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95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包括预成型装置,该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由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预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变形堵头,至少一端的防变形堵头能够向管件移动;终成型装置,该终成型装置包括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由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终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至少一端的堵头设置有用于向型腔空间和待加工管件内导入液体的导流通道。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预成型装置和终成型装置可使整体成型过程可控性佳,得到的扁平管件形状尺寸准确,有利于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装置,具体涉及扁平多位割孔管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排气管具有多种形状,例如圆管、方管、扁平管等,其中扁平管的基本管型多采用普通锯床切割扁状管材,切割后的产品切割面毛刺大,去毛刺工序复杂,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当扁平管又为异形管时,其加工难度会更大,此外排气管为便于和管路上的其他部件连接,需要冲切多个形状不同的孔,如果异形扁平管的成型精度就不高,孔的位置就更加难以保证,导致产品合格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扁平多位割孔管精准成型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包括:预成型装置,该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由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预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变形堵头,至少一端的防变形堵头能够向管件移动;终成型装置,该终成型装置包括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由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终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至少一端的堵头设置有用于向型腔空间和待加工管件内导入液体的导流通道。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预成型装置首先使待加工管件初步形成预期的扁平管形状,并且变形过程中采用可移动的防变形堵头一方面可防止管件管口变形,另一方面可根据管件变形情况移动堵头以适应变形为管件提供必要的固定和支撑;然后将预成型的待加工管件置于终成型装置中,通过堵头的导流通道将液体导入型腔和管件内完成管件的最终胀形成型。整体成型过程可控性佳,得到的扁平管件形状尺寸准确,有利于后续加工。进一步,预成型装置的第一下模型腔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块,顶块一端与待加工管件的侧壁相抵,另一端设置有弹簧II。进一步,预成型装置中优选为仅一端的防变形堵头能够向管件移动,另一端的防变形堵头固定于限位板上。进一步,预成型装置中,可移动的防变形堵头通过设置于后端的弹簧I实现移动。进一步,终成型装置中,堵头通过镶块连接于终成型装置中。进一步,终成型装置中,还设置有排气排水孔。进一步,终成型装置中,两端的堵头均设置有导流通道。进一步,终成型装置中,至少一端的堵头可移动,优选为两端的堵头均可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的预成型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的终成型装置结构图。图中,1-待加工管件,2-第一上模型腔,3-第一下模型腔,4-防变形堵头,5-弹簧I,6-限位板,7-顶块,8-弹簧II,9-第二上模型腔,10-第二下模型腔,11-堵头,12-镶块,13-导流通道,14-排气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提供一种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如图1至2所示,图1为该成型装置的预成型装置,图2为该成型装置的终成型装置,预成型装置与终成型装置相互配合使得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准确。本技术的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包括预成型装置,该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型腔2和第一下模型腔3,由第一上模型腔2和第一下模型腔3形成待加工管件1的预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变形堵头4,至少一端的防变形堵头4能够向管件移动;还包括终成型装置,该终成型装置包括第二上模型腔9和第二下模型腔10,由第二上模型腔9和第二下模型腔10形成待加工管件1的终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11,至少一端的堵头11设置有用于向型腔空间和待加工管件内导入液体的导流通道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预成型装置的第一下模型腔3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块7,顶块7一端与待加工管件1的侧壁相抵,另一端设置有弹簧II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两个顶块7,用以保证管件在预成型装置的压紧力作用下初步形成预期的扁平管形状。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预成型装置中优选为仅一端的防变形堵头4能够向管件移动,另一端的防变形堵头4为固定于限位板上。上述设置使得管件一端固定,一端可移动,能够使管件变形控制较为简单,变形控制精度提高。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预成型装置中,可移动的防变形堵头4通过设置的弹簧I5实现向管材移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终成型装置中,堵头11通过镶块12连接于终成型装置中,可使拆卸连接更加便捷。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终成型装置中,还设置有排气排水孔14,可保证充液时气体充分排出,内部液体压力充分利用,以及终成型结束后可使液体及时排出或者再成型过程中通过排液微调成型压力。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终成型装置中,两端的堵头11均设置有导流通道13,从两端同时导入液体可保证待加工管件1得到的压力均衡,管件变形均匀。作为进一步改进,终成型装置中,至少一端的堵头11可移动,移动方向为靠近和远离待加工管材1,有利于调整胀形压力。优选为两端的堵头11均可移动,有利于更精准调整胀形压力。具体使用中,待加工管件1首先置于预成型装置中,第一上模型腔2和第一下模型腔3合拢并压紧待加工管件1,通过压力促使待加工管件1发生初步变形,顶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成型装置,所述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由所述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预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变形堵头,至少一端的所述防变形堵头能够向待加工管件移动;/n终成型装置,所述终成型装置包括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由所述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终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至少一端的所述堵头设置有用于向型腔空间和待加工管件内导入液体的导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成型装置,所述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由所述第一上模型腔和第一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预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防变形堵头,至少一端的所述防变形堵头能够向待加工管件移动;
终成型装置,所述终成型装置包括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由所述第二上模型腔和第二下模型腔形成待加工管件的终成型形状;在待加工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至少一端的所述堵头设置有用于向型腔空间和待加工管件内导入液体的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型腔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块,所述顶块一端与待加工管件的侧壁相抵,另一端设置有弹簧I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多位割孔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仅一端的所述防变形堵头能够向待加工管件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松杰戴楚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思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