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及其包装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66443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易撕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及其包装产品,该泡罩食品包装易撕封口膜包括有各层复合层,并将各层复合层通过上下双辊挤压方式复合加工成易撕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后段无溶剂复合机复合无需热风干燥,卷取保持平整无翘边,上下双辊挤压复合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易撕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呈非透明状,封合紧密,揭开后封合的边缘不能有残留物;易冲压,成型后边缘光滑,机器自动化包装顺畅流利;卫生易撕取食方便、隔热性能良好、密封性强延长保质期;强度高,抗撕裂、抗老化性能优异。利用薄膜自身的白色色相,无需加印满版白色油墨铺底,减少油墨用量60%;采用环保无溶剂复合机复合,降低成本VOC排放减少5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及其包装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
,尤其涉及到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及其包装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预包装食品采用枕式包袋袋装,特别是糖果、巧克力类包装全部采用枕式包袋袋装,造型单一不美观。因为造型单一不直观,影响购买;预包装层次多,印刷油墨、复合胶水用量大,不利于环保。泡罩包装又称水泡眼包装(PressThroughPackaging,PTP),是先将透明塑料硬片吸塑成型后,将被包装物填充在凹槽内,再与涂有粘合剂的铝箔片加热粘合在一起,形成独立的密封包装。然而现有泡罩包装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泡罩包装所采用的铝箔片,质地太脆,极容易出现破损情况,且难以在铝箔片正反面同时印刷,造成印刷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泡罩的遮挡,消费者透过泡罩后,观察到的印刷信息十分暗淡,为此,需要在印刷时添加大量白色油墨铺垫,增加印刷的鲜亮度,以吸引消费者。增加的白色油墨,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更是增加了生产中的VOC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适用于糖果、巧克力等食品包装,本包装采用泡罩技术单个个性化独立包装,产品直观造型多种多样,新颖别致且卫生。本专利技术用途广泛,还可以用在小五金、面膜、文具等及其他独立个性化产品包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一、封口膜备料,选取厚度36μmPET聚酯薄膜,选取经过电晕预处理的35-40μm珠光膜,选取22g/㎡PET聚酯预涂膜;步骤二、封口膜成型,在所述珠光膜上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然后在PET聚酯薄膜、PET聚酯预涂膜上下两层中间夹置珠光膜,采用无溶剂复合机上下双辊挤压方式复合,卷取保持平整无翘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一下步骤:步骤三、泡罩成型,采用泡罩包装机将PET基材加热至软化点,再经过软化的PET基材吹压或真空吸塑使之紧贴模具成型;步骤四、包装成型,将被包装物置于泡罩内,于PET聚酯预涂膜一侧压合,然后粘合泡罩与封口膜,完成包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下双辊挤压复合区,控制压区压力为60kN/m。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珠光膜采用无溶剂湿式转移法单面施胶,施胶剂为无溶剂的胶水,施胶量为2.0g/㎡。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珠光膜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完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包装产品由上下两层PET聚酯薄膜、PET聚酯预涂膜中间夹珠光膜并经复合组成,其定量为70-90g/m2,纵向和横向的抗张强度≥10kN/m,纵向和横向的撕裂度≥500mN,透明度≥60%,平滑度≥100s。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包装产品还包括泡罩,该泡罩包括头部及柄部,该柄部一侧设有开启处标注区,所述泡罩的开启处标注区不与封口膜粘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包装膜呈非透明状,卫生、隔热性能良好、密封性强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2强度高,抗撕裂、抗老化性能优异,机器自动化包装顺畅流利,减少包装时损耗浪费;3自然状态放置膜面表面挺括,无翘曲;4利用珠光膜特性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完成,印刷精美图案,印刷制品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减少白色油墨的使用量,透过泡罩也能清晰贯穿到内部印刷信息;5采用环保可回收多次利用PET聚酯薄膜,减少油墨、胶水用量,可大大减少VOC排放有利环保;6.印刷于珠光膜上,再两面复合PET聚酯薄膜,隔绝印刷图案与被包装物接触(如食品)提高卫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泡罩包装结构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泡罩包装结构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封口膜结构示意图。其中:1-PET聚酯薄膜,2-珠光膜,3-PET聚酯预涂膜,4-封口膜,5-泡罩,51-头部,52-柄部,53-开启处标注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选取厚度36μmPET聚酯薄膜1,选取经过电晕预处理的35-40μm珠光膜2,选取22g/㎡PET聚酯预涂膜3;(2)在所述珠光膜2上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然后在PET聚酯薄膜1、PET聚酯预涂膜3上下两层中间夹置珠光膜2,采用无溶剂复合机上下双辊挤压方式复合,卷取保持平整无翘边;(3)上下双辊挤压复合区,控制压区压力60kN/m,形成封口膜4。(4)采用泡罩包装机将PET基材加热至软化点,再经过软化的PET基材吹压或真空吸塑使之紧贴模具成型,形成泡罩5;(5)将被包装物置于泡罩内,于PET聚酯预涂膜一侧压合,然后粘合泡罩与封口膜,完成包装。在上述工艺步骤中,所述上下双辊挤压复合区,控制压区压力为60kN/m。所述的珠光膜采用无溶剂湿式转移法单面施胶,施胶剂为无溶剂的胶水,施胶量为2.0g/㎡。所述珠光膜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完成。而,通过上述工艺成型的包装产品,由上下两层PET聚酯薄膜、PET聚酯预涂膜中间夹珠光膜并经复合组成,其定量为70-90g/m2,纵向和横向的抗张强度≥10kN/m,纵向和横向的撕裂度≥500mN,透明度≥60%,平滑度≥100s。所述包装产品还包括泡罩5,该泡罩5包括头部51及柄部52,该柄部一侧设有开启处标注区53,所述泡罩5的开启处标注区53不与封口膜4粘合。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n步骤一、封口膜备料,选取厚度36μm PET聚酯薄膜,选取经过电晕预处理的35-40μm珠光膜,选取22g/㎡PET聚酯预涂膜;/n步骤二、封口膜成型,在所述珠光膜上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然后在PET聚酯薄膜、PET聚酯预涂膜上下两层中间夹置珠光膜,采用无溶剂复合机上下双辊挤压方式复合,卷取保持平整无翘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封口膜备料,选取厚度36μmPET聚酯薄膜,选取经过电晕预处理的35-40μm珠光膜,选取22g/㎡PET聚酯预涂膜;
步骤二、封口膜成型,在所述珠光膜上正反面同时一次性印刷,然后在PET聚酯薄膜、PET聚酯预涂膜上下两层中间夹置珠光膜,采用无溶剂复合机上下双辊挤压方式复合,卷取保持平整无翘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一下步骤:
步骤三、泡罩成型,采用泡罩包装机将PET基材加热至软化点,再经过软化的PET基材吹压或真空吸塑使之紧贴模具成型;
步骤四、包装成型,将被包装物置于泡罩内,于PET聚酯预涂膜一侧压合,然后粘合泡罩与封口膜,完成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易撕型泡罩食品包装封口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双辊挤压复合区,控制压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克黄道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嘉丽隆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