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58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药剂制备技术领域。该缓蚀阻垢剂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10‑20份、葡萄糖酸钠10‑35份、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0‑20份、锌盐5‑10份、钼酸盐3‑15份、铜缓蚀剂1‑3份,荧光示踪剂1‑2份,pH调节剂1‑2份,异噻唑啉酮5‑10份,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磷缓蚀阻垢剂,缓蚀率阻垢率高,成本低廉,不含磷,阻垢谱广,适用pH范围广,具有杀菌和粘泥剥离效果,毒性小,耐氯化物,操作简单且可控制循环水药剂浓度,安全高效,属于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缓蚀阻垢剂
,具体地涉及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且南北分配不平衡。在北方,很多地方缺水少雨,水资源紧张,节水用水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对于北方的很多工业设备,使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非常常见。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相比起直流冷却水系统,除了节约大量水资源,减少排污水污染之外,还能够减少热污染。但是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也存在一些,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三类:结垢、腐蚀和淤积。这三类问题都会导致热交换能力下降;设备寿命缩短;设备运行故障;产能下降;增加维护费用;系统停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循环水中加入缓蚀阻垢剂剂来改善或延缓结垢和腐蚀。目前缓蚀阻垢剂多采用含磷配方,过量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和微生物的生长,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由于水质变化和排污水,导致循环水中药剂浓度无法准确的掌握,容易因加药量不足而导致设备腐蚀严重和加药量过高,浪费药剂。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标准的提高要求,低磷和无磷配方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无磷缓蚀阻垢剂绿色环保、易于生物降解、高缓蚀性、高阻垢性,并且能够降低循环水中微生物含量,减少管道上的吸附粘泥,同时能够降成本,随时检测水中药剂浓度,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循环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组成成分和重量份数为:其组成成分和重量份数为: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10-20份、葡萄糖酸钠10-35份、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0-20份、锌盐5-10份、钼酸盐3-15份、铜缓蚀剂1-3份,荧光示踪剂1-2份,pH调节剂1-2份,异噻唑啉酮5-10份,其余为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其锌盐为硫酸锌或氯化锌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其荧光示踪剂为荧光增白剂ER-II或荧光增白剂BAC-H的一种,其中荧光增白剂ER-II是1-邻氰苯乙烯基-4-对氰苯乙烯基苯,CAS号为13001-38-2,荧光增白剂BAC-H是苯并咪唑衍生物,CAS号为95078-19-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其葡萄糖酸钠有效含量为98%以上,优选为99%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其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为市售水处理剂,满足HG/T3642-1999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其pH调节剂为酸性,调节pH在3~5,稳定溶液中的锌盐,保证缓蚀阻垢剂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其异噻唑啉酮是由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IT)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剂,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使用时的添加量为10~20ppm,优选为12-18ppm,更优选为15pp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蚀阻垢剂适用于含高卤素离子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各药剂成分间存在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水、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2)往反应釜中加入pH调节剂,搅拌,再加入锌盐,搅拌,再加入葡萄糖酸钠,调节反应釜温度为40℃-50℃,搅拌2-3小时,再加入钼酸盐,搅拌2-3小时;3)加入铜缓蚀剂,搅拌2-3小时,再加入异噻唑啉酮,搅拌1小时,再加入荧光示踪剂,搅拌1小时,冷却降温,即得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有益效果:1)对硅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的形成和附着有高效抑制作用,钙容忍度好,阻垢分散性好,阻垢率达到90%以上,缓蚀率95%以上,加药后碳钢腐蚀速度在0.060mm/a以下,铜的腐蚀速度在0.0040mm/a以下,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在0.0040mm/a以下,满足国标要求。2)杀菌抑菌,对环境无污染,降低管道粘泥吸附,保质期长。3)不含磷,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葡萄糖酸钠可以稳定药剂中的锌,pH调节剂能够稳定药剂各成分,葡萄糖酸钠和锌盐能够降低药剂中钼酸盐含量,降低药剂成本的同时提升效果,所有成分相互融合,协同增效,属于绿色环保药剂。4)能够适用于高卤素循环水水质,适用pH范围广,为循环水高浓缩倍数条件下运行、减少排污水提供了技术条件。5)可随时检测水中荧光示踪剂含量,了解循环水药剂浓度和循环水浓缩倍数,为精密化加药提供条件,防止因浓度不够导致设备损伤和药剂加药过量导致的浪费,降低加药成本。6)效果持久,稳定性强,抗温性、阻垢和缓蚀稳定性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生产过程中无废料产生,无三废排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生产1T产品为例:实施例1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先将320kg去离子水抽到反应釜底,设置反应釜搅拌速度为240转/分钟,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将120kg聚环氧琥珀酸以及120kg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投加到釜底使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10kg的pH调节剂,搅拌0.5小时,将50kg硫酸锌投入反应釜中,搅拌0.5小时,设置反应釜温度为45℃,将250kg葡萄糖酸钠加入反应釜,搅拌2.5小时后,再加入钼酸钠50kg,搅拌2小时后投入20kg苯并三氮唑,搅拌2.5小时后加入50kg的异噻唑啉酮,搅拌1小时后加入荧光示踪剂10kg,搅拌2小时停止搅拌,待降至常温,放料。实施例2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先将240kg去离子水抽到反应釜底,设置反应釜搅拌速度为240转/分钟,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将130kg聚环氧琥珀酸以及130kg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投加到釜底使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10kg的pH调节剂,搅拌0.5小时,将50kg硫酸锌投入反应釜中,搅拌0.5小时,设置反应釜温度为45℃,将300kg葡萄糖酸钠加入反应釜,搅拌2.5小时后,再加入钼酸钠60kg,搅拌2小时后投入20kg苯并三氮唑,搅拌2.5小时后加入50kg的异噻唑啉酮,搅拌1小时后加入荧光示踪剂10kg,搅拌2小时停止搅拌,待降至常温,放料。实施例3一种循环水无磷缓蚀阻垢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先将300kg去离子水抽到反应釜底,设置反应釜搅拌速度为240转/分钟,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将140kg聚环氧琥珀酸以及140kg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投加到釜底使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10kg的pH调节剂,搅拌0.5小时,将60kg硫酸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循环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和重量份数为: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10-20份、葡萄糖酸钠10-35份、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0-20份、锌盐5-10份、钼酸盐3-15份、铜缓蚀剂1-3份,荧光示踪剂1-2份,pH调节剂1-2份,异噻唑啉酮5-10份,其余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循环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和重量份数为: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10-20份、葡萄糖酸钠10-35份、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0-20份、锌盐5-10份、钼酸盐3-15份、铜缓蚀剂1-3份,荧光示踪剂1-2份,pH调节剂1-2份,异噻唑啉酮5-10份,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环氧琥珀酸或聚天冬氨酸,其质量浓度为12%~18%。


3.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糖酸钠,其质量浓度为10%~35%。


4.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其质量浓度为12%~18%。


5.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锌盐为硫酸锌或者氯化锌的一种。


6.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钼酸盐为钼酸钠、钼酸钾或钼酸钙的一种。


7.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铜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或巯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1要求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荧光示踪剂为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波蒋璨陈礼华陈煜辉李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绿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