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27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异形齿轮的左侧下方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转盘的下方左侧安装有升降缸筒,所述第一气缸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气杆,所述推块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下方焊接有夹送框架,该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与现有的普通视觉检测设备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异形齿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异形齿轮转动,异形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且异形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异形齿轮的齿数为第一齿轮的三分之一,且异形齿轮转动一周,第一齿轮转动120°,实现了电子连接器的上料、检测与组装不同工位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的组装与检测
,具体为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成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电子连接器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将引脚组装到电子连接器的外壳中,目前的电子连接器的加工设备无法进行自动组装和检测,且组装的精度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视觉检测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无法进行自动组装和检测,且组装的精度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左侧设置有异形齿轮,所述异形齿轮的左侧下方啮合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下方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方左侧安装有升降缸筒,且升降缸筒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气杆,且第一气杆的下方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下方焊接有夹送框架,且夹送框架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气杆,且第二气杆的左侧焊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下方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右侧旋接有第一运动副,且第一运动副的右侧旋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旋接有第二运动副,且第二运动副的下方安装有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的内部上方贯穿有滑动杆,所述第一夹紧块的下方设置有上料框架,且上料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引脚凹槽,所述上料框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下方旋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运动副,且第三运动副的下方旋接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左侧内部设置有运动凹槽,且运动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运动杆的右侧焊接有上料块,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下方右侧安装有定位框架,且定位框架的内部下方右侧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气杆,且第三气杆的上方焊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的左侧焊接有纵向定位块,且纵向定位块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左侧安装有第四气杆,且第四气杆的左侧焊接有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五齿条,所述第五齿条的下方焊接有横向定位块,且横向定位块的上方焊接有夹紧台,所述夹紧台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五气缸,且第五气缸的左侧安装有第五气杆,所述第五气杆的左侧焊接有第六齿条,且第六齿条的下方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下方焊接有夹紧框架,且夹紧框架的内部上方旋接有第四运动副,所述第四运动副的下方旋接有第三连杆,且第三连杆的下方外部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第三连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三连杆的下方旋接有第五运动副,且第五运动副的下方旋接有第二夹紧块,所述运动杆的下方设置有视觉检测器。优选的,所述异形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异形齿轮的齿数为第一齿轮的三分之一,且异形齿轮转动一周,第一齿轮转动120°。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杆与推块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推块的升降高度与第一夹紧块升降高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外形为菱形,且旋转板的旋转角度为90°。优选的,所述第三运动副通过第一固定块与运动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运动杆的旋转角度为60°。优选的,所述上料框架的高度与夹紧框架的高度相等,且上料框架的右侧与夹紧框架竖直中心线关于第一齿轮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关系。优选的,所述第五气缸通过第五气杆与第六齿条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第六齿条通过第五齿轮与夹紧框架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夹紧框架的旋转角度为60°。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夹紧块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夹紧块的伸缩长度为10cm。优选的,所述上料块的竖直中心线,夹紧框架的竖直中心线与视觉检测器的竖直中心线的位置关系为以第一齿轮的竖直中心线为圆心呈圆周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异形齿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带动异形齿轮转动,异形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且异形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异形齿轮的齿数为第一齿轮的三分之一,且异形齿轮转动一周,第一齿轮转动120°,实现了电子连接器的上料、检测与组装不同工位的切换。2.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旋转板,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杆带动第一齿条运动,第一齿条通过第二齿轮带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的外形为菱形,且旋转板的旋转角度为90°,旋转板通过第一运动副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运动副带动第一夹紧块沿着滑动杆运动,通过第一夹紧板将电子连接器的引脚夹紧。3.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升降缸筒,所述升降缸筒内的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杆带动推块运动,推块通过升降柱带动夹送框架运动,且推块的升降高度与第一夹紧块升降高度相等,上料框架的高度与夹紧框架的高度相等,实现了对电子连接器的引脚自动夹送操作。4.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内第三气缸通过第三气杆带动第二齿条运动,第二齿条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三齿条运动,第三齿条带动纵向定位块运动,且第四气缸通过第四气杆带动第四齿条运动,第四齿条通过第四齿轮带动第五齿条运动,第五齿条带动横向定位块运动,实现对电子连接器的外壳自动定位操作。5.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夹紧框架,所述第五气缸通过第五气杆带动第六齿条运动,第六齿条通过第五齿轮带动夹紧框架运动,夹紧框架的旋转角度为60°,夹紧框架内的第四运动副通过第三连杆内的第二凹槽沿着第二固定块运动带动第五运动副运动,第五运动副带动第二夹紧块运动,第二夹紧块的伸缩长度为10cm,实现了对电子连接器的外壳自动夹紧操作。6.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运动杆,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运动副带动运动杆以运动凹槽沿着第一固定块运动轨迹运动,且运动杆的旋转角度为60°,运动杆通过上料块带动电子连接器的引脚运动,实现了对电子连接器的引脚自动上料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运动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框架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夹紧框架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2、第一伺服电机;3、异形齿轮;4、第一齿轮;5、转盘;6、升降缸筒;7、第一气缸;8、第一气杆;9、推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且第一伺服电机(2)的左侧设置有异形齿轮(3),所述异形齿轮(3)的左侧下方啮合有第一齿轮(4),且第一齿轮(4)的下方安装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下方左侧安装有升降缸筒(6),且升降缸筒(6)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气杆(8),且第一气杆(8)的下方安装有推块(9),所述推块(9)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柱(10),所述升降柱(10)的下方焊接有夹送框架(11),且夹送框架(11)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气杆(13),且第二气杆(1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齿条(14),所述第一齿条(14)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5),且第二齿轮(15)的下方安装有旋转板(16),所述旋转板(16)的右侧旋接有第一运动副(17),且第一运动副(17)的右侧旋接有第一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8)的右侧旋接有第二运动副(19),且第二运动副(19)的下方安装有第一夹紧块(20),所述第一夹紧块(20)的内部上方贯穿有滑动杆(21),所述第一夹紧块(20)的下方设置有上料框架(22),且上料框架(22)的内部设置有引脚凹槽(23),所述上料框架(22)的左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4),且第二伺服电机(24)的下方旋接有第二连杆(25),所述第二连杆(25)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运动副(26),且第三运动副(26)的下方旋接有运动杆(27),所述运动杆(27)的左侧内部设置有运动凹槽(28),且运动凹槽(2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9),所述运动杆(27)的右侧焊接有上料块(30),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下方右侧安装有定位框架(31),且定位框架(31)的内部下方右侧安装有第三气缸(32),所述第三气缸(32)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气杆(33),且第三气杆(33)的上方焊接有第二齿条(34),所述第二齿条(34)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5),且第三齿轮(35)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条(36),所述第三齿条(36)的左侧焊接有纵向定位块(37),且纵向定位块(37)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四气缸(38),所述第四气缸(38)的左侧安装有第四气杆(39),且第四气杆(39)的左侧焊接有第四齿条(40),所述第四齿条(40)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41),且第四齿轮(41)的下方啮合有第五齿条(42),所述第五齿条(42)的下方焊接有横向定位块(43),且横向定位块(43)的上方焊接有夹紧台(44),所述夹紧台(44)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五气缸(45),且第五气缸(45)的左侧安装有第五气杆(46),所述第五气杆(46)的左侧焊接有第六齿条(47),且第六齿条(47)的下方啮合有第五齿轮(48),所述第五齿轮(48)的下方焊接有夹紧框架(49),且夹紧框架(49)的内部上方旋接有第四运动副(50),所述第四运动副(50)的下方旋接有第三连杆(51),且第三连杆(51)的下方外部设置有固定框架(52),所述第三连杆(5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53),且第二凹槽(5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54),所述第三连杆(51)的下方旋接有第五运动副(55),且第五运动副(55)的下方旋接有第二夹紧块(56),所述运动杆(27)的下方设置有视觉检测器(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连接器具有自动组装和检测的加工设备,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且第一伺服电机(2)的左侧设置有异形齿轮(3),所述异形齿轮(3)的左侧下方啮合有第一齿轮(4),且第一齿轮(4)的下方安装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下方左侧安装有升降缸筒(6),且升降缸筒(6)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气杆(8),且第一气杆(8)的下方安装有推块(9),所述推块(9)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柱(10),所述升降柱(10)的下方焊接有夹送框架(11),且夹送框架(11)的内部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气杆(13),且第二气杆(1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齿条(14),所述第一齿条(14)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5),且第二齿轮(15)的下方安装有旋转板(16),所述旋转板(16)的右侧旋接有第一运动副(17),且第一运动副(17)的右侧旋接有第一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8)的右侧旋接有第二运动副(19),且第二运动副(19)的下方安装有第一夹紧块(20),所述第一夹紧块(20)的内部上方贯穿有滑动杆(21),所述第一夹紧块(20)的下方设置有上料框架(22),且上料框架(22)的内部设置有引脚凹槽(23),所述上料框架(22)的左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4),且第二伺服电机(24)的下方旋接有第二连杆(25),所述第二连杆(25)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运动副(26),且第三运动副(26)的下方旋接有运动杆(27),所述运动杆(27)的左侧内部设置有运动凹槽(28),且运动凹槽(2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9),所述运动杆(27)的右侧焊接有上料块(30),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下方右侧安装有定位框架(31),且定位框架(31)的内部下方右侧安装有第三气缸(32),所述第三气缸(32)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气杆(33),且第三气杆(33)的上方焊接有第二齿条(34),所述第二齿条(34)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轮(35),且第三齿轮(35)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条(36),所述第三齿条(36)的左侧焊接有纵向定位块(37),且纵向定位块(37)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四气缸(38),所述第四气缸(38)的左侧安装有第四气杆(39),且第四气杆(39)的左侧焊接有第四齿条(40),所述第四齿条(40)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41),且第四齿轮(41)的下方啮合有第五齿条(42),所述第五齿条(42)的下方焊接有横向定位块(43),且横向定位块(43)的上方焊接有夹紧台(44),所述夹紧台(44)的上方右侧安装有第五气缸(45),且第五气缸(45)的左侧安装有第五气杆(46),所述第五气杆(46)的左侧焊接有第六齿条(47),且第六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晋东莫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