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及采用该进给结构的坡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077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并公开了具有该新型进给结构的坡口机,其中新型进给结构包括主轴、进给轴、换向拨杆和箱体,主轴上设置有刀盘、第一齿轮和进给件,刀盘布置在主轴靠近工件的一端,进给件布置在主轴的另一端,主轴连接有动力装置;进给轴平行布置在所述主轴的一侧,进给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进给齿轮;换向拨杆与进给轴同轴布置,换向拨杆连接进给轴,换向拨杆上设置有与进给件啮合的换向齿轮;箱体用于支撑主轴、进给轴和换向拨杆。采用上述新型进给结构可实现刀盘往工件方向匀速进给进行倒角加工,保证工件端面的倒角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及采用该进给结构的坡口机
本技术涉及坡口机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及采用该进给结构的坡口机。
技术介绍
便携式坡口机是利用刀具对管道或平板等工件的端面进行倒角加工的专用工具,在刀具旋转切削工件的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进给运动以保证倒角成型。目前,市场上己知的便携式坡口机,刀具通过人工手动进给,一方面无法保证刀具匀速进给,倒角的质量不易保证,且坡口机容易过载停止工作;另一方面当进给量突然变大时,刀具容易崩刃损坏,造成刀具损耗量大,而且长期使用此坡口机,工人容易疲劳,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进给结构,能够使刀具匀速进给,保证工件端面的倒角加工的质量。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包括:主轴、进给轴、换向拨杆和箱体,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刀盘、第一齿轮和进给件,所述刀盘布置在所述主轴靠近工件的一端,所述进给件布置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所述主轴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进给轴平行布置在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进给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进给齿轮;所述换向拨杆与所述进给轴同轴布置,所述换向拨杆连接所述进给轴,所述换向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给件啮合的换向齿轮;所述箱体用于支撑所述主轴、所述进给轴和所述换向拨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进给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动力装置驱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第一齿轮和进给件转动,进给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驱动进给轴转动以带动换向拨杆转动,继而换向齿轮转动,换向齿轮与进给件啮合以带动进给件加速转动,进给件的转速大于主轴的转速,主轴便可匀速向左推进,实现刀盘往工件方向匀速进给进行倒角加工,保证工件端面的倒角加工的质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布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三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是电机和齿轮传动系统。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轴外侧套装有主轴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布置在所述主轴套上,所述主轴套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轴远离所述刀盘的一端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进给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给件的外侧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换向齿轮啮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给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传动比为i1,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换向齿轮的传动比为i2,其中,i1<i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换向拨杆的支撑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向拨杆朝向所述进给轴的一侧延伸有插接部,所述进给轴的轴向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卡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向拨杆远离所述进给轴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型进给结构的坡口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坡口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刀盘的转速通过电气控制动力装置进行调节,进给速度会随着转速的改变而自动成正比例的关系而改变,容易保证工件倒角的质量,且避免坡口机因过载而停止工作;操作非常简便安全,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保证刀盘匀速进给,避免因进给量突然变大而造成刀具崩刃损坏,有利于保护刀具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且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加工成本有显著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进给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主轴套的剖视图;图3是主轴的剖视图;图4是第二齿轮的剖视图;图5是进给轴的剖视图;图6是第换向拨杆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箱体100、主轴200、连接部201、刀盘210、主轴套220、第一定位轴肩221、第二定位轴肩222、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第一凹槽241、第二凹槽242、第三定位轴肩243、第二齿轮的中心通孔244、第三齿轮250、进给件260、套筒270、进给轴300、第四定位轴肩301、环形凸起302、滑槽303、卡环304、进给齿轮310、换向齿轮320、支撑座330、换向拨杆340、插接部341、把手342。锁紧螺母3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进给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进给结构,包括主轴200、进给轴300、换向拨杆340和箱体100,箱体100用于支撑主轴200、进给轴300、换向拨杆340。主轴200上设置有刀盘210、第一齿轮230和进给件260,刀盘210布置在主轴200伸出箱体100且靠近工件的一端,刀盘210上设置有刀具,进给件260布置在主轴200的另一端,第一齿轮230布置在刀盘210和进给件260之间,主轴200连接有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进给件260可以是管套或者螺母。进给轴300平行布置在主轴200的一侧,进给轴300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30啮合传动的进给齿轮310;换向拨杆340同轴布置在进给轴300的右侧,换向拨杆340可相对进给轴300滑动,靠近或远离进给轴300,换向拨杆340上设置有与进给件260啮合传动的换向齿轮320。当换向拨杆340靠近并连接进给轴300时,换向齿轮320与进给件260接触实现啮合传动;当换向拨杆340远离进给轴300时,换向齿轮320与进给件260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刀盘、第一齿轮和进给件,所述刀盘布置在所述主轴靠近工件的一端,所述进给件布置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所述主轴连接有动力装置;/n进给轴,所述进给轴平行布置在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进给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进给齿轮;/n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与所述进给轴同轴布置,所述换向拨杆连接所述进给轴,所述换向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给件啮合的换向齿轮;/n箱体,用于支撑所述主轴、所述进给轴和所述换向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刀盘、第一齿轮和进给件,所述刀盘布置在所述主轴靠近工件的一端,所述进给件布置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所述主轴连接有动力装置;
进给轴,所述进给轴平行布置在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进给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进给齿轮;
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与所述进给轴同轴布置,所述换向拨杆连接所述进给轴,所述换向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给件啮合的换向齿轮;
箱体,用于支撑所述主轴、所述进给轴和所述换向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布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三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是电机和齿轮传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侧套装有主轴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布置在所述主轴套上,所述主轴套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卓冀吕振文赵崇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