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09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选择个头大、无病灶、建壮的雌鱼进行催产,将雌鱼放入孵化繁殖池内,待雌鱼产出鱼卵后将其捞出,选择活跃雄壮的雄鱼精液挤于产卵鱼巢上的鱼卵上;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合理提供高背鲤鱼孵化繁殖所需适宜环境条件,孵化繁殖的高背鲤鱼存活得到极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鲤鱼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肉食品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由于日常肉食品如猪肉、牛肉、羊肉等脂肪含量较高,鱼类肉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年来,人们鱼类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鲤鱼又是聚集经济性、营养价值性等优点,人们对其需求量也逐渐增大。鲤鱼又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其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高背鲤鱼是鲤鱼的一种,由于其背部较高而得名,其肉质比普通的鲤鱼更为鲜嫩,其营养元素十分丰富,含有含蛋白质、脂肪、胱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肌酸、烟酸、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铁等,营养价值颇高。高背鲤鱼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优点。由于人们对高背鲤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背鲤鱼的养殖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在高背鲤鱼的养殖过程中,其孵化繁殖是较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目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较为随意,没有提供高背鲤鱼孵化繁殖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得高背鲤鱼孵化繁殖存活率较低,影响了高背鲤鱼的后续正常养殖工作。并且,孵化繁殖的高背鲤鱼即使存活下来,其后续生长得不到良好的发育,即孵化繁殖的高背鲤鱼质量较差,养殖的高背鲤鱼营养价值较低,达不到养殖高背鲤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理提供高背鲤鱼孵化繁殖所需环境条件,孵化繁殖的高背鲤鱼存活率高,提高高背鲤鱼孵化繁殖质量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2~3米,孵化繁殖池宽2~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1.8~2.5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5~1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3~0.6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70~80厘米,水温调节为18~22℃,通过增氧机增氧;(4)选择个头大、无病灶、建壮的雌鱼进行催产,催产剂选用DOM+LRH-A2,注射方法是将针头朝鱼胸鳍内侧向前并和鱼体表面成45~60度角插入体腔,徐徐注入药液,将雌鱼放入孵化繁殖池内,待雌鱼产出鱼卵后将其捞出,将孵化繁殖池水位调整露出产卵鱼巢,选择活跃雄壮的雄鱼精液挤于产卵鱼巢上的鱼卵上,用手均匀搅动使卵全部受精;(5)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45~55厘米,水温调节为23~26℃,通过增氧机增氧,天晴打开大棚让孵化繁殖池接受阳光,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3米,孵化繁殖池宽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2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6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5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3)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比例为3:2:2:10。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80厘米,水温调节为22℃,通过增氧机增氧。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5)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50厘米,水温调节为25℃,通过增氧机增氧,天晴打开大棚让孵化繁殖池接受阳光,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5)流动液料原料为艾草液、玉米粉、大豆粉、酸奶、鸡蛋液。进一步,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的步骤(5)流动液料原料按重量份为艾草液80~100份、玉米粉15~18份、大豆粉12~16份、鸡蛋液10~12份、酸奶6~10份。通过该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较好的结合高背鲤鱼生活习性,从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特点出发,合理提供高背鲤鱼孵化繁殖所需适宜环境条件,孵化繁殖的高背鲤鱼存活得到极大的提高,满足了高背鲤鱼正常养殖的需求。并且,孵化繁殖的高背鲤鱼质量较高,后续生长发育良好,后续养殖的高背鲤鱼营养价值高,提高了高背鲤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2~3米,孵化繁殖池宽2~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1.8~2.5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5~1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3~0.6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70~80厘米,水温调节为18~22℃,通过增氧机增氧;(4)选择个头大、无病灶、建壮的雌鱼进行催产,催产剂选用DOM+LRH-A2,注射方法是将针头朝鱼胸鳍内侧向前并和鱼体表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2~3米,孵化繁殖池宽2~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1.8~2.5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n(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5~1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3~0.6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n(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70~80厘米,水温调节为18~22℃,通过增氧机增氧;/n(4)选择个头大、无病灶、建壮的雌鱼进行催产,催产剂选用DOM+LRH-A2,注射方法是将针头朝鱼胸鳍内侧向前并和鱼体表面成45~60度角插入体腔,徐徐注入药液,将雌鱼放入孵化繁殖池内,待雌鱼产出鱼卵后将其捞出,将孵化繁殖池水位调整露出产卵鱼巢,选择活跃雄壮的雄鱼精液挤于产卵鱼巢上的鱼卵上,用手均匀搅动使卵全部受精;/n(5)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45~55厘米,水温调节为23~26℃,通过增氧机增氧,天晴打开大棚让孵化繁殖池接受阳光,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2~3米,孵化繁殖池宽2~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1.8~2.5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
(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5~1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3~0.6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
(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70~80厘米,水温调节为18~22℃,通过增氧机增氧;
(4)选择个头大、无病灶、建壮的雌鱼进行催产,催产剂选用DOM+LRH-A2,注射方法是将针头朝鱼胸鳍内侧向前并和鱼体表面成45~60度角插入体腔,徐徐注入药液,将雌鱼放入孵化繁殖池内,待雌鱼产出鱼卵后将其捞出,将孵化繁殖池水位调整露出产卵鱼巢,选择活跃雄壮的雄鱼精液挤于产卵鱼巢上的鱼卵上,用手均匀搅动使卵全部受精;
(5)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45~55厘米,水温调节为23~26℃,通过增氧机增氧,天晴打开大棚让孵化繁殖池接受阳光,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3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荣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裕和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