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培春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21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包括有下壳体;下壳体内安装有输送组件、消毒部、烘干部;输送组件使得针灸针依次穿过消毒部和烘干部;输送组件包括有输送外壳、两个输送辊子以及海绵带;海绵带使得针灸针同步运动同时使得针灸针转动;输送外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片;使得针灸针包裹在海绵带与海绵片之间;下壳体内安装有驱动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收纳功能,能够使针灸针相互之间不产生划损;具备消毒功能,针头相对清洁棉片转动多圈被完全消毒;具备烘干功能,被消毒后的针灸针随后被烘干杀菌,方便使用;采用自动化操作,针灸针在使用和收纳时,均不与外界带菌物体接触,从而保证了针灸针的安全性,便于操作以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
技术介绍
文献号为CN21099181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针灸针消毒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存放针灸针的储存区,所述盒体上设有供消毒液进入储存区的进口以及供储存区内废弃的消毒液排出的排出口,所述盒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排出口开、闭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驱动其工作的驱动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灸针消毒盒,该针灸针消毒盒可自动排出消毒液,无需手动排走消毒液,更加方便、卫生。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对针灸针进行消毒,但是采用的消毒液的消毒方式,但是当需要立刻使用针灸针时,需要先将针灸针上的消毒液擦掉才可以进行使用,而且消毒液浓度不够时,容易引起针灸针之间的互相污染,使用具有局限性,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包括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下壳体内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消毒针灸针的消毒部;所述下壳体内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部靠近所述消毒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烘干所述针灸针的烘干部;所述输送组件使得针灸针依次穿过所述消毒部和所述烘干部。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内底端的输送外壳、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内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输送辊子以及套接在两个所述输送辊子之间的海绵带。所述海绵带外侧与所述输送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针灸针针柄的直径;当针灸针位于所述海绵带上端,且所述海绵带转动时,所述海绵带使得针灸针同步运动,同时针柄与所述输送外壳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针灸针转动。所述输送外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片;当所述海绵带带动针灸针运动至针灸针与所述海绵片相抵时,所述海绵带与所述海绵片发生变形,使得针灸针包裹在所述海绵带与所述海绵片之间。所述下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子转动的驱动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下壳体的上盖体;所述输送外壳内顶端位于所述消毒部远离所述烘干部的一端上方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落针槽;所述上盖体上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二落针槽连通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落针槽;所述上盖体上端成型有向所述第一落针槽倾斜向下的用于使针灸针滑入所述第一落针槽内的落针斜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外壳上壁设置有两个限制针灸针随所述海绵带移动的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分别为用于阻碍针灸针离开所述消毒部的第一止动部和用于阻碍针灸针离开所述烘干部的第二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上部的转动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止动转轴和滑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上部的用于限制所述止动转轴转动的止动拨块;所述止动转轴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成型有多个用于阻止针灸针通过的止动板;所述止动转轴外壁远离所述消毒部的位置成型有与所述海绵带相抵的同时与所述止动转轴同轴设置的摩擦轮。当所述止动拨块位于靠近所述止动转轴的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拨块与所述摩擦轮相抵,所述止动转轴不能转动,所述止动板阻止针灸针移动;当所述止动拨块位于远离所述止动转轴的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拨块与所述摩擦轮分离,所述止动转轴在所述海绵带的驱动下转动,针灸针从相邻的两个所述止动板之间的空隙通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内部的位于两个所述输送辊子之间的用于支撑所述海绵带的填充板;所述填充板朝向两个所述输送辊子两端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输送辊子转动连接的转动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外壳内壁成型有用于针柄滑过的第二针柄轨道;所述落针斜面上端位于所述第二针柄轨道正上方成型有用于针柄滑过的第一针柄轨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外壳上端靠近所述烘干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查看所述海绵带上端的针灸针的第二透视板;所述上盖体上位于所述第二透视板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查看所述海绵带上端的针灸针的第一透视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外壳下端靠近所述第二落针槽的位置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出针拨块;所述出针拨块上端成型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用于限制针灸针随所述海绵带移动的限位板;所述出针拨块上端位于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海绵带的一侧成型有能够推动针柄向外侧移动的推针板。当针灸针随所述海绵带运动至针柄与所述限位板相抵时,所述针灸针不再随所述海绵带运动。当所述出针拨块向外侧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推针板推动针柄,使针柄运动至所述下壳体外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内靠近所述出针拨块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针灸针向外穿出的红外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各个止动拨块均与对应的摩擦轮抵紧,各个止动转轴均不能转动。使用本产品对针灸针进行消毒时,手部握持下壳体使得上盖体位于上方,按下“消毒”按钮,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输出齿轮转动带动输送齿轮转动,使得插接柱驱动插接孔带动输送辊子转动,进而使得位于输送辊子上的海绵带移动。将多个针灸针放入到落针斜面上,使得针柄均位于第一针柄轨道内。针灸针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落针斜面向下滑动,进而依次通过第一落针槽、第二落针槽,掉落到海绵带上。转动的海绵带将带动掉落到海绵带上部的针灸针移动,使得针灸针的针头进入到消毒部内,位于消毒部内部底端和顶端的酒精棉片与针头相抵。随着海绵带的转动,针灸针在随着海绵带移动的同时,由于输送外壳与针柄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针灸针在随海绵带移动的同时在消毒部内转动。当针灸针随海绵带运动至与第一止动部的止动板相抵时,针灸针不再随海绵带继续运动,后续的针灸针运动至与前一个针灸针相抵时不再随海绵带继续移动,此时海绵带相对针灸针运动将继续使得针头在消毒部内转动。针头在酒精棉片之间转动多圈,针灸针消毒更加彻底,杀菌效果更好。第一止动部阻碍了针灸针运动,使得针灸针滞留在消毒部内进而使得消毒时间延长。当一定时间后,针灸针得到了酒精的充分消毒,接着拨动第一止动部的止动拨块使得止动拨块与对应的摩擦轮分离,此时运动的海绵带将驱动摩擦轮转动,进而使得止动板依次转动。止动板不与针灸针相抵时,针灸针依次通过止动板进而通过第一止动部进入到烘干部内。针灸针进入到烘干部内后,继续随着海绵带运动的同时针灸针在烘干部内转动,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转动的同时控制加热丝开始加热,烘干部顶端和底端的加热丝将使得针灸针被均匀烘干杀毒。随后针灸针在海绵带的驱动下运动至与第二止动部的止动板相抵。可以通过上盖体的第一透视板查看当前位于烘干部内的针灸针的数量,一定时间后,烘干部内的针灸针被完全烘干,接着拨动第二止动部的止动拨块使得止动拨块与对应的摩擦轮分离,针灸针将继续随海绵带运动至海绵带下方,随后海绵带带动针灸针运动至与限位板相抵,后续的针灸针与对应的前一个针灸针相抵,针灸针不再随海绵带运动。此时,位于输送外壳内底端的海绵片与针头相抵,海绵带与海绵片发生变形,使得针头包裹在海绵带与海绵片之间,进而保护针灸针的针头,使针灸针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下壳体内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消毒针灸针的消毒部;所述下壳体内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部靠近所述消毒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烘干所述针灸针的烘干部;所述输送组件使得针灸针依次穿过所述消毒部和所述烘干部;/n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内底端的输送外壳、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内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输送辊子以及套接在两个所述输送辊子之间的海绵带;/n所述海绵带外侧与所述输送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针灸针针柄的直径;当针灸针位于所述海绵带上端,且所述海绵带转动时,所述海绵带使得针灸针同步运动,同时针柄与所述输送外壳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针灸针转动;/n所述输送外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片;当所述海绵带带动针灸针运动至针灸针与所述海绵片相抵时,所述海绵带与所述海绵片发生变形,使得针灸针包裹在所述海绵带与所述海绵片之间;/n所述下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子转动的驱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下壳体内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消毒针灸针的消毒部;所述下壳体内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部靠近所述消毒部固定连接有用于烘干所述针灸针的烘干部;所述输送组件使得针灸针依次穿过所述消毒部和所述烘干部;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内底端的输送外壳、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内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输送辊子以及套接在两个所述输送辊子之间的海绵带;
所述海绵带外侧与所述输送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针灸针针柄的直径;当针灸针位于所述海绵带上端,且所述海绵带转动时,所述海绵带使得针灸针同步运动,同时针柄与所述输送外壳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针灸针转动;
所述输送外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片;当所述海绵带带动针灸针运动至针灸针与所述海绵片相抵时,所述海绵带与所述海绵片发生变形,使得针灸针包裹在所述海绵带与所述海绵片之间;
所述下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子转动的驱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下壳体的上盖体;所述输送外壳内顶端位于所述消毒部远离所述烘干部的一端上方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落针槽;所述上盖体上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二落针槽连通的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落针槽;所述上盖体上端成型有向所述第一落针槽倾斜向下的用于使针灸针滑入所述第一落针槽内的落针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针灸针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外壳上壁设置有两个限制针灸针随所述海绵带移动的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分别为用于阻碍针灸针离开所述消毒部的第一止动部和用于阻碍针灸针离开所述烘干部的第二止动部;
所述止动部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上部的转动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止动转轴和滑动连接在所述输送外壳上部的用于限制所述止动转轴转动的止动拨块;所述止动转轴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成型有多个用于阻止针灸针通过的止动板;所述止动转轴外壁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培春
申请(专利权)人:程培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