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26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顶面设置有防勾丝层,基布层的底面设置有亲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层通过设置防勾丝层,通过表层防勾丝层的经编结构与高捻度高线圈,减小表层防勾丝层面料的结构间隙,提高防勾丝层整体平整度,减少勾丝可能,并采用低熔点氨纶作为原材,通过干热定型使氨纶融化,使面料纱线结构粘连更加紧密,提高面料的防勾丝掉线能力,并且各层面料之间均采用角度设置,错开各层面料结构朝向,防止多层面料勾丝,控制勾丝范围,减少勾丝现象对面料的负面影响,保证面料结构的稳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材料
,具体为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
技术介绍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但是针织布由于本身结构原因,是通过织成的线圈之间互相约束形成面料整体,一旦有尖锐或带勾状结构的物体与面料线圈结构接触,容易导致面料表面出现勾丝掉线的状况,勾丝掉线状况的出现不但影响面料或面料制成的产品的美观,也对面料本身的性能与结构强度带来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传统针织面料容易勾丝掉线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顶面设置有防勾丝层,基布层的底面设置有亲肤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基布层采用纬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基布层棉纶股线、两股基布层涤纶股线与一股基布层氨纶股线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60-70捻/10cm,面料线圈为20-22厘米/100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防勾丝层采用经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防勾丝层棉纶股线、一股防勾丝层涤纶股线与两股防勾丝层氨纶股线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80-90捻/10cm,面料线圈为30-22厘米/100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防勾丝层氨纶股线为低熔点氨纶,防勾丝层纱线捻制后进行干热定型,温度为170-190℃,湿度为55-6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亲肤层采用纬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亲肤层棉纶股线与三股亲肤层涤纶股线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40-50捻/10cm,面料线圈为25-27厘米/100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亲肤层面料的正反两面分别喷洒脂肪酸柔软剂,脂肪酸柔软剂的用量为亲肤层坯布质量的0.02%,喷洒后静置30min后180℃温度、65%湿度湿热定型1min。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防勾丝层和亲肤层与基布层之间分别采用顺时针与逆时针60°的角度设置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表层设置有防勾丝层,通过表层防勾丝层的经编结构与高捻度高线圈,减小表层面料结构间隙,提高整体平整度,并采用低熔点氨纶作为原材,通过干热定型使面料纱线结构粘连更加紧密,提高面料的防勾丝掉线能力。2.本技术各层面料之间均采用角度设置,错开各层面料结构朝向,防止多层面料勾丝,控制勾丝范围,减少勾丝现象对面料的负面影响保证面料结构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勾丝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勾丝层纱线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基布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基布层纱线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亲肤层纱线剖视图。图1-6中:1-基布层,101-基布层棉纶股线,102-基布层涤纶股线,103-基布层氨纶股线,2-防勾丝层,201-防勾丝层棉纶股线,202-基布层涤纶股线,103-基布层氨纶股线,3-亲肤层,301-亲肤层棉纶股线,302-亲肤层涤纶股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棉纶股线101,基布层涤纶股线102,基布层氨纶股线103,防勾丝层2,防勾丝层棉纶股线201,基布层涤纶股线202,基布层氨纶股线103,亲肤层3,亲肤层棉纶股线301,亲肤层涤纶股线302,基布层1的顶面设置有防勾丝层2,基布层1的底面设置有亲肤层3。其中:基布层1采用纬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基布层棉纶股线101、两股基布层涤纶股线102与一股基布层氨纶股线103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60-70捻/10cm,面料线圈为20-22厘米/100针,通过低捻度、低线圈保持面料整体的柔软度,提高舒适性。其中:防勾丝层2采用经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防勾丝层棉纶股线201、一股防勾丝层涤纶股线202与两股防勾丝层氨纶股线203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80-90捻/10cm,面料线圈为30-22厘米/100针,通过增加氨纶比例、提高面料捻度与提高线圈数,提高面料股线间的连接稳定程度与提高面料紧密程度,减少勾丝现象的发生。其中:防勾丝层氨纶股线203为低熔点氨纶,防勾丝层2纱线捻制后进行干热定型,温度为170-190℃,湿度为55-65%,通过干热定型,防勾丝层氨纶股线203表面结构融化,与勾丝层棉纶股线201、一股防勾丝层涤纶股线202粘连,与使防勾丝层2纱线内股线结构粘连更加紧密,提高面料结构的紧致程度,减少勾丝。其中:亲肤层3采用纬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亲肤层棉纶股线301与三股亲肤层涤纶股线302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40-50捻/10cm,面料线圈为25-27厘米/100针,通过低捻度高线圈面料,提高面料柔软度与面料表面的平整度,提高舒适性。其中:亲肤层3面料的正反两面分别喷洒脂肪酸柔软剂,脂肪酸柔软剂的用量为亲肤层3坯布质量的0.02%,喷洒后静置30min后180℃温度、65%湿度湿热定型1min,通过肪酸柔软剂软化亲肤层3面料,提高亲肤层3面料舒适度,同时湿热定型也能提高亲肤层3面料结构稳定性,提高面料抗磨损能力,延长面料使用时间。其中:防勾丝层2和亲肤层3与基布层1之间分别采用顺时针与逆时针60°的角度设置贴合,通过错开角度,避免多层结构勾线,减少勾线损伤。在使用本技术时,表层设置的防勾丝层2,通过经编结构与高捻度高线圈,能减小表层面料结构间隙,提高整体平整度,同时防勾丝层2的纱线并采用低熔点氨纶作为原材,通过干热定型使面料纱线内各原材之间结构粘连更加紧密,提高面料的防勾丝掉线能力,当有钩状结构穿透防勾线层2结构时,各料层之间角度设置能避免勾状结构勾住多层结构,减少勾线对面料带来的损伤,保证面料整体结构的稳定。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顶面设置有防勾丝层(2),基布层(1)的底面设置有亲肤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顶面设置有防勾丝层(2),基布层(1)的底面设置有亲肤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基布层(1)采用纬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基布层棉纶股线(101)、两股基布层涤纶股线(102)与一股基布层氨纶股线(103)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60-70捻/10cm,面料线圈为20-22厘米/100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防勾丝层(2)采用经编针织面料,面料纱线由三股防勾丝层棉纶股线(201)、一股防勾丝层涤纶股线(202)与两股防勾丝层氨纶股线(203)加捻并线制成,捻度为80-90捻/10cm,面料线圈为30-22厘米/100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勾丝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盾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鑫彩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