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丰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戒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5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戒指,包括戒指主体,戒指主体具有朝外的饰件,其还包括智能配件,所述智能配件活动连接在与饰件相背的戒指主体上。该戒指可将戒指内面移出以使用相应模块功能,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戒指
本技术涉及首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戒指。
技术介绍
现有戒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作为一种单一作用的装饰品来使用。但是对于一些特殊需求客户而言,具有在不易被别人观察到的戒指内面、即环洞内侧添加特殊模块的需求,比如增设一张私密照片、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NFC模块或小型发光照明模块等。而增加上述模块的戒指如需要用到相关功能时,则需摘下戒指来使用,非常不便,因而需要一种可将戒指内面移出使用相应模块功能的智能戒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戒指内面移出使用相应模块功能的智能戒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戒指,包括戒指主体,戒指主体具有朝外的饰件,其还包括智能配件,所述智能配件活动连接在与饰件相背的戒指主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配件包括配件主体和安装于配件主体上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为NFC模块、定位模块、发光模块或rfid模块;当所述功能模块为NFC模块时,具有如下三种情况之一:第一种是配件主体为非金属材质,NFC模块被滴胶全包覆或半包覆形成胶固体A,所述胶固体A粘合或插接在配件主体的底面;第二种是配件主体为金属材质,NFC模块贴附有抗金属层,NFC模块被滴胶全包覆或半包覆形成胶固体B,所述胶固体B粘合或插接在配件主体的底面,所述抗金属层处于配件主体和NFC模块之间;第三种是配件主体为金属材质,NFC模块被滴胶全包覆或半包覆形成胶固体C,所述胶固体C粘合或插接在配件主体的底面,胶固体C与配件主体之间设置有抗金属层。进一步的:智能配件与戒指主体之间为滑槽式连接、转轴式连接、磁吸式连接或抽屉式连接。进一步的:在与饰件相背的戒指主体的环底面上设置有滑槽,智能配件的顶面设置有卡头,卡头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环底面上的滑槽具有转折段,底面终端处于转折段的末端。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延伸至戒指主体的环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卡头包括圆头和圆柱形的支杆,圆头的直径大于支杆的直径,支杆的一端连接圆头,支杆的另一端连接智能配件的顶面,滑槽的截面具有略大于圆头直径的槽体和大于支杆直径且小于圆头直径的槽口;滑槽在所述环侧面具有侧面起始端,在侧面起始端开设有连接槽体与饰件侧面的孔口,孔口的直径略大于圆头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戒指主体具有两条同向的滑槽,智能配件具有分别与所述两条滑槽相配合的两个卡头。进一步的:在与饰件相背的戒指主体上设置有横向转轴,智能配件通过横向转轴与戒指主体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在与饰件相背的戒指主体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块磁铁,在与饰件相背的戒指主体的环底面设置有沉槽,在所述沉槽的侧边开设有侧开口,智能配件与磁铁相吸并置于所述沉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将戒指内面移出使用相应模块功能的智能戒指,方便了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戒指主体、2-环底面、3-饰件、4-智能配件、5-滑槽、6-卡头、7-横向转轴、8-环侧面、9-圆头、10-支杆、11-槽体、12-槽口、13-侧面起始端、14-孔口、15-转折段、16-底面终端、17-NFC模块、18-配件主体、19-滴胶、20-胶固体B、21-胶固体A、22-胶固体C、23-抗金属层、24-磁铁、25-抽拉槽、26-侧开口、101-智能模块、102-非金属智能配件主体、103-外饰面、104-抗金属材料片、105-盲洞、106-封头、107-金属基体、108-插槽、109-主底面、110-凹槽、111-盖板、112-粘胶、113-NFC芯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戒指与一般戒指相似,其包括戒指主体1,戒指主体1上具有朝外的起主要装饰作用的饰件3,所述朝外即指朝向戒指的指环外侧。本实施例的戒指区别于一般戒指之处在于:其还包括智能配件4,所述智能配件4活动连接在与饰件3相背的戒指主体1上,使得在戒指内面的智能配件4可被移出而使用相应模块功能。前述的“相背”,在这里是指相对于朝外的饰件3,智能配件4位于相对更靠近戒指指环内侧的戒指主体1上,两者大体处于戒指指环的同一径线上且分别位于戒指内外两侧。上述设置是因为饰件3是戒指的重要部分,通常佩戴者会将其戴在手指外侧,非常便于另一只手进行移出智能配件4的操作,且饰件3具有醒目的提示作用,相比设置在其他位置,用户可以在很快在饰件3背侧找到智能配件4,继而进行操作。所述的智能配件4为具有相应特殊功能的模块,可以包含有如下的功能模块:1.可以存入一个网络链接、或者一条信息的NFC模块17,即包含有NFC芯片113的功能模块;2.具有GPS或北斗导航的定位模块;3.发出闪光或照射光的发光模块;4.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的rfid模块。本实施例的戒指在智能配件4为NFC模块17时,可以使戒指具有数据交换功能,完成智能工作,且由于NFC模块的读取范围较小,其在戒指内侧时根本无法读取,而应用到智能配件4的底面之后,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移出来进行读取,读取后在收回,方便了用户,解决了NFC模块应用到戒指上读取困难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智能配件4与戒指主体1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在与饰件3相背的戒指主体1的环底面2上设置有滑槽5,智能配件4的顶面设置有卡头6,卡头6与滑槽5滑动连接。所述环底面2即指戒指的指环内面。这种通过滑槽5卡头6连接的连接方式称为滑槽式连接。此外,如图2所示,在所述环底面2上的滑槽5具有转折段15,底面终端16处于转折段15的末端。在智能配件4的主要移出路径上设置转折段15,可以绊住智能配件4,智能配件4必须先通过转折段15才能移出,避免了智能配件4意外移出的情况。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大体相同,其区别如下:所述滑槽5延伸至戒指主体1的环侧面8。所述环侧面8即指戒指的指环侧面。这样使得智能配件4可翻转至戒指侧面,增加了智能配件4的移出范围,更易于用户使用智能配件4,尤其对于诸如NFC模块等不易读取的功能模块来说,翻转至戒指侧面可更易贴近读取设备,大幅提高设备读取成功率。本实施例的卡头6包括圆头9和圆柱形的支杆10,圆头9的直径大于支杆10的直径,支杆10的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戒指,包括戒指主体(1),戒指主体(1)具有朝外的饰件(3),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智能配件(4),所述智能配件(4)活动连接在与饰件(3)相背的戒指主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4 CN 2019209548607;20191023 CN 2019217886631.一种智能戒指,包括戒指主体(1),戒指主体(1)具有朝外的饰件(3),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智能配件(4),所述智能配件(4)活动连接在与饰件(3)相背的戒指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件(4)包括配件主体(18)和安装于配件主体(18)上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为NFC模块(17)、定位模块、发光模块或rfid模块;当所述功能模块为NFC模块(17)时,具有如下三种情况之一:第一种是配件主体(18)为非金属材质,NFC模块(17)被滴胶(19)全包覆或半包覆形成胶固体A(21),所述胶固体A(21)粘合或插接在配件主体(18)的底面;第二种是配件主体(18)为金属材质,NFC模块(17)贴附有抗金属层(23),NFC模块(17)被滴胶(19)全包覆或半包覆形成胶固体B(20),所述胶固体B(20)粘合或插接在配件主体(18)的底面,所述抗金属层(23)处于配件主体(18)和NFC模块(17)之间;第三种是配件主体(18)为金属材质,NFC模块(17)被滴胶(19)全包覆或半包覆形成胶固体C(22),所述胶固体C(22)粘合或插接在配件主体(18)的底面,胶固体C(22)与配件主体(18)之间设置有抗金属层(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智能配件(4)与戒指主体(1)之间为滑槽式连接、转轴式连接、磁吸式连接或抽屉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在与饰件(3)相背的戒指主体(1)的环底面(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
申请(专利权)人:王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