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待浇注部,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移动部,移动部带动浇注部往返运动,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拔塞和归位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炼浇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熔炼浇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熔炼浇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熔炼是一种常见的熔炼制备金属材料的方法,通过交变磁场在金属集肤层内产生焦耳热来加热熔化金属,电磁力同时起到搅拌金属液、促使合金成分均匀的作用。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在一些特殊材料熔炼制备过程中,特别是特种材料的真空熔炼,需要优化浇注方式、控制浇注过程以达到良好的熔炼和浇注效果,例如钛合金等高熔点活性材料。采用传统的倾转浇注方式,要实现感应线圈与坩埚的同时旋转倾倒,需要一套电极倾转机构及其控制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真空熔炼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成本,而且存在高温金属熔体流到有电流和水通过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的危险,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倾转浇注过程中,也难以控制金属液的空间运动轨迹,易造成熔体飞溅和漏浇等现象。为控制金属液体的空间运动轨迹,有的已公开的浇注装置采用底注式的浇注方式,人工拔塞的方式,不利于实现真空熔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熔炼浇注保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所述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所述待浇注部,所述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浇注部往返运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进一步,所述动力控制部包括第一L形杆和底座,所述第一L形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接触块相连接,所述第一L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接触部相连接,所述第一L形杆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L形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堵塞相连接,所述底座通过滑块与熔炼浇注仓紧密贴合。进一步,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纠偏弹簧。进一步,所述固定接触部包括滑轨、滑块和弹簧,所述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上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轨内上侧壁上,所述滑块下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接触块,所述滑块上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第一L形杆,所述滑轨右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双触点开关。进一步,所述第一双触点开关和所述第二双触点开关分别有独立的开关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一双触点开关的触点位于下方触点,所述第二双触点开关的触点位于上方触点。进一步,所述熔炼浇注仓的一侧设有行程自动下液装置。进一步,所述行程自动下液装置包括第二滑块、第二L形杆、第二连接杆和浮球,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熔炼浇注仓内,所述第二滑块的下方设有所述第一双触点开关,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L形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浮球依次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移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套下侧右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拔塞和归位过程实现自动控制;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对熔炼浇注仓和下料使用自动化控制速度快、下料和混合能同步进行的效果,通过采用第一接触块接触到第二接触块从而控制第一双触点开关和第二双触点开关,下料完成后自动打开第一电机的方式,不但能够使浇注部位于熔炼浇注仓下方时自动停止移动,然后进行下料,下料完成后还能够自动打开电机,实现移动部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双触点开关和第二双触点开关控制第一电机的电路回路示意图;图中:1、导套;2、机架;3、导轨;4、堵塞;5、熔炼浇注仓;6、待浇注容纳腔体;7、移动接触块;8、熔炼浇注部出液口;9、纠偏弹簧;12、滑块;14、滑轨;15、滑块;16、弹簧;17、固定接触块;302、第二滑块;303、第二L形杆;304、第二连接杆;305、浮球;306、第一双触点开关;307、第二双触点开关;18、第一L形杆;21、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1为导套;2为机架;3为导轨;4为堵塞;5为熔炼浇注仓;6为待浇注容纳腔体;7为移动接触块;8为熔炼浇注部出液口;9为纠偏弹簧;12为滑块;14为滑轨;15为滑块;16为弹簧;17为固定接触块;302为第二滑块;303为第二L形杆;304为第二连接杆;305为浮球;306为第一双触点开关;307为第二双触点开关;18为第一L形杆;21为底座。实施例1如图1所示,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所述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所述待浇注部,所述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浇注部往返运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所述移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套下侧右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实施例2如图1所示,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所述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所述待待浇注部,所述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浇注部往返运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所述移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套下侧右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动力控制部包括第一L形杆和底座,所述第一L形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接触块相连接,所述第一L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接触部相连接,所述第一L形杆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L形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堵塞相连接,所述底座通过滑块与熔炼浇注仓紧密贴合;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纠偏弹簧。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所述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所述待待浇注部,所述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浇注部往返运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所述移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套下侧右方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所述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所述待浇注部,所述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浇注部往返运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浇注部、动力控制部和可活动的待浇注部,所述熔炼浇注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熔炼浇注部的下方设有所述待浇注部,所述待浇注部包括待浇注容纳腔体和移动部,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上焊接移动接触块,所述待浇注容纳腔体底部通过导套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浇注部往返运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一端设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动力控制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熔炼浇注部出液口的堵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部包括第一L形杆和底座,所述第一L形杆的一端与固定接触块相连接,所述第一L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接触部相连接,所述第一L形杆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L形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堵塞相连接,所述底座通过滑块与熔炼浇注仓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纠偏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炼浇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触部包括滑轨、滑块和弹簧,所述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华,郭正洪,亢玉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研广亨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