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3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0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传感器单元、板对板连接器BTB、第一偏压电路和第二偏压电路;其中,显示单元的电路供电电压(Volt Current Condenser,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并联后连接至BTB,再经过第一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显示单元的输入输出口供电电压(Input Output Volt Current Condenser,IO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并联后连接至BTB,再经过第二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相同电压的并联支路只需要经过一个偏压电路即可实现对电压的调整,从而减少了电路中多余的线路和偏压电路,因此降低了电路的功耗,节省了电路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相关技术中,以智能手表为例,其续航能力直接影响了设备的质量。目前,智能手表的屏幕组件通常包含:显示单元、触控部分和环境光传感器,在常规使用过程中,这三部分各自分别走线到主板对板连接器(BoardtoBoard,BTB)上,然后再与驱动主板和电池连接,实现主板对各个器件的驱动和供电功能。由于各个组件电源部分和信号部分电压需求不同,因此各组件连接到电池之前每一部分的支路需要分别经过不同的偏压电路来调节电压。这样,增加了电路的功耗,提升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现有电子产品电路功耗大、设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传感器单元、BTB、第一偏压电路和第二偏压电路;其中,显示单元的电路供电电压(VoltCurrentCondenser,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并联后连接至BTB,再经过第一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显示单元的输入输出口供电电压(InputOutputVoltCurrentCondenser,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并联后连接至BTB,再经过第二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由于显示单元的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的需求电压相同,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所需求电压相同,因此将需求电压相同的支路并联在一起连接至BTB,相同电压的并联支路只需要经过一个偏压电路即可实现对电压的调整,无需每一条电路的输入端都经过一个偏压电路,减少了电路中多余的线路和偏压电路,因此降低了电路的功耗,节省了电路的成本。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对地稳压单元。显示单元的VCC走线、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中分别设置有对地稳压单元。由于显示单元、触控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等不同器件采用同一电源线供电,各器件性能不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各器件供电线的输入端并联对地稳压单元,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稳压放电单元。显示单元的VCC走线、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中分别设置有稳压放电单元。稳压放电单元用于平衡各器件的电压,防止断电时电压突变对器件的损坏,正常工作时候,各稳压放电单元与电源线端连接点电压保持与电源线一致,而稳压放电单元另一端保持与地接触,电压为0,当断电后稳压放电单元电压不会突变,会在断电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放电将电荷释放掉,从而保护器件,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降低了成本。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保护单元。显示单元的VCC走线、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中分别设置有保护单元。由于显示单元的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连接在一起,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也连接在一起,当器件下电后,虽然电源不再供电,但是各个器件之间还剩余电流,因此会在各器件之间形成回路,影响器件的性能,为了防止下电时刻器件之间剩余电流形成回路影响器件的性能,在各电源线的输入端增加一保护单元,此保护单元在正常工作时不影响电路,在断电时阻断反向电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寿命。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其中,显示单元的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并联在FPC上。FPC可靠性好、重量轻、尺寸小,因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另外,上述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也并联在FPC上。可选的,上述对地稳压单元包括电容。显示单元的VCC走线、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分别并联一个电容。电容具有良好的储能和放能的能力,作为稳压单元,可以提升电路的稳定性。可选的,上述稳压放电单元包括电阻电容(Resistancevoltage,RC)串联电路。显示单元的VCC走线、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分别并联一个RC串联电路。这里,RC串联电路运用电容和电压的性质,可以计算出稳压放电单元放电完成的时间,精准的实现对电路稳定性的控制。可选的,上述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显示单元的VCC走线、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分别串联一个二极管。多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至BTB,二极管具有单向单通的性质,因此在电路中串联二极管,可以防止反向电流造成的回路对器件本身的影响,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延长了电子设备的寿命,节约了成本。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压电路和所述第二偏压电路均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regulator,LDO)芯片,进一步地提高了电路的稳压能力,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性能。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单元。电源单元提供电源,通过电子设备本身提供电源,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通用性和便携性,提高了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将显示单元的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并联后连接至BTB,再经过第一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并联后连接至BTB,再经过第二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由于显示单元的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VCC走线的需求电压相同,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和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所需求电压相同,因此将需求电压相同的支路并联在一起连接至BTB,相同电压的并联支路只需要经过一个偏压电路即可实现对电压的调整,无需每一条电路的输入端都经过一个偏压电路,减少了电路中多余的线路和偏压电路,因此降低了电路的功耗,节省了电路的成本。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系统框架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传感器单元、板对板连接器BTB、第一偏压电路和第二偏压电路;/n其中,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路供电电压VCC走线和所述触控单元的VCC走线并联后连接至所述BTB,再经过所述第一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n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输出口供电电压IO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并联后连接至所述BTB,再经过所述第二偏压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触控单元、传感器单元、板对板连接器BTB、第一偏压电路和第二偏压电路;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的电路供电电压VCC走线和所述触控单元的VCC走线并联后连接至所述BTB,再经过所述第一偏压电路连接至电源;
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输出口供电电压IO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并联后连接至所述BTB,再经过所述第二偏压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对地稳压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的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所述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中分别设置有所述对地稳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稳压放电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的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所述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中分别设置有所述稳压放电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保护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的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VCC走线、所述显示单元的IOVCC走线、所述触控单元的IOVCC走线和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线中分别设置有所述保护单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