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73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包括: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及若干第一内衬管,所述第一内衬管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一钢套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和变形段;将所述变形段割除;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通过割除桥梁主缆的变形段并直接替换为补救段,避免了替换整根桥梁主缆,解决了对整根桥梁主缆进行废弃并重新施工所带来的工期及成本问题,能够极大地降低施工损失,保证桥梁主缆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索桥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针对跨度较大的连续梁桥,往往需要进行预应力张拉。例如,悬索桥主缆,根据矢高比及受力要求由多根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组成。悬索桥主缆的中跨索和边跨索均为两端张拉,张拉端分别设在塔顶及梁底部。在制作悬索桥主缆时,通常需要在钢套箱内放置若干塑料波纹管,以便于灌注混凝土后形成用于穿束钢绞线的预应力孔道。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所述主缆的曲率半径过大时,现场经管道内窥镜设备探视发现波纹管变形情况严重,导致钢绞线无法顺利穿束。经分析,可能由以下三个原因导致:其一,主缆钢套箱为封闭结构,混凝土水化热过大,内部温度高,塑料波纹管容易受温度影响易产生变形;其二,砼自重及固定泵压力对预应力孔道挤压;其三,主缆填充砼为自密实微膨胀砼;目前,针对该情况行业中多采用主缆整根废弃并重新施工,但是这种方法将导致施工质量及工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解决了对整根桥梁主缆进行废弃并重新施工所带来的工期及成本问题,能够极大地降低施工损失,保证桥梁主缆的施工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包括: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及若干第一内衬管,所述第一内衬管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一钢套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和变形段;将所述变形段割除;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可选的,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的步骤具体包括:提供第二钢套箱,所述第二钢套箱为半封闭结构且顶部具有开口;在所述第二钢套箱内安装若干第二内衬管;连接所述第一钢套箱及所述第二钢套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并使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二内衬管相互贯通;往所述第一内衬管及所述第二内衬管内穿束钢绞线;在所述第二钢套箱的顶部焊接顶板以封闭所述第二钢套箱,并往所述第二钢套箱内填充混凝土。可选的,连接所述第一钢套箱及所述第二钢套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之前,所述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正常段的连接端凿除第一设定长度的混凝土。可选的,所述第一内衬管为波纹管,所述第二内衬管为钢管,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的具体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内衬管的连接端的周边凿除第二设定长度的混凝土;提供一连接钢管,将所述连接钢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内衬管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衬管法兰连接。可选的,往所述第二钢套箱内填充混凝土之后,所述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内衬管的连接端的周边注入水泥砂浆。可选的,所述第一内衬管及所述第二内衬管均为波纹管,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的具体步骤包括:提供一连接钢管,将所述连接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衬管及所述第二内衬管拼接,并在所述拼接处套设一套管,通过透明胶带连接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内衬管及所述第二内衬管。可选的,采用固定泵往所述第二钢套箱内填充混凝土,控制所述固定泵的压力不大于2兆帕。可选的,将所述变形段割除之前,所述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正常段及所述变形段的下方设置临时支撑。可选的,将所述变形段割除的步骤具体包括:采用气刨工艺在所述第一钢套箱上的设定位置处形成环向切口;利用金刚石绳锯沿着所述环向切口对所述第一钢套箱内的混凝土进行切割。可选的,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之前,所述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内衬管进行疏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包括: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及若干第一内衬管,所述第一内衬管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一钢套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和变形段;将所述变形段割除;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通过割除桥梁主缆的变形段并直接替换为补救段,避免了替换整根桥梁主缆,解决了对整根桥梁主缆进行废弃并重新施工所带来的工期及成本问题,能够极大地降低施工损失,保证桥梁主缆的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的步骤图;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割除变形段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二内衬管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钢套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二内衬管的连接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第一钢套箱;20-第一内衬管;30-正常段;40-变形段;50-塔顶;51-梁底部;52-临时支撑;60-第二钢套箱;70-第二内衬管;80-连接钢管;90-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10及若干第一内衬管20,所述第一内衬管20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10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20与所述第一钢套箱10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20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30和变形段40;步骤S3:将所述变形段40割除;步骤S4:在割除后的变形段40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30。具体的,先执行步骤S1,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10及若干第一内衬管20,所述第一内衬管20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10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20与所述第一钢套箱10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套箱10的横截面为箱型截面,所述第一内衬管20一般采用柔性管道,例如是塑料波纹管,由于桥梁主缆的曲率半径较大,导致所述第一内衬管20变形严重,且无法顺利拔除。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为C60自密实微膨胀砼。然后执行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20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30和变形段40。本实施例中,所述桥梁主缆的两端分别张拉在塔顶50及梁底部51,所述变形段40一般位于所述桥梁主缆靠近所述梁底部51的部分,可通过管道内窥镜设备对桥梁主缆内的第一内衬管20进行检测,将变形段40的区域进行标记。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段40主要是矿用导向钻头能否顺利通过为判断标准,若矿用导向钻头无法通过,则钢绞线同样无法顺利穿束。执行完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及若干第一内衬管,所述第一内衬管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一钢套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n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和变形段;/n将所述变形段割除;/n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桥梁主缆,所述桥梁主缆包括第一钢套箱及若干第一内衬管,所述第一内衬管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箱内且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一钢套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根据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变形情况将所述桥梁主缆划分为正常段和变形段;
将所述变形段割除;
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割除后的变形段处安装补救段,并连接所述补救段及所述正常段的步骤具体包括:
提供第二钢套箱,所述第二钢套箱为半封闭结构且顶部具有开口;
在所述第二钢套箱内安装若干第二内衬管;
连接所述第一钢套箱及所述第二钢套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并使所述第一内衬管与所述第二内衬管相互贯通;
往所述第一内衬管及所述第二内衬管内穿束钢绞线;
在所述第二钢套箱的顶部焊接顶板以封闭所述第二钢套箱,并往所述第二钢套箱内填充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钢套箱及所述第二钢套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之前,所述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正常段的连接端凿除第一设定长度的混凝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孔道的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管为波纹管,所述第二内衬管为钢管,连接所述第一内衬管及第二内衬管的具体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内衬管的连接端的周边凿除第二设定长度的混凝土;
提供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蓉峰李操贾吉敏梁士森吕毅俊吕永喜张啸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