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31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包括左电机、右电机以及功率耦合机构,所述功率耦合机构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左一级减速装置、右一级减速装置及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所述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包括左二级减速装置、右二级减速装置、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二级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右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二级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围成一收纳腔,所述第一隔板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第一隔板收容于第二隔板内,避免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左二级减速装置与右二级减速装置的无干涉交错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传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内燃机车辆会产生很大的环境问题,所以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其中电动汽车优势较为明显,能源消耗少,能源利用率高。履带式车辆传动系统目前采用双电机传动,主要发展方向趋向于轻量化、集成化、智能化、多样化与稳定化。履带式车辆一般采用无机械连接双侧独立驱动,结构简单,但转向时外侧需要大转向力矩,电机输出功率大,电机性能要求高,而车辆直线行驶时不需要大功率电机,若采用大功率电机则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履带式车辆电机能源利用率的履带式车辆传动系统。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包括:左电机、右电机以及功率耦合机构,所述左电机包括左电机轴,所述右电机包括右电机轴;所述功率耦合机构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左一级减速装置、右一级减速装置及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所述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包括左二级减速装置、右二级减速装置、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所述左输出轴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右输出轴与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电机轴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包括左二级太阳轮、左二级齿圈及左二级行星架,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左输出轴上,所述左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左二级齿圈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左二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左二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左二级转轴,各个所述左二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左二级行星齿轮,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均与对应的所述左二级转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及所述左二级齿圈均啮合;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右电机轴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包括右二级太阳轮、右二级齿圈及右二级行星架,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右输出轴上,所述右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齿圈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右二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右二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右二级转轴,各个所述右二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右二级行星齿轮,各个所述右二级行星齿轮均与对应的所述右二级转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右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及所述右二级齿圈均啮合;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二级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右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二级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围成一收纳腔,所述第一隔板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右二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连接,在直线行驶时,右二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互不干涉,而当转弯行驶时(以左转为例),左二级减速装置的功率先传递到右二级减速装置再传回左二级减速装置并从左输出轴输出,从而增大了左输出轴输出的转矩,提高了电机的能源利用效率,此外,本技术通过使第一隔板收容于第二隔板内,避免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左二级减速装置与右二级减速装置的无干涉交错耦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剖面B-B的剖视图;图6是图3中剖面C-C的剖视图;图7是图1中的左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左电机的右视图;图9是图8中剖面E-E的剖视图;图中:1-左电机、2-右电机、3-功率耦合机构、11-左电机轴、12-左定子、13-左转子、14-左电机壳、15-左轴承、16-左旋变、21-右电机轴、31-左一级减速装置、311-左一级太阳轮、312-左一级齿圈、313-左一级行星架、3131-左一级转轴、314-左一级行星齿轮、315-左连接套、32-左二级减速装置、321-左二级太阳轮、322-左二级齿圈、323-左二级行星架、3231-左二级转轴、324-左二级行星齿轮、325-左外齿轮体、326-左内齿轮体、33-左输出轴、34-右一级减速装置、341-右一级太阳轮、342-右一级齿圈、343-右一级行星架、3431-右一级转轴、344-右一级行星齿轮、345-右连接套、35-右二级减速装置、351-右二级太阳轮、352-右二级齿圈、353-右二级行星架、3531-右二级转轴、354-右二级行星齿轮、355-右外齿轮体、356-右内齿轮体、36-右输出轴、37-第一隔板、38-第二隔板、39-中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包括左电机1、右电机2以及功率耦合机构3。请参照图1-图4,所述左电机1包括左电机轴11。所述右电机2包括右电机轴21。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功率耦合机构3包括左一级减速装置31、左输出轴33、右输出轴36、右一级减速装置34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所述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包括左二级减速装置32、右二级减速装置35、第一隔板37及第二隔板38。所述左输出轴33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32的一端连接,所述右输出轴36与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35的一端连接。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31与所述左电机轴11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32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31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32包括左二级太阳轮321、左二级齿圈322及左二级行星架323,所述左二级太阳轮321套设于所述左输出轴33上,所述左二级太阳轮321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313连接,所述左二级齿圈322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321同心设置,所述左二级齿圈322的内径大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321的外径,所述左二级行星架323上设有若干个左二级转轴3231,各个所述左二级转轴3231上均套设有左二级行星齿轮324,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324均与对应的所述左二级转轴3231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324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321及所述左二级齿圈322均啮合。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34与所述右电机轴21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35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34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35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32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35包括右二级太阳轮351、右二级齿圈352及右二级行星架353,所述右二级太阳轮351套设于所述右输出轴3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电机、右电机以及功率耦合机构,/n所述左电机包括左电机轴,所述右电机包括右电机轴;/n所述功率耦合机构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左一级减速装置、右一级减速装置及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所述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包括左二级减速装置、右二级减速装置、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n所述左输出轴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的一端连接;/n所述右输出轴与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的一端连接;/n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电机轴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包括左二级太阳轮、左二级齿圈及左二级行星架,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左输出轴上,所述左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左二级齿圈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左二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左二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左二级转轴,各个所述左二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左二级行星齿轮,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均与对应的所述左二级转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及所述左二级齿圈均啮合;/n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右电机轴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包括右二级太阳轮、右二级齿圈及右二级行星架,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右输出轴上,所述右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齿圈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右二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右二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右二级转轴,各个所述右二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右二级行星齿轮,各个所述右二级行星齿轮均与对应的所述右二级转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右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及所述右二级齿圈均啮合;/n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二级齿圈连接;/n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右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二级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围成一收纳腔,所述第一隔板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电机、右电机以及功率耦合机构,
所述左电机包括左电机轴,所述右电机包括右电机轴;
所述功率耦合机构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左一级减速装置、右一级减速装置及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所述大小双爪交错耦合装置包括左二级减速装置、右二级减速装置、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
所述左输出轴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的一端连接;
所述右输出轴与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的一端连接;
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电机轴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包括左二级太阳轮、左二级齿圈及左二级行星架,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左输出轴上,所述左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左二级齿圈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左二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左二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左二级转轴,各个所述左二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左二级行星齿轮,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均与对应的所述左二级转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左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左二级太阳轮及所述左二级齿圈均啮合;
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右电机轴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与所述左二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减速装置包括右二级太阳轮、右二级齿圈及右二级行星架,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右输出轴上,所述右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右一级减速装置连接,所述右二级齿圈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右二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右二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右二级转轴,各个所述右二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右二级行星齿轮,各个所述右二级行星齿轮均与对应的所述右二级转轴转动连接,各个所述右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右二级太阳轮及所述右二级齿圈均啮合;
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二级齿圈连接;
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右二级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二级齿圈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围成一收纳腔,所述第一隔板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一级减速装置包括左一级太阳轮、左一级齿圈及左一级行星架,所述左一级太阳轮套设于所述左输出轴上,所述左一级太阳轮与所述左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左一级齿圈与所述左一级太阳轮同心设置,所述左一级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左一级太阳轮的外径,所述左一级行星架上设有若干个左一级转轴,各个所述左一级转轴上均套设有左一级行星齿轮,各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翔朱子旭杨鹏吴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