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阻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6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皮阻复贴,包括依次贴合在一起的保护层、基膜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膜层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背面涂覆有粘结胶,在第二端的边缘留置有未涂覆粘结胶的非粘结区域,用以形成助揭边。该包皮阻复贴,助揭边的存在使基膜层的边缘与皮肤之间容易分离形成一个开口,顺着该开口即可将基膜层顺利从皮肤揭下;基膜层上的透气孔能够够使产品更加透气,佩戴舒适;基膜层的中间段宽度小,利于基膜层在阴茎勃起状态下被拉伸,保证产品在多种情况下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皮阻复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皮阻复贴,属于男性卫生护理用具

技术介绍
对于包皮过长又不愿选择环切手术的患者来讲,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过长的包皮外翻后套上包皮阻复环,以阻止包皮恢复至原状,达到龟头外露的效果。然而包皮阻复环在佩戴时是贴体环绕在冠状沟,长时间佩戴会影响阴茎血液流通,在勃起时还会有紧绷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人研发了包皮阻复贴,使用时把包皮上翻使龟头露出后,将包皮阻复贴的两端分别粘贴在包皮的前端和阴茎的根部,即可通过包皮阻复贴的拉拽作用防止包皮把包头覆盖,还不会使阴茎有束缚感。包皮阻复贴在从身体上揭下时需要将其某处边缘首先与皮肤分离揭开一个开口,然后顺着揭开的开口将包皮阻复贴全部揭下。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包皮阻复贴由于厚度很小,贴在皮肤上以后会紧密的与皮肤贴合,很难将其边缘与皮肤分离,导致揭下包皮阻复贴时操作非常不方便,另外,目前的包皮阻复贴在透气性、弹性、阻复性及佩戴舒适性上也还有继续改进优化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包皮阻复贴,可有效防止基膜层起皱粘连,并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透气性和佩戴舒适性。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包皮阻复贴,包括依次贴合在一起的保护层、基膜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膜层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背面涂覆有粘结胶,在第二端的边缘留置有未涂覆粘结胶的非粘结区域,用以形成助揭边;所述保护层至少由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拼接形成;所述离型纸层包括分别位于基膜层第一端和第二端背面的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所述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相互对接的端部上下交叠形成交叠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膜层上开有多个透气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段的宽度小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宽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段的宽度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段的两端与第一端和第二端平滑衔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形状为方形或半圆形,所述中间段的端部与半圆形的圆弧边平滑衔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上印有导向标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交叠部内侧的第二离型纸层的端部向外翻折形成折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为PET或PE薄膜,所述基膜层为PU膜。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提供的包皮阻复贴,(1)通过保护层、基膜层和离型纸层的配合,使产品佩戴时操作方便,不易被污染,尤其是在基膜层第一端的边缘留置有非粘贴区域,用以形成助揭边;助揭边的存在,使基膜层的边缘与皮肤之间容易分离形成一个开口,顺着该开口即可将基膜层顺利从皮肤揭下;(2)基膜层上的透气孔能够够使产品更加透气,佩戴舒适;(3)基膜层的中间段宽度小,利于基膜层在阴茎勃起状态下被拉伸,保证产品在多种情况下正常使用。(4)中间段的两端与第一端和第二端平滑衔接,有效保证了第一端的牵拉效果,更好的起到阻复作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包皮阻复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离型纸层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包皮阻复贴中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包皮阻复贴中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包皮阻复贴中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0、保护层;111、第一保护层;112、第二保护层;113、导向标记;120、基膜层;121、中间段;122、第一端;123、第二端;124、透气孔;130、离型纸层;131、第一离型纸层;132、第二离型纸层;133、交叠部;134、折边;140、助揭边。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包皮阻复贴为长条形,包括依次贴合在一起的保护层110、基膜层120和离型纸层130,基膜层120包括中间段121和位于中间段121两端的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的背面涂覆有粘结胶。基膜层120由于厚度很小,贴在皮肤上以后会紧密的与皮肤贴合,在从身体上揭下时很难将其边缘与皮肤分离,尤其是阴茎部位皮肤薄嫩,不能用指甲去抠包皮阻复贴的边缘或者使劲揉搓使基膜层的边缘卷起,导致在揭下基膜层120时操作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1及图3中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包皮阻复贴,在贴到阴茎根部的基膜层120第二端123的边缘留置未涂覆粘结胶的非粘结区域,用以形成助揭边140。助揭边140的存在,使基膜层120的边缘与皮肤之间容易分离形成一个开口,顺着该开口即可将基膜层120顺利从皮肤揭下。进一步的,如图3中所示,基膜层120上开有多个透气孔124,能改善基膜层120的透气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进一步的,如图3中所示,第一端122的宽度大于第二端123的宽度,第一端122的宽度大,能使第一端122与包皮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对包皮进行提拽,防止包皮复返。进一步的,中间段121的宽度小于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的宽度,中间段121的宽度小,更容易拉伸,使基膜层120更好的适应阴茎勃起状态。而且,中间段121的宽度较小还能减小基膜层对阴茎部位的整体覆盖面积,提高透气性。进一步的,中间段121的宽度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并且中间段的两端与第一端和第二端平滑衔接,此处平滑衔接是指中间段121的外轮廓与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的外轮廓衔接形成的曲线是平滑的,曲线函数是可导的。如此设置,能使基膜层120的受力更加均匀,尤其是使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上的受力均匀,保证基膜层的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能充分与皮肤接触,不会因为受力集中到基膜层第一端122的轴线及临近部位而使第一端轴线部位和边缘部位的形变量过大,避免因第一端122与皮肤之间的牵拉力不足导致的第一端122与包皮的有效作用面积减小,有效保证了基膜层120第一端122的牵拉效果。当然,中间段121的宽度并非局限于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情况,也可以是中间段的中部宽度均匀,只要满足中间段121的两端与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3平滑衔接,外轮廓衔接形成的曲线是平滑的即可。...

【技术保护点】
1.包皮阻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在一起的保护层、基膜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膜层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背面涂覆有粘结胶,在第二端的边缘留置有未涂覆粘结胶的非粘结区域,用以形成助揭边;/n所述保护层至少由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拼接形成;/n所述离型纸层包括分别位于基膜层第一端和第二端背面的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所述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相互对接的端部上下交叠形成交叠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包皮阻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在一起的保护层、基膜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膜层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背面涂覆有粘结胶,在第二端的边缘留置有未涂覆粘结胶的非粘结区域,用以形成助揭边;
所述保护层至少由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拼接形成;
所述离型纸层包括分别位于基膜层第一端和第二端背面的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所述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相互对接的端部上下交叠形成交叠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阻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上开有多个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阻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阻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宽度小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晶昌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