖12的另一端与套筒14的另一端相连接,枪头后盖12内安装有多个端子套18,每个端子套18包括端子套本体20、分别设于端子套本体20两端内的冠簧22、线缆压接口24,端子16与冠簧22相连接。优选枪头本体1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26,第一环形凸起26与套筒14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28相连接,枪头后盖12的另一端与套筒14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螺钉30相连接,实现枪头本体10、枪头后盖12以及套筒14之间的稳定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螺钉28、第二螺钉30的数量均为四个。优选枪头本体1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组,每个第一通孔组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三通孔34和第四通孔36,第一通孔32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第四通孔36、第三通孔34、第二通孔的孔径依次减小,端子16的前端38依次穿过第四通孔36、第三通孔34、第二通孔伸入第一通孔32内,端子16的后端40穿过冠簧22且被冠簧22限位住。优选枪头后盖12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组,每个第二通孔组包括相连通的第五通孔42和第六通孔44,第五通孔42的孔径大于第六通孔44的孔径,便于端子套18的置入以及对端子套18的限位。本实施例中,枪头后盖1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枪头后盖体46、第二枪头后盖体48和第三枪头后盖体50,第一枪头后盖体46、第二枪头后盖体48、第三枪头后盖体50的外径依次减小,第一枪头后盖体46与套筒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本体、枪头后盖以及套筒,所述枪头本体与所述套筒相连接,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枪头本体内安装有多个端子,所述枪头后盖的一端伸入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内,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相连接或相抵接,所述枪头后盖内安装有多个端子套,每个所述端子套包括端子套本体、分别设于所述端子套本体两端内的冠簧、线缆压接口,所述端子与所述冠簧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本体、枪头后盖以及套筒,所述枪头本体与所述套筒相连接,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套筒的一端内,所述枪头本体内安装有多个端子,所述枪头后盖的一端伸入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内,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相连接或相抵接,所述枪头后盖内安装有多个端子套,每个所述端子套包括端子套本体、分别设于所述端子套本体两端内的冠簧、线缆压接口,所述端子与所述冠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头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螺钉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头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凸台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条,所述枪头本体的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所述枪头后盖的另一端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士春朱昊鹏
申请(专利权)人: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