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复温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65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伤员复温袋,包括袋体和多个加热组件,袋体包括迷彩表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一内衬层,第一保温层位于迷彩表层和第一内衬层之间设置,且迷彩表层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一内衬层的四周边沿进行缝合连接,袋体卷绕呈环形,且袋体的相接触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拉链并通过拉链相互闭合连接,多个加热组件均位于袋体的内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伤员的体表不同位置进行主动复温或温度保持,且便于对多个加热组件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以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伤员通用,还便于对多个加热组件进行拆卸更换,还便于将袋体进行闭合,提高袋体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伤员复温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伤员复温袋。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户外运动或工作过程中,当发生意外受伤时,伤员的体征会发生下降,从而使伤员的体表温度和呼吸速率下降,在就医过程中会加重伤员的伤情,不利于伤员的治疗,因此,提出伤员复温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们在户外运动或工作过程中,当发生意外受伤时,伤员的体征会发生下降,从而使伤员的体表温度和呼吸速率下降,在就医过程中会加重伤员的伤情,不利于伤员的治疗的问题,而提出的伤员复温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伤员复温袋,包括袋体和多个加热组件,所述袋体包括迷彩表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一内衬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位于迷彩表层和第一内衬层之间设置,且迷彩表层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一内衬层的四周边沿进行缝合连接,所述袋体卷绕呈环形,且袋体的相接触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拉链并通过拉链相互闭合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件均位于袋体的内部设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表层、第二保温层、加热层及第二内衬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和加热层位于外表层和第二内衬层之间,且加热层位于第二保温层和第二内衬层之间,所述外表层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二内衬层的四周边沿缝合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件均卷绕为环形,多个所述外表层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并通过魔术贴与第一内衬层的内侧壁相互粘合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加热组件依次分为头部加热组件、躯干加热组件、大腿加热组件、小腿加热组件及脚部加热组件五个部分。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采用保温棉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衬层和第二内衬层均采用棉质布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加热层采用碳纤维加热模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中加热层均通过导线外接有车载直流电源DC24V接口和市电220V电源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伤员复温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伤员复温袋,通过设有的迷彩表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内衬层和多组外表层、第二保温层、加热层及第二内衬层的相互配合,便于对伤员的体表不同位置进行主动复温或温度保持。2、该伤员复温袋,通过设有的魔术贴,便于根据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伤员,对多个加热组件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以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伤员通用,且便于对多个加热组件进行拆卸更换,通过设有的拉链,便于将袋体进行闭合,提高袋体的保温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便于对伤员的体表不同位置进行主动复温或温度保持,且便于对多个加热组件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以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伤员通用,还便于对多个加热组件进行拆卸更换,还便于将袋体进行闭合,提高袋体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伤员复温袋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伤员复温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加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11迷彩表层、12第一保温层、13第一内衬层、2加热组件、21外表层、22第二保温层、23加热层、24第二内衬层、3魔术贴、4拉链、5车载直流电源DC24V接口、6市电220V电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伤员复温袋,包括袋体1和多个加热组件2,袋体1包括迷彩表层11、第一保温层12和第一内衬层13,第一保温层12位于迷彩表层11和第一内衬层13之间设置,且迷彩表层11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一内衬层13的四周边沿进行缝合连接,第一保温层12能够从迷彩表层11和第一内衬层13之间取出,便于对迷彩表层11和第一内衬层13进行清洗,袋体1卷绕呈环形,且袋体1的相接触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拉链4并通过拉链4相互闭合连接,多个加热组件2均位于袋体1的内部设置,加热组件2包括外表层21、第二保温层22、加热层23及第二内衬层24,第二保温层22和加热层23位于外表层21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且加热层23位于第二保温层22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外表层21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二内衬层24的四周边沿缝合连接,第二保温层22和加热层23能够从外表层21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取出,便于对外表层21和第二内衬层24进行清洗,多个加热组件2均卷绕为环形,多个外表层2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3并通过魔术贴3与第一内衬层13的内侧壁相互粘合连接。多个加热组件2依次分为头部加热组件、躯干加热组件、大腿加热组件、小腿加热组件及脚部加热组件五个部分,便于对伤员的体表不同位置进行复温保持。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22均采用保温棉材料制成,便于提高袋体1内部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散发。第一内衬层13和第二内衬层24均采用棉质布料制成,提高伤员与第一内衬层13及第二内衬层24接触的舒适性。加热层23采用碳纤维加热模材料制成。加热组件2中加热层23均通过导线外接有车载直流电源DC24V接口5和市电220V电源接口6,便于外接不同伏特的电压进行使用,扩大使用范围。本技术中,使用时,根据伤员的身高和体型,将多个加热组件2通过魔术贴3与袋体1的内部不同位置进行粘合连接,将伤员放置在袋体1的内部,并使多个加热组件2分别与伤员的体表的头部、躯干部、大腿部、小腿部和脚部位置对应,使用拉链4将袋体1进行闭合,无外部电源供给时进行自持作业,实现伤员体表主动复温或体温保持,有外部电源供给情况下使用外部电源加热,实现伤员体表、呼吸综合主动复温或体温保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伤员复温袋,包括袋体(1)和多个加热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包括迷彩表层(11)、第一保温层(12)和第一内衬层(13),所述第一保温层(12)位于迷彩表层(11)和第一内衬层(13)之间设置,且迷彩表层(11)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一内衬层(13)的四周边沿进行缝合连接,所述袋体(1)卷绕呈环形,且袋体(1)的相接触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拉链(4)并通过拉链(4)相互闭合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件(2)均位于袋体(1)的内部设置,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外表层(21)、第二保温层(22)、加热层(23)及第二内衬层(24),所述第二保温层(22)和加热层(23)位于外表层(21)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且加热层(23)位于第二保温层(22)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所述外表层(21)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二内衬层(24)的四周边沿缝合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件(2)均卷绕为环形,多个所述外表层(2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3)并通过魔术贴(3)与第一内衬层(13)的内侧壁相互粘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伤员复温袋,包括袋体(1)和多个加热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包括迷彩表层(11)、第一保温层(12)和第一内衬层(13),所述第一保温层(12)位于迷彩表层(11)和第一内衬层(13)之间设置,且迷彩表层(11)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一内衬层(13)的四周边沿进行缝合连接,所述袋体(1)卷绕呈环形,且袋体(1)的相接触的两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拉链(4)并通过拉链(4)相互闭合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件(2)均位于袋体(1)的内部设置,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外表层(21)、第二保温层(22)、加热层(23)及第二内衬层(24),所述第二保温层(22)和加热层(23)位于外表层(21)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且加热层(23)位于第二保温层(22)和第二内衬层(24)之间,所述外表层(21)的四周边沿通过缝线与第二内衬层(24)的四周边沿缝合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件(2)均卷绕为环形,多个所述外表层(21)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四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