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1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该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固定槽、涂胶机构、压合机构和辅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辅助机构的设置能够让位于壳体内腔上下两组压合机构同步对固定在固定槽内的芯板施加压力,同时配合四组连接杆的设计让芯板的两侧表面受力均匀,防止由于芯板两侧受力不均匀导致造成预压失败,不能较好的完成压合过程的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将涂胶机构和压合机构整合在一起,同时配合辅助机构完成对芯板的涂胶以及胶合板的压合,不需要将胶合板来回移动,缩短了大量的时长,提高了胶合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合板生产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其中常见的胶合板多为三合板,其中位于正面的表板为面板,位于背面的表板为背板,位于里层的单板为芯板,现有的胶合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将芯板表面涂胶,然后使用压合装置将面板和背板压合在芯板的两侧,然而传统的压合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同时为芯板的两端同步施加压力,导致芯板的两侧受力不均匀,造成预压失败,不能较好的完成压合过程,影响胶合板的生产合格率;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过程中涂胶和压合分开进行,需要将胶合板来回移动,耗费了大量的时长,降低了胶合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该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固定槽、涂胶机构、压合机构和辅助机构,采用上述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制造胶合板的具体方法如下:S1、胶合板的安装,将芯板的前后两侧卡在两组固定槽内,将两组涂胶机构的涂胶面分别搭接在芯板的最左侧上下两侧表面,将面板和背板分别安装在上下两组压合板上,让面板的底部和背板的顶部分别搭接在两组涂胶机构的涂胶面上;S2、胶合板的涂胶,启动驱动电机,让驱动电机带动两组涂胶机构同步沿着第一丝杠从左到右滑动,实现对胶合板的表面涂胶处理;S3、胶合板的压合,涂胶完成后,两组涂胶机构位于壳体的右侧外侧的第一丝杠上,此时启动双轴电机,让上下两组压合机构同步分别对面板的顶部和背板底部进行压合;其中,所述壳体的内腔前后两侧中心内壁均水平设有固定槽,位于所述固定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涂胶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压合机构分别竖直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上下两侧,所述壳体的外壁表面设有辅助机构;所述涂胶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滚珠螺母、卡块、活动块、涂胶辊、毛刷和滑动槽,所述活动块共有两组,两组所述活动块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槽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活动块的外侧均设有卡块,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内壁均水平开凿有两组滑动槽,两组所述滑动槽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槽的上下两侧,每组所述卡块分别与每组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位于固定槽上方的两组所述活动块的内壁之间和位于固定槽下方的两组所述活动块的内壁之间均设有涂胶辊,所述涂胶辊的前后两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所述活动块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涂胶辊的表面均套接有毛刷,所述第一丝杠共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丝杠分别水平贯穿四组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两侧表面,每组所述活动块的最左侧末端均套接有第一滚珠螺母,所述第一滚珠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从动圆柱块、第二丝杠、第二滚珠螺母、连接杆和压合板,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外表面中心均设有从动圆柱块,两组所述从动圆柱块的内侧中心均竖直连接有第二丝杠,两组所述第二丝杠的内侧末端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外壁后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每组所述第二丝杠的内侧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所述壳体的内腔上下两侧均水平设有压合板,两组所述压合板的外侧四边均设有连接杆,位于上方的四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的四周侧壁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四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的四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合辅助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圆柱杆、主动圆柱块、第一传送带、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圆柱凸块和第二传送带,所述双轴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左侧外壁中心,所述双轴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竖直设有圆柱杆,两组所述圆柱杆的内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转子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圆柱杆的外侧末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主动圆柱块,位于壳体上方的所述主动圆柱块和位于壳体上方的所述从动圆柱块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位于壳体下方的所述主动圆柱块和位于壳体下方的所述从动圆柱块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表面中心四周设有两组第一齿轮和两组第二齿轮,两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位于所述固定槽上方的所述第一丝杠的左侧末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位于所述固定槽下方的所述第一丝杠的左侧末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中心均设有圆柱凸块,两组所述圆柱凸块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位于壳体左侧外壁的左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和位于壳体左侧外壁的右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与任意一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中心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右侧侧壁开有开口的方盒型结构。优选的;位于壳体上方的所述主动圆柱块和位于壳体上方的所述从动圆柱块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位于壳体下方的所述主动圆柱块和位于壳体下方的所述从动圆柱块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压合板的内侧表面等距均匀设有多组真空吸盘。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杠的长度比所述壳体的水平长度长。优选的;位于固定槽上方的两组所述第一丝杠表面螺纹的旋向相同,位于固定槽下方的两组所述第一丝杠表面螺纹的旋向相同,其中位于固定槽上方的两组所述第一丝杠表面螺纹的旋向和位于固定槽下方的两组所述第一丝杠表面螺纹的旋向相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机构的设置能够让位于壳体内腔上下两组压合机构同步对固定在固定槽内的芯板施加压力,同时配合四组连接杆的设计让芯板的两侧表面受力均匀,防止由于芯板两侧受力不均匀导致造成预压失败,不能较好的完成压合过程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将涂胶机构和压合机构整合在一起,同时配合辅助机构完成对芯板的涂胶以及胶合板的压合,不需要将胶合板来回移动,缩短了大量的时长,提高了胶合板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的局部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涂胶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左侧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胶合板生产制造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该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槽2、涂胶机构3、压合机构4和辅助机构5,采用上述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制造胶合板的具体方法如下:S1、胶合板的安装,将芯板的前后两侧卡在两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该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槽(2)、涂胶机构(3)、压合机构(4)和辅助机构(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制造胶合板的具体方法如下:/nS1、胶合板的安装,将芯板的前后两侧卡在两组固定槽(2)内,将两组涂胶机构(3)的涂胶面分别搭接在芯板的最左侧上下两侧表面,将面板和背板分别安装在上下两组压合板(45)上,让面板的底部和背板的顶部分别搭接在两组涂胶机构(3)的涂胶面上;/nS2、胶合板的涂胶,启动驱动电机(31),让驱动电机(31)带动两组涂胶机构(3)同步沿着第一丝杠(32)从左到右滑动,实现对胶合板的表面涂胶处理;/nS3、胶合板的压合,涂胶完成后,两组涂胶机构(3)位于壳体(1)的右侧外侧的第一丝杠(32)上,此时启动双轴电机(51),让上下两组压合机构(4)同步分别对面板的顶部和背板底部进行压合;/n其中,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中心内壁均水平设有固定槽(2),位于所述固定槽(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涂胶机构(3),所述压合机构(4)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压合机构(4)分别竖直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侧,所述壳体(1)的外壁表面设有辅助机构(5);/n所述涂胶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第一丝杠(32)、第一滚珠螺母(33)、卡块(34)、活动块(35)、涂胶辊(36)、毛刷(37)和滑动槽(38),所述活动块(35)共有两组,两组所述活动块(35)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槽(2)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外侧均设有卡块(34),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均水平开凿有两组滑动槽(38),两组所述滑动槽(38)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槽(2)的上下两侧,每组所述卡块(34)分别与每组所述滑动槽(38)滑动连接,位于固定槽(2)上方的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内壁之间和位于固定槽(2)下方的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内壁之间均设有涂胶辊(36),所述涂胶辊(36)的前后两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涂胶辊(36)的表面均套接有毛刷(37),所述第一丝杠(32)共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丝杠(32)分别水平贯穿四组所述活动块(35)的左右两侧表面,每组所述活动块(35)的最左侧末端均套接有第一滚珠螺母(33),所述第一滚珠螺母(33)与所述第一丝杠(32)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n所述压合机构(4)包括从动圆柱块(41)、第二丝杠(42)、第二滚珠螺母(43)、连接杆(44)和压合板(45),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外表面中心均设有从动圆柱块(41),两组所述从动圆柱块(41)的内侧中心均竖直连接有第二丝杠(42),两组所述第二丝杠(42)的内侧末端分别贯穿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外壁后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每组所述第二丝杠(42)的内侧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43),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侧均水平设有压合板(45),两组所述压合板(45)的外侧四边均设有连接杆(44),位于上方的四组所述连接杆(44)的顶部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43)的四周侧壁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四组所述连接杆(44)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43)的四周侧壁固定连接;/n所述压合辅助机构(5)包括双轴电机(51)、圆柱杆(52)、主动圆柱块(53)、第一传送带(54)、第一齿轮(55)、第二齿轮(56)、圆柱凸块(57)和第二传送带(58),所述双轴电机(5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左侧外壁中心,所述双轴电机(51)的上下两端分别竖直设有圆柱杆(52),两组所述圆柱杆(52)的内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双轴电机(51)的两端转子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圆柱杆(52)的外侧末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主动圆柱块(53),位于壳体(1)上方的所述主动圆柱块(53)和位于壳体(1)上方的所述从动圆柱块(41)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54)传动连接,位于壳体(1)下方的所述主动圆柱块(53)和位于壳体(1)下方的所述从动圆柱块(41)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54)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表面中心四周设有两组第一齿轮(55)和两组第二齿轮(56),两组所述第一齿轮(55)的内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位于所述固定槽(2)上方的所述第一丝杠(32)的左侧末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齿轮(56)的内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位于所述固定槽(2)下方的所述第一丝杠(32)的左侧末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齿轮(56)的外表面中心均设有圆柱凸块(57),两组所述圆柱凸块(57)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58)传动连接,位于壳体(1)左侧外壁的左侧所述第一齿轮(55)和第二齿轮(56)之间和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该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槽(2)、涂胶机构(3)、压合机构(4)和辅助机构(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胶合板生产制造装置制造胶合板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胶合板的安装,将芯板的前后两侧卡在两组固定槽(2)内,将两组涂胶机构(3)的涂胶面分别搭接在芯板的最左侧上下两侧表面,将面板和背板分别安装在上下两组压合板(45)上,让面板的底部和背板的顶部分别搭接在两组涂胶机构(3)的涂胶面上;
S2、胶合板的涂胶,启动驱动电机(31),让驱动电机(31)带动两组涂胶机构(3)同步沿着第一丝杠(32)从左到右滑动,实现对胶合板的表面涂胶处理;
S3、胶合板的压合,涂胶完成后,两组涂胶机构(3)位于壳体(1)的右侧外侧的第一丝杠(32)上,此时启动双轴电机(51),让上下两组压合机构(4)同步分别对面板的顶部和背板底部进行压合;
其中,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中心内壁均水平设有固定槽(2),位于所述固定槽(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涂胶机构(3),所述压合机构(4)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压合机构(4)分别竖直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侧,所述壳体(1)的外壁表面设有辅助机构(5);
所述涂胶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第一丝杠(32)、第一滚珠螺母(33)、卡块(34)、活动块(35)、涂胶辊(36)、毛刷(37)和滑动槽(38),所述活动块(35)共有两组,两组所述活动块(35)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槽(2)的上下两侧,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外侧均设有卡块(34),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均水平开凿有两组滑动槽(38),两组所述滑动槽(38)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槽(2)的上下两侧,每组所述卡块(34)分别与每组所述滑动槽(38)滑动连接,位于固定槽(2)上方的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内壁之间和位于固定槽(2)下方的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内壁之间均设有涂胶辊(36),所述涂胶辊(36)的前后两侧中心分别通过转轴与两组所述活动块(35)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涂胶辊(36)的表面均套接有毛刷(37),所述第一丝杠(32)共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丝杠(32)分别水平贯穿四组所述活动块(35)的左右两侧表面,每组所述活动块(35)的最左侧末端均套接有第一滚珠螺母(33),所述第一滚珠螺母(33)与所述第一丝杠(32)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
所述压合机构(4)包括从动圆柱块(41)、第二丝杠(42)、第二滚珠螺母(43)、连接杆(44)和压合板(45),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外表面中心均设有从动圆柱块(41),两组所述从动圆柱块(41)的内侧中心均竖直连接有第二丝杠(42),两组所述第二丝杠(42)的内侧末端分别贯穿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外壁后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每组所述第二丝杠(42)的内侧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43),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侧均水平设有压合板(45),两组所述压合板(45)的外侧四边均设有连接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正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