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制动系统及包含该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47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其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以下工作状态:待机状态、主动保持状态、超时状态和释放状态,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确定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少包括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同时还提供了包含该线控制动系统的电动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因驾驶员离开车辆时未进行有效制动而造成的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控制动系统及包含该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控制动系统以及包含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自动保持功能是高端车型的基本配置。驾驶员可以使用开关来启用和停止此功能。当这个自动保持功能启用时,它能够检查以下的条件来保持制动液压力进而保持车辆状态:通过开关来激活自动保持;车辆是静止状态;车辆在任何档位;驾驶员在车里(安全带系紧,并且车门是关闭的);EPB未夹紧如果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应该解除自动保持:1.通过开关停用自动保持;2.使用油门踏板;3.驾驶员正在离开汽车(安全带解开,驾驶员位置车门打开);4.发动机盖打开或行李箱门打开;5.挂入P档;6.使用EPB;7.车辆停止状态超过某一值(5或10min);8.车辆停止在陡坡上。现有专利中,在驾驶员没有踩制动和油门踏板时也始终制动。它将使车辆不能在D挡怠速状态下前进。这个专利需要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促使车辆前进。在此情况下,可能给驾驶员造成不适。在前述的许多情况下,驾驶员会分心,导致在离开车辆前忘记启动EPB或挂入P档,例如用手机打电话,在手机上观看视频或文件,都可能导致驾驶员分心。同时驾驶员面对一些紧急情况时,也可能导致忘记启动EPB或挂入P档,如车内或车外发生火灾、自己或他人出现事故,司机想快速帮助他人时。目前的iBooster不考虑驾驶员离开的条件。因此,车辆在斜坡或者挂入D档时,车辆会向前移动,极可能造成碰撞,引发事故。CAN:控制器局域网络;ECU:电子控制单元;ESP:电子稳定单元;VCU:车辆控制单元;ETRS:电子变速箱范围选择;EPB:电子驻车制动;PTS:踏板行程传感器;DTS:差分行程传感器;RPS:转角位置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及包含其的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以下工作状态:待机状态、主动保持状态、超时状态和释放状态,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被配置为: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确定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少包括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优选的,所述在位状态信息基于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判断:驾驶员侧的车门开关状态;驾驶员安全带状态;驾驶员座位的重力感应状态;驾驶操作部件的被操作状态。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从所述待机状态迁移至所述主动保持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满足以下所有条件:车速为0,且车速是有效的;档位不为P档,且档位是有效的;制动踏板释放,且PTS是有效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处于助力模式;未使用油门踏板,并且从VCU接收到有效信号;驾驶员在位信息有效,且状态为“不在位”;EPB未夹紧,且EPB状态有效。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从所述主动保持状态迁移至所述超时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满足以下所有条件:超过主动制动保持时间;驾驶员在位信息有效,且状态为“不在位”;档位切换至P档;EPB是夹紧状态。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从所述主动保持状态迁移至所述释放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满足以下任一条件:驾驶员在位信息有效,且状态为“在位”;制动建立;油门踏板状态改变。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超时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迁移目标工作状态包括待机状态。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还包括错误状态,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迁移至所述错误状态: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踏板行程状态和转角位置状态有效;驾驶员在位信息无效;油门状态无效;档位状态无效;EPB状态无效。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从所述错误状态迁移至所述待机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踏板行程状态和转角位置状态有效;驾驶员在位信息有效;油门踏板状态有效;档位状态有效;EPB状态有效。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包括检查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功能启用状态并初始化所有模块变量,完成后迁移至所述待机状态。优选的,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有效且状态为“不在位”的持续时长超过设定时长阈值,且车辆的当前档位为D或R档的情况下,生成关闭所述车辆发动机的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的线控制动系统。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果司机没有挂入驻车档或夹紧EPB而离开车辆,车辆将处于暂停/静止状态。如果发动机扭矩或坡度足以使车辆向前或向后移动,这种方法将防止与车辆前方或背面后方的物体发生碰撞。以及当驾驶员长时间离开车辆,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VCU关闭发动机,以实现节省燃料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迁移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线控制动系统的参数获取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迁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迁移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以下工作状态:待机状态、主动保持状态、超时状态和释放状态,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确定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少包括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如此,通过在线控制动系统中增加对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的监测,并基于该在位状态信息构建线控制动系统的控制逻辑,以此降低或避免因驾驶员离开车辆时未进行有效制动而造成的意外。具体的,以下均采用iBooster作为线控制动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线控制动系统的参数获取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的iBooster系统概述如下:iBooster从PTS/DTS传感器接收制动踏板信息;iBooster与ESP和ECU交互以获取车速信息和EPB状态信息;从VCU和ECU接收油门踏板位置和扭矩状态;从BCM和ECU接收到驾驶座安全带和驾驶员车门状态;从变速器ECU接收车辆实际档位信息。iBooster检查智能制动激活条件,并在车轮上施加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辆处于静止/静止状态。iBooster,具体为iBooster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获取以上的车辆状态信息,通过预设触发条件,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以下工作状态:待机状态、主动保持状态、超时状态和释放状态,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被配置为: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确定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少包括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以下工作状态:待机状态、主动保持状态、超时状态和释放状态,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被配置为: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确定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至少包括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基于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判断:
驾驶员侧的车门开关状态;
驾驶员的安全带状态;
驾驶员座位的重力感应状态;
驾驶操作部件的被操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从所述待机状态迁移至所述主动保持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车速为0,且车速是有效的;
档位不为P档,且档位是有效的;
制动踏板释放,且PTS是有效的;
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处于助力模式;
未使用油门踏板,并且从VCU接收到有效信号;
所述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有效,且状态为“不在位”;
EPB未夹紧,且EPB状态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从所述主动保持状态迁移至所述超时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和预设触发条件包括: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超过主动制动保持时间;
所述驾驶员的在位状态信息有效,且状态为“不在位”;
档位切换至P档;
EPB是夹紧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拉尼萨米·巴尔拉杰拉杰什·拉仁德兰王川盛杰张克谦乔君辉赵辉王佶王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