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14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其中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设置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S2,将内胆预热至目标温度;S3,对内胆进行持续加湿,采集实时氧浓度,当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S4,判断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当完全蒸发时,进入S5;S5,根据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并在冷凝水完全蒸发后判断是否加湿,有效解决了由于冷凝水导致的内胆湿度偏高过冲以及湿度控制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氧浓度检测组件设置在中层板上,使氧浓度检测组件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烹饪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食物烹饪的口感与食材、烹饪的环境有关,而烹饪环境主要包括温度和湿度等,在保持温度合适的情况下,环境湿度对烹饪口感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湿度过大,蒸制的食物水分过多会显得食材湿哒哒,蒸汽烤的食物过湿,没有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湿度过小,蒸制的食物难以蒸熟,蒸汽烤的食物会变得太干等,因此需要合适的烹饪湿度才能得到最好的口感。目前蒸汽烹饪装置中有使用氧传感器进行湿度检测,但是氧传感器多是从内胆内部进行定位安装,安装过程不方便,且位于内胆内部的安装零件在高温、高湿和油烟环境中易导致老化,但是维修困难。而且,在加湿过程中经常会有冷凝水滴落在内胆底部,随着湿度达到设定值停止加湿后,经常因为内胆底部的冷凝水被加热管加热蒸发导致内胆的湿度持续偏高过冲,从而导致湿度控制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湿度控制方法,通过在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并在冷凝水完全蒸发后根据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加湿,有效解决了由于冷凝水导致的内胆湿度偏高过冲以及湿度控制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装置,该装置采用上述湿度控制方法,且通过将氧浓度检测组件可拆卸设置在中层板上,仅将顶部伸入内胆,实现了氧浓度检测组件在内胆外部的安装,拆装方便,且湿度控制准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度控制方法,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设置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目标温度;S3,对所述内胆进行持续加湿,并采集其内部的实时氧浓度,当所述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其中,所述防过冲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预热过程产生的冷凝水获得;S4,判断所述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当判断为完全蒸发时,进入S5;S5,采集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加湿;其中,所述目标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优选地,所述S5中所述目标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具体为:步骤1、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湿度控制区间;步骤2、计算湿度控制区间对应的氧浓度范围值;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氧浓度范围值与目标湿度对应的氧浓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步骤4、根据所述步骤3得到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与所述目标湿度对应的氧浓度a目标得到目标氧浓度。优选地,所述湿度控制区间为目标湿度±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优选地,当烹饪模式为蒸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3~5%;当烹饪模式为蒸汽烤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1~2%。优选地,所述目标氧浓度为a目标±a可控。优选地,所述根据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加湿,具体为:S5.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如果是,则进行加湿;反之,则不进行加湿,并进入S5.2;S5.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如果是,则进行加湿;反之,则不进行加湿;其中,所述加湿通过启动蒸汽发生组件向所述内胆内输入蒸汽实现。优选地,所述S4中判断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具体为:采集实时氧浓度,根据实时氧浓度的降低速率判断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优选地,所述根据实时氧浓度的降低速率判断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具体为:判断实时氧浓度的降低速率是否小于0.01%/s;如果是,则冷凝水完全蒸发;反之,则继续采集判断。优选地,所述S3中所述防过冲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预热过程产生的冷凝水获得,具体为:所述防过冲氧浓度为目标湿度对应的氧浓度a目标+停止加湿时冷凝水完全蒸发时氧气浓度的降低量ax;其中,所述ax通过实验获得。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蒸汽烹饪装置,采用上述湿度控制方法,包括壳体、内胆、中层板和氧浓度检测组件,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层板位于所述内胆上方,所述氧浓度检测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中层板上,且所述氧浓度检测组件的顶部伸入所述内胆内。优选地,所述氧浓度检测组件与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氧浓度检测组件上,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内胆外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氧浓度检测组件和所述中层板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氧浓度检测组件上的连接板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固定螺钉,所述中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钉一一对应、相互配合的开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并在冷凝水完全蒸发后根据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加湿,避免了冷凝水蒸发对湿度控制的影响,保证了湿度控制的精准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目标氧浓度,保证了湿度检测的准确性,有效解决了由于冷凝水导致的内胆湿度偏高过冲以及湿度控制不准确的问题;而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氧浓度检测组件可拆卸设置在中层板上,仅将顶部伸入内胆,实现了氧浓度检测组件在内胆外部的安装,拆装方便,解决了氧浓度检测组件拆装以及维修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中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中具体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爆炸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中氧浓度检测组件与连接件的装配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剖面图。图中:1、壳体;2、内胆;3、中层板;31、开孔;4、氧浓度检测组件;5、密封件;6、连接件;61、连接板;62、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控制方法,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设置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目标温度;S3,对所述内胆进行持续加湿,并采集其内部的实时氧浓度,当所述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其中,所述防过冲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预热过程产生的冷凝水获得;S4,判断所述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当判断为完全蒸发时,进入S5;S5,采集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度控制方法,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设置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n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目标温度;/nS3,对所述内胆进行持续加湿,并采集其内部的实时氧浓度,当所述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n其中,所述防过冲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预热过程产生的冷凝水获得;/nS4,判断所述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当判断为完全蒸发时,进入S5;/nS5,采集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n其中,所述目标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度控制方法,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设置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
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目标温度;
S3,对所述内胆进行持续加湿,并采集其内部的实时氧浓度,当所述实时氧浓度首次达到防过冲氧浓度时停止加湿;
其中,所述防过冲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预热过程产生的冷凝水获得;
S4,判断所述冷凝水是否完全蒸发,当判断为完全蒸发时,进入S5;
S5,采集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
其中,所述目标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述目标氧浓度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具体为:
步骤1、根据目标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湿度控制区间;
步骤2、计算湿度控制区间对应的氧浓度范围值;
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氧浓度范围值与目标湿度对应的氧浓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
步骤4、根据所述步骤3得到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与所述目标湿度对应的氧浓度a目标得到目标氧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控制区间为目标湿度±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烹饪模式为蒸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3~5%;当烹饪模式为蒸汽烤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氧浓度为a目标±a可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时氧浓度与目标氧浓度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加湿,具体为:
S5.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
如果是,则进行加湿;
反之,则不进行加湿,并进入S5.2;
S5.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胜涛麦伟添陈权明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