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32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包括喷雾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空心锥形雾化喷嘴、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集管,其中,供水系统及供气系统与集管相连通,集管与空心锥形雾化喷嘴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精轧机总风管、联动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若干风机及若干排风系统;各风机与精轧机总风管相连通,各排风系统均包括移动式排风罩罩口及风管,移动式排风罩罩口通过风管与精轧机总风管相连通,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联动控制器与各风机的控制端相连接,该系统对精轧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且节能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轧制过程中,由带钢产生的大量颗粒物是精轧区主要的颗粒物散发源。在精轧过程中,一段带钢轧制后间隔一段时间,继而进行下一段带钢的轧制,如此连续工作。其中,精轧过程中轧制带钢和间歇时间基本相等。此外,沿轧制方向,每架精轧机污染物排风量依次增多。但是目前厂房内精轧机排风罩持续运行,精轧区各架精轧机上的排风罩规格相同,选取排风量相同。因此,设计不尽合理,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因此对精轧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同时节能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该系统对精轧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且节能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包括喷雾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空心锥形雾化喷嘴、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集管,其中,供水系统及供气系统与集管相连通,集管与空心锥形雾化喷嘴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精轧机总风管、联动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若干风机及若干排风系统;各风机与精轧机总风管相连通,各排风系统均包括移动式排风罩罩口及风管,移动式排风罩罩口通过风管与精轧机总风管相连通,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联动控制器与各风机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净水装置、水泵、水开关控制阀、水过滤器、水压调节器及供水管,其中,净水装置的出口依次经水泵、水开关控制阀、水过滤器、水压调节器及供水管与集管相连通。所述供气系统包括空气开关控制阀、空气过滤器、空气压调节器及供气管,其中,空气开关控制阀依次经空气过滤器、空气压调节器及供气管与集管相连通。移动式排风罩罩口通过旋转部件与风管相连接。还包括除尘系统及脱水器,精轧机总风管的出口经脱水器与除尘系统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通过空心锥形雾化喷嘴向轧制区域喷射雾化液滴,以抑制烟气散发,与全锥喷嘴相比,空心锥形雾化喷嘴可以形成细小的液滴,喷嘴间距为200~300mm,以提高水雾与粉尘的捕获效率,从根源减少散发的高温污染物,同时利用通风系统对逃逸的粉尘进行吸入,提高对精轧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占用空间较小,同时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精轧机的工作参数进行耦合,以控制风机的工作,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轧制带钢3时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的位置图;图3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的位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的位置图;图5为风机9的控制原理图;图6为喷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与集管14的关系图;图8为移动式排风罩工作原理图;图9为风机9的控制逻辑图;图10a为未喷水雾时烟气效果图;图10b为喷水雾后的烟气效果图。其中,1为空心锥形雾化喷嘴、2为移动式排风罩罩口、3为带钢、4为轧辊、5为精轧机、6为风管、7为单架精轧机的总风管、8为精轧机总风管、9为风机、10为联动控制器、11为计算机控制系统、12为水泵、13为净水装置、14为集管、141为供水管、142为供气管、15为水开关控制阀、16为水过滤器、17为水压调节器、18为空气压调节器、19为空气过滤器、20为空气开关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包括喷雾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集管14,其中,供水系统及供气系统与集管14相连通,集管14与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精轧机总风管8、联动控制器10、计算机控制系统11、若干风机9及若干排风系统;各风机9与精轧机总风管8相连通,各排风系统均包括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及风管6,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通过风管6与精轧机总风管8相连通,计算机控制系统11通过联动控制器10与各风机9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净水装置13、水泵12、水开关控制阀15、水过滤器16、水压调节器17及供水管141,其中,净水装置13的出口依次经水泵12、水开关控制阀15、水过滤器16、水压调节器17及供水管141与集管14相连通。所述供气系统包括空气开关控制阀20、空气过滤器19、空气压调节器18及供气管142,其中,空气开关控制阀20依次经空气过滤器19、空气压调节器18及供气管142与集管14相连通。对于单个精轧机的通风来说,当轧制带钢3时,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转动至面向轧辊4工作辊沿轧制方向的一侧,如图2所示;当处于非工作状态,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转开,处于精轧机一侧,如图3所示;若该架轧机处于换辊状态,则该架轧机的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摆向邻架轧机侧,为换辊留出充足空间,不影响工艺操作。风管6上带有旋转部件,以带动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进行小臂转动。对于精轧机整个通风系统来说,当轧制带钢3时,所有风机9由联动控制器10控制启动,开始运行,风机9通过风管6与各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相接,各风机9由联动控制器10控制,联动控制器10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11,计算机控制系统11内置工艺运作参数,将通风系统与该工艺运作参数配合。由于精轧工艺轧制带钢是间歇运作的,即轧制一段带钢3,间歇一段时间,继而进行下一段带钢3的轧制,仅在轧制带钢3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污染物,因此,将风机9的运作与轧制工艺运行参数统一调配,即当轧制带钢3时,启动联动控制器10,风机9运作,捕集污染物;在间歇期,风机9停止运作或低频运行,根据精轧轧制周期,启停时间均约为一分十五秒,具体时间也可根据具体工艺情况而定,控制原理如图8所示。如图5所示,根据各厂房污染物依次增大的具体关系,通过联动控制器10中,统一控制各风机9,使各架精轧机得到精准控制,既提高轧制后期各架精轧机的捕集效率,又不会使轧制前期的精轧机设计排风量过大,造成运行中的能量浪费。在实际操作时,在每架精轧机中轧辊4的一侧采用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上下对喷,如图4所示,烟气进入该区域后,上下两排喷雾在压力作用下以3000m/s左右的速度喷出,抑制烟气散发。与全锥喷嘴相比,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可以形成细小的液滴,喷嘴间距为200~300mm。本专利技术选用雾化粒径为30μm的喷嘴,以提高水雾与粉尘的捕获效率,从根源减少散发的高温污染物。由于喷雾速度很大,在连续喷射时,一部分喷雾因撞击轧辊4而向精轧机5的前后两侧射出,较大的喷雾速度具有引射作用,部分烟气会随其向精轧机5的两侧具有方向性的逸散出来,因此将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设置于该烟气逸散位置,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的长度为0.8,宽度为0.6m,不宜过小,该尺寸能保证烟气完全捕集,也不会由于喷淋水管等工艺装置遮挡使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被遮挡而起不到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集管(14),其中,供水系统及供气系统与集管(14)相连通,集管(14)与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的入口相连通;/n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精轧机总风管(8)、联动控制器(10)、计算机控制系统(11)、若干风机(9)及若干排风系统;各风机(9)与精轧机总风管(8)相连通,各排风系统均包括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及风管(6),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通过风管(6)与精轧机总风管(8)相连通,计算机控制系统(11)通过联动控制器(10)与各风机(9)的控制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集管(14),其中,供水系统及供气系统与集管(14)相连通,集管(14)与空心锥形雾化喷嘴(1)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精轧机总风管(8)、联动控制器(10)、计算机控制系统(11)、若干风机(9)及若干排风系统;各风机(9)与精轧机总风管(8)相连通,各排风系统均包括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及风管(6),移动式排风罩罩口(2)通过风管(6)与精轧机总风管(8)相连通,计算机控制系统(11)通过联动控制器(10)与各风机(9)的控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与移动式排风罩相结合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净水装置(13)、水泵(12)、水开关控制阀(15)、水过滤器(16)、水压调节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胜男黄艳秋王怡曹蕾卢柯荣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