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542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9
一种显示面板(10)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第一子像素(300),设置于衬底基板(101)上,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10),第一发光元件(110)配置为发出可见光以进行显示操作;第二发光元件(130),与第一发光元件(1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1)的方向上层叠设置,并配置为发出红外光;第一感光元件(140),设置于衬底基板(101)上,配置为感测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显示面板(10)可以具有较高的开口率和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显示领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能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制造简单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如何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在OLED显示面板中,是业界备受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子像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可见光以进行显示操作;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层叠设置,并配置为发出红外光;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配置为感测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发光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依次堆叠。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红光。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光吸收层,所述第一光吸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并配置为吸收所述红外光以减少所述红外光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照射。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光吸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光吸收层包括第一过孔,所述第一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光吸收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相连通,以允许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连接的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还包括第三过孔,所述第二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光吸收层中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以通过所述开口接收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在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以允许所述第一感光元件透过所述第二开口接收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在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和第二光吸收层,所述第二光吸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之间,并配置为吸收所述红外光以减少所述红外光对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的照射。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感光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的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之间,且配置为感测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为760nm-9μm。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可见光以进行显示操作;形成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层叠设置,并配置为发出红外光;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感光元件,所述第一感光元件配置为感测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在一些示例中,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堆叠形成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电荷生成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一些示例中,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堆叠形成第一电极、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电荷生成层、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电子阻挡层,以及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形成空穴阻挡层。在一些示例中,通过蒸镀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用于显示操作的电路示意图;图1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串联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晶体管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感光电路的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描述中详述的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更加全面地说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和它们的多种特征及有利细节。应注意的是,图中示出的特征不是必须按照比例绘制。本公开省略了已知材料、组件和工艺技术的描述,从而不使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模糊。所给出的示例仅旨在有利于理解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实施,以及进一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示例实施例。因而,这些示例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限制。除非另外特别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可以具有外挂式结构和内置式结构。外挂式结构是指将指纹识别模组贴合在显示面板外,例如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侧,这种结构需要额外制备指纹识别模组,且导致最终产品的体积较大。内置式结构是指将指纹识别模组集成于显示面板的叠层结构内,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由于这种结构涉及到与显示面板制作工艺的兼容性问题,如何制作出高信噪比的指纹识别模组并且优化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n衬底基板;/n第一子像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可见光以进行显示操作;/n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层叠设置,并配置为发出红外光;/n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配置为感测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子像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可见光以进行显示操作;
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层叠设置,并配置为发出红外光;
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配置为感测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二发光层;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依次堆叠。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红光。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光吸收层,所述第一光吸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并配置为吸收所述红外光以减少所述红外光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照射。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吸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光吸收层包括第一过孔,
所述第一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光吸收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相连通,以允许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连接的第二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还包括第三过孔,所述第二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电连接。


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吸收层中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接收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遮光层,其中,
所述遮光层在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以允许所述第一感光元件透过所述第二开口接收所述红外光被反射后的光线。


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强张晓晋马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