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9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包括壳体、套环、药室、药室架和回复机构,壳体包括吸嘴和壳身,吸嘴和壳身通过套环连接,吸嘴内腔上部设有一回复机构,回复机构包括滑道、顶针和弹簧,弹簧位于滑道内,顶针通过凸台结构与滑道嵌合,将弹簧嵌于滑道中,壳身包括第一外周壁、第一底壁和顶出柱,顶出柱一端与第一底壁中心连接,壳身的第一外周壁形成一内腔,且第一外周壁上设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创新性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药物吸入器的穿孔钉结构,采用药室代替了传统药物吸入器中的穿孔钉结构和胶囊,使得该药物吸入器在实行药物治疗时,能稳定地分散微粒药物,满意地保持药室内空气的规定流速和规定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
技术介绍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四大疑难顽疾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来势快,据卫生部门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全球哮喘病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5亿人,且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包括咳嗽、咳痰、劳累性的呼吸困难和明显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的气流进行性减少等一系列症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肺吸入给药装置主要有三种:雾化吸入装置、压力定量吸入装置和干粉吸入器(DPI),雾化吸入装置体积均较为庞大,多适用于医院的治疗,不适合随身携带,压力定量吸入器对患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年幼的儿童以及老年人难以掌握其操作过程,干粉吸入器是指通过患者主动吸气引发药物干粉雾化分散的一种装置,它避免使用抛射剂,且消除了患者的协同配合过程,因此干粉吸入器的开发与应用逐渐成为国际肺吸入治疗重点发展的新方向,其中一篇公开专利号为201580022342.6的专利,其设计了一款铰接的胶囊吸入器,其穿孔工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穿孔工具将容纳在药物吸入器体内的胶囊穿透时,为保证胶囊内腔与穿孔钉插入孔之间创建所需气流通道面积的孔在胶囊上刺出,是通过将穿孔钉沿相应穿孔钉插入孔插向胶囊,由穿孔钉在胶囊上刺出或冲出孔的,然而,如上所述,在传统的药物吸入器中,当在胶囊上制孔时,孔的尺寸存在轻微的变动。这种孔尺寸的轻微变动导致在胶囊内腔与穿孔钉插入孔之间流体流道面积的变化,当使用具有强集聚特性的微粒药物时,就存在微粒药物不稳定分散的问题,这就妨碍了患者在任何时候稳定地将药物吸入肺部,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包括壳体、套环、药室、药室架和回复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吸嘴和壳身,壳身内腔中嵌有所述药室架,所述药室位于所述药室架内部;所述吸嘴和壳身通过所述套环连接;所述吸嘴内腔上部设有一回复机构;所回复机构架包括滑道、顶针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道内,所述顶针通过凸台结构与所述滑道嵌合,将所述弹簧嵌于所述滑道中,所述壳身包括第一外周壁、第一底壁和顶出柱,所述顶出柱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壁中心连接,所述壳身的第一外周壁形成一内腔,且所述第一外周壁上设有进气孔,药室包括外药室、内药室和药室盖,所述外药室含有第二底壁及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二底壁开一第一圆形孔洞和第一方形孔洞,所述内药室包括前壁、第三底壁以及相连的两侧壁,所述第三底壁上开一第二方形孔洞,所述两侧壁与所述前壁相连部分开一矩形孔,所述内药室嵌于所述外药室第二外周壁形成的内腔中,所述药室盖含有一凸台和第二圆形孔洞,所述药室盖通过凸台与所述外药室底壁的第一方形孔洞嵌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孔在壳身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且直径为2cm-5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活动槽,且活动槽与凸台结构相互吻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环的两侧均嵌入设置有长方形凹槽。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创新性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药物吸入器的穿孔钉结构,采用药室代替了传统药物吸入器中的穿孔钉结构和胶囊,使得该药物吸入器在实行药物治疗时,能稳定地分散微粒药物,满意地保持药室内空气的规定流速和规定流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吸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吸入器的套环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吸入器吸嘴内部设有的回复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吸入器吸嘴与回复机构的装配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吸入器的壳身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吸入器的药室架的主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吸入器的外药室的右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吸入器的内药室的主视、右视和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吸入器的药室盖的左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吸入器的药室不完全装配主视示意图。图例说明:吸嘴1;套环2;壳身3;进气孔301;第一外周壁302;第一底壁303;顶出柱304;回复机构4;滑道401;顶针402;弹簧403;凸台结构404;药室5;外药室6;第二底壁601;第二外周壁602;第一圆形孔洞603;第一方形孔洞604;内药室7;前壁701;第三底壁702;两侧壁703;第二方形孔洞704;矩形孔705;药室盖8;凸台801;第二圆形孔洞802;药室架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10,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包括壳体、套环2、药室5、药室架和回复机构4;壳体包括吸嘴1和壳身3,壳身3内腔中嵌有所述药室架9,药室5位于所述药室架9内部;吸嘴1和壳身3通过套环2连接;吸嘴1内腔上部设有一回复机构4;回复机构4包括滑道401、顶针402和弹簧403,弹簧403位于滑道401内,顶针402通过凸台结构404与滑道401嵌合,将弹簧403嵌于滑道401中,壳身3包括第一外周壁302、第一底壁303和顶出柱304,顶出柱304一端与第一底壁303中心连接,壳身3的第一外周壁302形成一内腔,且第一外周壁302上设有进气孔301;药室5包括外药室6、内药室7和药室盖8,外药室6含有第二底壁601及第二外周壁602,第二底壁开一第一圆形孔洞603和第一方形孔洞604,内药室7包括前壁701、第三底壁702以及相连的两侧壁703,第三底壁702上开一第二方形孔洞704,两侧壁703与前壁701相连部分开一矩形孔705,内药室7嵌于外药室第二外周壁602形成的内腔中,药室盖8含有一凸台801和第二圆形孔洞802,药室盖8通过凸台801与外药室底壁的第一方形孔洞604嵌合。其中,进气孔301在壳身3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且直径为2cm-5cm,通过进气孔301让壳身3能够均匀的透气。其中,滑道40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活动槽,且活动槽与凸台结构404相互吻合,通过活动槽使顶针402能够通过凸台结构404便于安装在滑道401内。其中,套环2的两侧均嵌入设置有长方形凹槽,通过环套2便于对吸嘴1和壳身3进行组装与拆卸。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未使用状态下,药室5中含有药物,不与吸入器装配在一起,吸入器处于闭合状态,在使用状态下,分开药室5的吸嘴1和壳身3,将药室5放入壳身3内部的药室架中,闭合吸嘴1和壳身3,壳身3内部的顶出柱304通过外药室6底壁的圆形孔洞6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套环(2)、药室(5)、药室架和回复机构(4);/n所述壳体包括吸嘴(1)和壳身(3),壳身(3)内腔中嵌有所述药室架(9),所述药室(5)位于所述药室架(9)内部;/n所述吸嘴(1)和壳身(3)通过所述套环(2)连接;/n所述吸嘴(1)内腔上部设有一回复机构(4);/n所回复机构(4)包括滑道(401)、顶针(402)和弹簧(403),所述弹簧(403)位于所述滑道(401)内,所述顶针(402)通过凸台结构(404)与所述滑道(401)嵌合,将所述弹簧(403)嵌于所述滑道(401)中,所述壳身(3)包括第一外周壁(302)、第一底壁(303)和顶出柱(304),所述顶出柱(304)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壁(303)中心连接,所述壳身(3)的第一外周壁(302)形成一内腔,且所述第一外周壁(302)上设有进气孔(301),/n药室(5)包括外药室(6)、内药室(7)和药室盖(8),所述外药室(6)含有第二底壁(601)及第二外周壁(602),所述第二底壁开一第一圆形孔洞(603)和第一方形孔洞(604),所述内药室(7)包括前壁(701)、第三底壁(702)以及相连的两侧壁(703),所述第三底壁(702)上开一第二方形孔洞(704),所述两侧壁(703)与所述前壁(701)相连部分开一矩形孔(705),所述内药室(7)嵌于所述外药室第二外周壁(602)形成的内腔中,所述药室盖(8)含有一凸台(801)和第二圆形孔洞(802),所述药室盖(8)通过凸台(801)与所述外药室底壁的第一方形孔洞(604)嵌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药物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套环(2)、药室(5)、药室架和回复机构(4);
所述壳体包括吸嘴(1)和壳身(3),壳身(3)内腔中嵌有所述药室架(9),所述药室(5)位于所述药室架(9)内部;
所述吸嘴(1)和壳身(3)通过所述套环(2)连接;
所述吸嘴(1)内腔上部设有一回复机构(4);
所回复机构(4)包括滑道(401)、顶针(402)和弹簧(403),所述弹簧(403)位于所述滑道(401)内,所述顶针(402)通过凸台结构(404)与所述滑道(401)嵌合,将所述弹簧(403)嵌于所述滑道(401)中,所述壳身(3)包括第一外周壁(302)、第一底壁(303)和顶出柱(304),所述顶出柱(304)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壁(303)中心连接,所述壳身(3)的第一外周壁(302)形成一内腔,且所述第一外周壁(302)上设有进气孔(301),
药室(5)包括外药室(6)、内药室(7)和药室盖(8),所述外药室(6)含有第二底壁(601)及第二外周壁(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高峰刘建明徐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富泓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