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8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推车本体,所述推车本体的一端横向焊接有两根推车把手,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穿插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的驱动轴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单项轴承,且第一单项轴承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所述L型挤压筒一侧的顶部连接有导向管,两根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推车把手端部的内侧并焊接有限位块,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横向焊接有挤压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辅助推车进行上坡行走,降低劳动者的强度,使得推车本体在上坡时更加省力,下坡时便于对推车进行减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会使用到运送物料的推车,从而对水泥、沙等等物料进行运输,而使用运送物料的推车时难免会遇到上下坡的路况,在下坡过程中由于推车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推车的冲力过快对使用者的背部造成撞击,影响使用者的安全,在上坡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推车内部堆积大量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很难将推车在上坡时进行推动,即使将推车推上坡,也大大增加了劳动者的强度,不便对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其方便辅助推车进行上坡行走,降低劳动者的强度,使得推车本体在上坡时更加省力,下坡时便于对推车进行减速。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包括推车本体,所述推车本体的一端横向焊接有两根推车把手,且两根推车把手另一端之间的端部内侧焊接有支杆,所述推车本体底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皆焊接有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穿插有驱动轴,所述铰接板通过第二单项轴承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的驱动轴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单项轴承,且第一单项轴承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所述驱动轴外侧的推车本体底部铰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内侧的两端皆焊接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位于驱动轴正上方位置处焊接有铰接块,且铰接块通过轴承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且L型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卡条,且卡条的一端穿过L型挤压筒另一端的端部,所述L型挤压筒一侧的顶部连接有导向管,两根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推车把手端部的内侧并焊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之间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中间位置处的顶部铰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位置处的通过横杆焊接有外固定盘,所述外固定盘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转动盘,所述内转动盘的一侧焊接有摇把,且摇把对应位置处的内转动盘另一侧焊接有转动轴,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套设在转动轴上,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横向焊接有挤压筒,且挤压筒的一端与导向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横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挤压筒的内部焊接有活塞块,所述旋转把手的另一端焊接有旋转把手。优选的,所述卡条的外端呈与齿轮盘外齿相互啮合的齿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挤压筒内部的挤压筒的端部开设有与螺纹杆相互配合的通孔,且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挤压筒、导向管和L型挤压筒的内部皆存放有液压油。优选的,所述L型挤压筒内部的卡条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皆横向焊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位置处的推车把手内侧壁上皆开设有与弧形卡块相适配的弧形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单项轴承顺时针转动为锁定状态,逆时针转动为自由状态,且第二单项轴承与第一单项轴承反向设置。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推车本体进行上坡时,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旋转把手,使得螺纹杆推动活塞块将挤压筒的内部液压油通过导向管注入L型挤压筒内部,进而使得L型挤压筒一端的活塞板带动卡条向右侧移动插入齿轮盘的齿槽中,从而卡条与齿轮盘上的齿相啮合,此时操作人员可持续摇动内转动盘,在内转动盘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反复抬升按压杆,当按压杆向上抬升时,由于卡条与齿轮盘相互啮合,使得连接板和连接杆沿驱动轴作圆周运动向下移动,同步使L型挤压筒和卡条带动齿轮盘顺时针转动,由于齿轮盘通过第一单项轴承套设在驱动轴上,并且第一单项轴承的外圈顺时针转动时为锁定状态,即齿轮盘相当与固定安装在驱动轴上,从而使得驱动轴顺时针转动带动行走轮前进,当按压杆向下移动时,使得连接板和连接杆沿驱动轴作圆周运动向上移动,同步使L型挤压筒和卡条带动齿轮盘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单项轴承的外圈逆时针转动时为自由状态,即齿轮盘相当与通过普通轴承安装在驱动轴上,但在此时驱动轴通过第二单项轴承将铰接板套设在驱动轴上,同时第二单项轴承与第一轴承反方向安装,使得第二单项轴承顺时针转动为自由状态,逆时针转动为锁定状态,防止驱动轴进行逆时针的转动,如此持续摇动内转动盘,在内转动盘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反复抬升带动行走轮持续前进上坡,同时通过按压杆、连接板和连接杆的支点与L型挤压筒的支点皆设置在驱动轴上,使得按压杆的力臂较长,即对按压杆抬升下降过程中更加省力,方便在上坡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持续摇动内转动盘带动按压杆上下小幅度的摆动,辅助推车本体进行上坡行走,降低劳动者的强度更加省力,使用方便。(2)本专利技术在在下坡过程中,使用者双手握住推车把手向下推动推车本体时,还可以通过内转动盘转动带动按压杆上下小幅度的摆动连接板和连接杆,带动推车本体下坡,同时在下坡时内转动盘转动带动上下摆动按压杆,使其缓慢的进行下坡,对推车本体进行减速,防止推车本体下坡时的冲力过快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指数。综上,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在上坡过程中通过旋转内转动盘带动按压杆上下摆动使卡条与齿轮盘之间啮合的关系,在上坡时对驱动驱动轴和行走轮向前行走,方便在上坡过程中利用内转动盘转动带动按压杆上下小幅度的摆动连接板和连接杆,辅助推车本体进行上坡行走,降低劳动者的强度,使推车本体在上坡时更加省力,另一方面在下坡时通过旋转内转动盘带动按压杆上下摆动使卡条与齿轮盘之间相互啮合的关系,对推车本体进行减速,防止推车本体的冲力过快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指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L型挤压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固定盘与内转动盘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推车本体;2、推车把手;3、旋转把手;4、螺纹杆;5、活塞块;6、挤压筒;7、导向管;8、行走轮;9、铰接板;10、齿轮盘;11、驱动轴;12、第一单项轴承;13、L型挤压筒;14、活塞板;15、复位弹簧;16、卡条;17、连接板;18、铰接块;19、按压杆;20、弧形卡块;21、限位块;22、限位弹簧;23、连接槽;24、弧形卡槽;25、连接杆;26、转动轴;27、外固定盘;28、内转动盘;29、摇把;30、驱动杆;31、第二单项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包括推车本体1,推车本体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本体(1),所述推车本体(1)的一端横向焊接有两根推车把手(2),且两根推车把手(2)另一端之间的端部内侧焊接有支杆,所述推车本体(1)底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皆焊接有铰接板(9),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穿插有驱动轴(11),铰接板(9)通过第二单项轴承(31)套设在驱动轴(11)上,所述驱动轴(11)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9)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8);/n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的驱动轴(11)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单项轴承(12),且第一单项轴承(12)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10),所述驱动轴(11)外侧的推车本体(1)底部铰接有连接板(17),且连接板(17)内侧的两端皆焊接有连接杆(25),两根所述连接杆(25)位于驱动轴(11)正上方位置处焊接有铰接块(18),且铰接块(18)通过轴承套设在驱动轴(11)上,所述连接板(17)的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13),且L型挤压筒(13)的另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卡条(16),且卡条(16)的一端穿过L型挤压筒(13)另一端的端部,所述L型挤压筒(13)一侧的顶部连接有导向管(7),两根所述连接杆(25)延伸至推车把手(2)端部的内侧并焊接有限位块(21),且两个限位块(21)之间连接有按压杆(19),所述按压杆(19)中间位置处的顶部铰接有驱动杆(30),且驱动杆(30)位置处的通过横杆焊接有外固定盘(27),所述外固定盘(2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转动盘(28),所述内转动盘(28)的一侧焊接有摇把(29),且摇把(29)对应位置处的内转动盘(28)另一侧焊接有转动轴(26),所述驱动杆(30)的另一端套设在转动轴(26)上,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25)的底部横向焊接有挤压筒(6),且挤压筒(6)的一端与导向管(7)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挤压筒(6)的另一端横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且螺纹杆(4)的一端延伸至挤压筒(6)的内部焊接有活塞块(5),所述旋转把手(3)的另一端焊接有旋转把手(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下坡省力的建筑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本体(1),所述推车本体(1)的一端横向焊接有两根推车把手(2),且两根推车把手(2)另一端之间的端部内侧焊接有支杆,所述推车本体(1)底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皆焊接有铰接板(9),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穿插有驱动轴(11),铰接板(9)通过第二单项轴承(31)套设在驱动轴(11)上,所述驱动轴(11)的两端皆延伸至铰接板(9)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行走轮(8);
两个所述铰接板(9)之间的驱动轴(11)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第一单项轴承(12),且第一单项轴承(12)的外圈上焊接有齿轮盘(10),所述驱动轴(11)外侧的推车本体(1)底部铰接有连接板(17),且连接板(17)内侧的两端皆焊接有连接杆(25),两根所述连接杆(25)位于驱动轴(11)正上方位置处焊接有铰接块(18),且铰接块(18)通过轴承套设在驱动轴(11)上,所述连接板(17)的底部焊接有L型挤压筒(13),且L型挤压筒(13)的另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卡条(16),且卡条(16)的一端穿过L型挤压筒(13)另一端的端部,所述L型挤压筒(13)一侧的顶部连接有导向管(7),两根所述连接杆(25)延伸至推车把手(2)端部的内侧并焊接有限位块(21),且两个限位块(21)之间连接有按压杆(19),所述按压杆(19)中间位置处的顶部铰接有驱动杆(30),且驱动杆(30)位置处的通过横杆焊接有外固定盘(27),所述外固定盘(2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转动盘(28),所述内转动盘(28)的一侧焊接有摇把(29),且摇把(29)对应位置处的内转动盘(28)另一侧焊接有转动轴(26),所述驱动杆(30)的另一端套设在转动轴(26)上,其中一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辋川镇千绪广告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