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32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6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V2X、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能够保证业务数据传输可靠性。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则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其中,预设距离范围由第一预设距离值和第二预设距离值确定,且第二预设距离值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值。该方法应用在终端与终端通信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是V2X、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通常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技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之后,向第二终端反馈HARQ信息,以告知第二终端传输块的接收状况。其中,HARQ信息包括:确认应答(positive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具体的,若第一终端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传输块,则向第二终端反馈ACK;若第一终端接收传输块失败,则向第二终端反馈NACK,以使第二终端收到NACK后重传该传输块。目前,车与任何事物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V2X)组播中引入HARQ技术,来保证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的需求。针对某些安全类业务,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其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才有意义。例如,对于智能驾驶而言,车与车之间的间隔距离在服务距离范围内,才需要较高的业务服务质量。参见图1,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服务距离d的区域称为保障区。车辆1作为第二终端。车辆1以组播的方式向其他车辆发送传输块。车辆2、车辆3、车辆4、车辆5、车辆6和车辆7均作为第一终端。对于车辆2、车辆3、车辆4和车辆5而言,当接收到的传输块译码错误时,需要反馈NACK信息,以使车辆1重传传输块,保证业务服务质量。对于车辆6和车辆7而言,当接收到的传输块译码错误时,无需反馈HARQ信息。在上述业务传输过程中,“判断两个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服务距离d”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方式:方式一:第二终端广播自身的位置信息,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再结合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进而确定两个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服务距离d。方式二:第二终端广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阈值。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信号,对来自第二终端的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再结合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阈值,确定两个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服务距离d。在方式一中,车辆之间频繁交互位置信息,消耗的时频资源较多,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时频资源较少,导致系统容量降低。并且,第一终端基于来自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的位置时,所确定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也够精确。在方式二中,计算得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无法真实表征两个车辆之间的间隔距离值。例如,在两个车辆之间存在遮挡物时,由于遮挡物的存在,第一终端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偏弱,从而计算得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变小,而基于变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来确定两个车辆之间的间隔距离值,会大于两个车辆之间的真实间隔距离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保证业务数据可靠性传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或第一终端的芯片,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则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其中,预设距离范围由第一预设距离值和第二预设距离值确定,且第二预设距离值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则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其中,预设距离范围由第一预设距离值和第二预设距离值确定,且第二预设距离值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第一终端处于保障区(即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值)以外时,不再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信息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而间隔距离值计算不准确,致使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受到影响。在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中,第一终端即使处于保障区以外,如第一终端处于预设距离范内,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终端也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既能够保证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又能够避免“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一终端均需反馈确认应答信息”的现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预设时间参数,第一时间为最新确定间隔距离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的时间,第二时间为最新确定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的时间。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如此,当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则表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从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值、到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参数T,也就是说,第一终端从保障区进入过渡区的时间长度未超出预设时间参数T,此时,若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也会向第二终端发送该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定应答信息,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即使第一终端的间隔距离值计算不准确,也能够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即使第一终端处于第一预设距离值附近的区域,其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还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数据重传。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时间参数用于配置定时器,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T,第一时间为定时器启动的时间。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若定时器处于运行状态,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业务数据为第二终端重复传输的业务数据,且以传输块传输;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终端首次接收传输块时间隔距离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若重传的传输块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重传的传输块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这里,重传的数据块满足预设条件,则表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值,第一终端首次接收该传输块失败,且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重传的该数据块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此时,第一终端也会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重传的传输块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业务数据以传输块传输,预设条件包括:误块率大于误块率阈值。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第二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若当前的误块率满足预设条件,则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n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n其中,所述预设距离范围由第一预设距离值和第二预设距离值确定,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位于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所述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距离范围由第一预设距离值和第二预设距离值确定,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小于预设时间参数,所述第一时间为最新确定所述间隔距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值的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最新确定所述间隔距离值位于所述预设距离范围的时间;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
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参数用于配置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T,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定时器启动的时间;
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长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
若所述定时器处于运行状态,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重复传输的业务数据,且以传输块传输;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首次接收传输块时所述间隔距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值;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
若重传的传输块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重传的传输块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传输块传输,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误块率大于误块率阈值;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包括:
若当前的误块率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传输块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确认应答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间隔距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值,则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传输块接收成功或失败的状态,更新当前的误块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预设修正时间,修正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初始值,以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
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与预设对应关系,修正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初始值,以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间隔距离值,所述距离初始值是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表征的距离值,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相对运动速度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调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时间,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在第二时间,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
其中,第一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或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一配置区域;
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二配置区域,所述第一配置区域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区域的配置参数不同;
所述第一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二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承载于广播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承载于SCI。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伟张兴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