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顶端左侧贯穿连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底端贯穿于气囊的右侧中端,所述通气管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通气管上侧的外圈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顶端右侧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顶端与吊环固定连接,所述滑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插座,所述插座上开设有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通气管上侧的外圈设置滑座,且滑座的顶端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顶端与吊环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插入本喉罩时,通过将手指贯穿滑座右侧插座上的插孔,并向插座施加压力,使通气管弯曲,并使手指的底端抵至气囊的顶端,将气囊插入,使技巧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能较为省力的插入喉罩,插入效果好,较为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喉罩,具体为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
技术介绍
喉罩是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国内90年代引入,目前对喉罩的使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应用于全麻手术中,是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手段,目前,现有的喉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喉罩虽然插入成功率较高,但那是对于技能娴熟的操作人员而言,没有经验的操作者往往插入困难,而且,喉罩插入后也需要将其固定,否则可能发生位置移动,影响正常通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顶端左侧贯穿连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底端贯穿于气囊的右侧中端,所述通气管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通气管上侧的外圈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顶端右侧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顶端与吊环固定连接,所述滑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插座,所述插座上开设有插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顶端右侧的中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防滑颗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弹力带,两个所述弹力带的底端均设置有胶粘,两个所述胶粘上均贴合有隔离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顶端右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气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外圈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置于气囊的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通过在通气管上侧的外圈设置滑座,且滑座的顶端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顶端与吊环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插入本喉罩时,通过将手指贯穿滑座右侧插座上的插孔,并向插座施加压力,使通气管弯曲,并使手指的底端抵至气囊的顶端,将气囊插入,使技巧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能较为省力的插入喉罩,插入效果好。2.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通过在气囊顶端右侧的中端设置凹槽,且凹槽上设置有防滑颗粒,便于使用者的手指贯穿插孔后,可以抵在气囊顶端的凹槽处,起到了确定位置的作用,且不易使手指滑动,有效增强插入过程中的稳定性。3.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通过在两个弹力带的底端均设置胶粘,且两个胶粘上均贴合有隔离片,便于喉罩插入完成后,将两个隔离片撕掉,拉动弹力带将胶粘贴在患者的脸部,以固定喉罩,辅助操作者的后续工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的气囊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的弹力带底侧示意图视图。图中:1、气囊;2、弹力带;3、滑座;4、通气管;5、吊环;6、拉绳;7、插座;8、气阀;9、充气管;10、凹槽;11、限位块;12、插孔;13、防滑颗粒;14、胶粘;15、隔离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包括气囊1,所述气囊1的顶端左侧贯穿连接有通气管4且通气管4的底端贯穿于气囊1的右侧中端,所述通气管4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吊环5,所述通气管4上侧的外圈设置有滑座3,所述滑座3的顶端右侧连接有拉绳6且拉绳6的顶端与吊环5固定连接,所述滑座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插座7,所述插座7上开设有插口1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在通气管4上侧的外圈设置滑座3,且滑座3的顶端连接有拉绳6且拉绳6的顶端与吊环5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插入本喉罩时,通过将手指贯穿滑座3右侧插座7上的插孔12,并向插座7施加压力,使通气管4弯曲,并使手指的底端抵至气囊1的顶端,将气囊1插入,使技巧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能较为省力的插入喉罩,插入效果好。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气囊1顶端右侧的中端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上设置有防滑颗粒13,便于使用者的手指贯穿插孔12后,可以抵在气囊1顶端的凹槽10处,起到了确定位置的作用,且不易使手指滑动,有效增强插入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滑座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弹力带2,两个所述弹力带3的底端均设置有胶粘14,两个所述胶粘14上均贴合有隔离片15,便于喉罩插入完成后,将两个隔离片15撕掉,拉动弹力带2将胶粘14贴在患者的脸部,以固定喉罩,辅助操作者的后续工作。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气囊1顶端右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充气管9,所述充气管9上设置有气阀8,便于使用者通过充气管9给气囊1充气。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通气管4的底端外圈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置于气囊1的右侧,有利于避免通气管4从气囊1上脱落。在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使用的时候,将气囊1塞入患者的口腔,通过将手指贯穿滑座3右侧插座7上的插孔12,并向插座7施加压力,使通气管4弯曲,并使手指的底端抵至气囊1顶端的凹槽10处,将气囊1插入,使技巧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也能较为省力的插入喉罩,插入效果好,插入完成后,将两个隔离片15撕掉,拉动弹力带2将胶粘14贴在患者的脸部,以固定喉罩,辅助操作者的后续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包括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顶端左侧贯穿连接有通气管(4)且通气管(4)的底端贯穿于气囊(1)的右侧中端,所述通气管(4)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吊环(5),所述通气管(4)上侧的外圈设置有滑座(3),所述滑座(3)的顶端右侧连接有拉绳(6)且拉绳(6)的顶端与吊环(5)固定连接,所述滑座(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插座(7),所述插座(7)上开设有插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包括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顶端左侧贯穿连接有通气管(4)且通气管(4)的底端贯穿于气囊(1)的右侧中端,所述通气管(4)的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吊环(5),所述通气管(4)上侧的外圈设置有滑座(3),所述滑座(3)的顶端右侧连接有拉绳(6)且拉绳(6)的顶端与吊环(5)固定连接,所述滑座(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插座(7),所述插座(7)上开设有插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单腔硅胶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顶端右侧的中端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上设置有防滑颗粒(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丹邹弘邹子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