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泡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27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泡沫垫,其包括,至少两片泡沫片,所述泡沫片包括泡沫层和面层,所述相邻两片泡沫片之间通过面层连接,展开后,相邻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之间无缝隙地邻接在一起。在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上通过连接机构将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优选为魔术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泡沫垫具有平整统一的表面,可以进行一次性大面积铺装,且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符合环保要求,该折叠泡沫垫特别指用于家庭铺装的折叠泡沫垫,可以供婴幼儿在铺装后的泡沫垫上安全地玩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泡沫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泡沫垫,具体涉及一种展开面积大、没有折痕的折叠泡沫垫,更进一步该折叠泡沫垫还可以具备防滑的效果且可以拼接为更大面积的泡沫垫。
技术介绍
目前,泡沫垫已广泛应用于家庭、游乐场、训练馆等场所,用于铺装在底板上,以增加缓冲和保护,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温、防滑及增加美观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泡沫垫多为通过面积较小的单片通过凹凸的相互嵌合的结构进行拼接,以实现大面积的铺装。但这种拼接形式的泡沫垫不易形成比较大的统一的图案,如果大的图案恰巧在接缝处,由于泡沫垫本身的柔性,在制造时,很难保证两块单片的图案在拼接处完全对齐,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美观。而且在拼缝处容易掉落杂物或液体通过拼缝流入底侧,因此带来卫生和清理方面的缺陷和不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些厂商制造了整块的大面积泡沫垫,这种大面积的泡沫垫只能通过成卷收纳,占用空间大且容易在收卷和运输中被损坏,为运输和收纳带来很多不便。另一些厂商提供了可折叠的泡沫垫,如图5所示,通过采用袋状的聚乙烯(PE)薄膜包裹泡沫垫单体,在两个单体10、20的连接部121进行热熔接而不填充泡沫层,通过PE薄膜过渡的一定宽度形成折痕,从而实现多块单体可折叠的效果。但这种可折叠的泡沫垫,在连接部厚度明显降低,展开后两片泡沫垫之间有明显的沟槽,特别是越厚的泡沫垫沟槽越明显,在使用时容易被沟槽绊倒,且容易积存污物,带来整体使用效果不佳,同时沟槽的存在还破坏了图案的整体效果。另外,目前的泡沫垫的两个表面通常为相同的材料,采用聚乙烯(PE)薄膜。这种结构使得泡沫垫与地面接触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小,特别是在有水存在时,更容易侧滑,从而带来泡沫垫的不安全隐患。通常采用压制网纹等手段增加摩擦系数,但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在制造工程中,泡沫垫及两个表层均为聚乙烯材料,且两个表面均采用PE薄膜作为表层,由于在发泡和表层贴合等过程中的加热、胶合等操作,泡沫层中的聚集并保持有大量的有机有害气体,使得整个成品的气味较重,而且,由于表面PE薄膜的封存,仅在通过很小的边缘进行释放,完全释放到无味的过程十分缓慢,在生产出产品后往往需要搁置很长时间才能销售或使用,对于目前对环保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生产销售的快速流通,都明显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具有平整统一的表面,可以进行一次性大面积铺装,且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符合环保要求的折叠泡沫垫,该折叠泡沫垫特别指用于家庭铺装的折叠泡沫垫,可以供婴幼儿在铺装后的泡沫垫上安全地玩耍。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泡沫垫,其包括,至少两片泡沫片,所述泡沫片包括泡沫层和面层,所述相邻两片泡沫片之间通过面层连接,展开后,相邻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之间无缝隙地邻接在一起。在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上通过连接机构将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优选为魔术扣。由于仅通过表层的面层连接,相邻泡沫片的端面可以以连接部为折线进行折叠,在展开后,相邻泡沫片的相对的端面紧贴在一起,形成没有沟槽的接触,从而保证了面层形成统一的整体,且不形成沟槽或缝隙,实现小体积收藏大面积铺装的技术效果。所述折叠泡沫垫包括五个通过面层串接的泡沫片,位于中间的泡沫片的宽度为泡沫片厚度的两倍。这种形式的折叠泡沫垫,展开后可以形成4倍于单片面积的无缝展开,这种方式既利于运输收藏,又可以展开后形成大面积无拼接缝的泡沫垫。在泡沫层与所述面层相对的底面粘合有聚丙烯或涤纶制成的无纺布层,在无纺布层朝外一侧形成有防滑凸起,所述折叠泡沫垫展开后面层朝上,所述无纺布层朝下,所述防滑凸起与地面接触。地面通过无纺布层可以,进一步释放材料的气味,同时防滑凸起可以有效地增加地面与泡沫垫之间的摩擦系数,起到良好的防滑效果。所述面层包括与泡沫层粘合的无纺布层,和粘合在无纺布层顶面上的PE薄膜层。在面层和泡沫层之间增加一层无纺布,可以增强连接部的强度,避免在展开、折叠过程中对连接部的损坏。所述PE薄膜层的顶面印刷有彩色图案以增加折叠泡沫垫的美感和整体效果。所述泡沫层由聚乙烯发泡材料(EPE)物理发泡材料制成,所述泡沫层厚度优选为1-5厘米。EPE发泡材料气味很小,而且容易制成厚度较大的泡沫垫且能与无纺布层、PE薄膜层形成结实、良好的接合。所述折叠泡沫垫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凹凸的拼接结构,两张折叠泡沫垫展开后能够通过拼接结构拼接后具有更大的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折叠泡沫垫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泡沫垫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泡沫垫折叠状态一个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折叠泡沫垫折叠状态另一个局部放大图;图5为现有折叠泡沫垫连接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午所述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是示例性而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所述“上”、“下”为图中所示的“上”、“下”和泡沫垫在正常使用时的“上”、“下”。图1为本技术的折叠泡沫垫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泡沫垫,其包括,至少两片泡沫片10、20、30、40、50,这些泡沫片包括泡沫层和面层。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泡沫垫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相邻两片泡沫片之间通过面层连接,展开后,相邻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之间无缝隙地邻接在一起。图1、图2示出了一种由五个泡沫片单片形成的折叠泡沫垫。图3为图1中折叠泡沫垫折叠状态右侧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折叠泡沫垫折叠状态左侧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3、图4所示,折叠泡沫垫通过五个泡沫片的面层串接而成,泡沫片10的左端面12与泡沫片20的左端面21通过面层在连接部121连接。相似的泡沫片20的右端面22与泡沫片30的上端面31通过面层在连接部23连接,泡沫片30的下端面32与泡沫片40的右端面41通过面层在连接部34连接,泡沫片40的左端面42与泡沫片50的左端面51通过面层在连接部45连接。位于中间的泡沫片30的宽度为泡沫片厚度的两倍。图2为展开状态,折叠泡沫垫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整体,且面层没有产生风险或凹槽。当需要收藏时,从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向中央折叠,最终形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泡沫片10的盲端11和泡沫片50的盲端52对准泡沫垫30的顶面。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在图中有意留出适当缝隙,而在实际状态下并不具备该缝隙。五个泡沫片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根据这样的构思,还可以设计出其他各种折叠方式的折叠泡沫垫。为了进一步保证两个泡沫片之间的展开后的稳定连接,在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上可以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将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连接(图未示),这种连接机构可以为魔术扣、粘钩等结构。为了增加防滑效果,在与所述面层相对的泡沫层的底面粘合有无纺布层,这种无纺布层可以是有聚丙烯材料制成,在无纺布层朝向地面一侧形成有防滑凸起,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泡沫垫,其包括,至少两片泡沫片,所述泡沫片包括泡沫层和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片泡沫片之间通过面层连接,展开后,相邻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之间无缝隙地邻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泡沫垫,其包括,至少两片泡沫片,所述泡沫片包括泡沫层和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片泡沫片之间通过面层连接,展开后,相邻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之间无缝隙地邻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泡沫垫,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上通过连接机构将相邻的两片泡沫片的端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泡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魔术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泡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泡沫垫包括五个通过面层串接的泡沫片,位于中间的泡沫片的宽度为泡沫片厚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泡沫垫,其特征在于,在泡沫层与所述面层相对的底面粘合有聚丙烯或涤纶制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伟金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伟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