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47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车辆的变速杆为怀挡模式,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二挡位行驶;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针对挡位切换的误触防护,通过挡位切换消息的提示,以向用户二次确认挡位切换操作,能够准确了解用户的换挡意图,提升了安全系数,降低了挡位误触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汽车的变速杆布置有多种不同形式,其中,怀挡形式的变速杆可以位于方向盘右下方,驾驶员可以将变速杆往怀中拨动,采用怀挡形式的变速杆布置可节省车内空间。然而,在行车过程中,怀挡可能会引起驾驶员误触,例如,驾驶员在紧急操作转弯时可能误触N挡,或由于驾驶员将变速杆和部署于方向盘后方的其它快捷操作硬件混淆,将造成干扰,甚至引发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针对上述问题,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怀挡误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包括: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所述车辆的变速杆为怀挡模式,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二挡位行驶;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可选地,所述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包括: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杆由所述第二挡位位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时,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或者,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杆在所述第二挡位位置保持预设时长时,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可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二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将所述变速杆移动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二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将所述变速杆移动至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可选地,在所述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之前,还包括:在车载屏幕显示一挡位防误触设置界面;响应于对所述挡位防误触设置界面的操作,开启挡位防误触模式。可选地,所述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包括: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通过车载屏幕和/或车载音箱进行提示。可选地,所述指定位置为各个挡位之间的中间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二挡位为空挡。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装置,所述车辆的变速杆为怀挡模式,所述装置包括:操作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挡位切换消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确认操作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二挡位行驶;非确认操作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辆的变速杆为怀挡模式,通过在检测到将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车辆保持于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然后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进而在检测到对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控制车辆切换至第二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二挡位行驶,在检测到对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控制车辆保持于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实现了针对挡位切换的误触防护,通过生成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以向用户二次确认挡位切换操作,能够准确了解用户的换挡意图,提升了安全系数,降低了挡位误触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位防误触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位切换消息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位防误触交互流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车辆的变速杆可以为怀挡模式,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作为一示例,第一挡位可以当前行车状态下的挡位,其可以为除空挡外的其它挡位;第二挡位可以为由用户操作,将变速杆移动至新挡位位置对应的挡位,其可以为空挡,例如,第一挡位可以为D挡位或R挡位或P挡位,第二挡位可以为N挡位。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对挡位移动的触发操作进行检测,进而可以在检测到将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车辆保持于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以针对挡位切换操作向用户进一步确认。例如,在车辆行驶时,由于该车辆的变速杆可以为怀挡模式,变速杆可以位于方向盘的右下方,在用户误触时,或与部署于方向盘后方的其它快捷操作硬件(如雨刮、大灯、自动辅助等)混淆时,可以通过对用户移动挡位的触发操作进行检测,进而可以在检测到将变速杆由当前挡位位置移动至新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车辆保持于当前挡位继续行驶,以针对挡位切换操作,向用户进一步确认,从而可以进行防误触保护。在一示例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在检测到主驾用户将D挡位向上拨至N挡位的行为时,即将变速杆由D挡位位置移动至N挡位位置的操作时,确定主驾用户触发挡位切换操作,进而可以控制车辆保持于D挡位状态下继续行驶,并针对挡位切换操作向主驾用户进一步确认。在又一示例中,可以通过整车控制器VCU检测车辆的挡位信号,整车控制器VCU可以通过采集油门踏板、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变速杆为怀挡模式,所述方法包括:/n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n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n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二挡位行驶;/n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中挡位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变速杆为怀挡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
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
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二挡位行驶;
在检测到对所述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杆由所述第二挡位位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时,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变速杆在所述第二挡位位置保持预设时长时,生成一挡位切换消息,并进行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二挡位切换消息的确认操作时,将所述变速杆移动至所述第二挡位位置;
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二挡位切换消息的非确认操作时,将所述变速杆移动至所述第一挡位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检测到将所述变速杆由第一挡位位置移动至第二挡位位置的操作时,控制所述车辆保持于所述第一挡位位置对应的第一挡位行驶之前,还包括:
在车载屏幕显示一挡位防误触设置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挡位防误触设置界面的操作,开启挡位防误触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鹏朱高祺张运旭向定威陈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