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75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包括模块组合底板、通用L型支架、滚筒固定板、挡条固定板、铝型材端盖、输送带、挡条铝型材、无动力短滚筒、驱动电机安装板、滚筒调节板、无动力长滚筒、动力滚筒、骨架铝型材、驱动电机和长腰孔,所述模块组合底板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件通用L型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具有体积小,灵活组装搭配,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供实验人员在所述装置上完成各种实验实训,由驱动电机装配动力滚筒,利用新设计的胀紧调节结构,配合无动力滚筒和橡胶输送带组装成型,输送带实训装置可根据实验需要,调整所需的输送带的长度和驱动设备,可在输送带传送区域设置各种传感器和机械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送带教学实训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高校的教学从注重规模逐渐过渡到重视内涵的建设上来。各地中高职院校及部分本科院校都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动力,建设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是将对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实验室配套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也将加速更新换代,传统的该类输送带模型属于非模块化的设计,功能性比较单一。实验安装要求比较高,尤其对皮带安装时的胀紧,多为不可调节,皮带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松动,影响教学实验效果;非模块化设计,使得输送带实训教学不能与其他实验实训灵活搭配,功能单一,渐渐满足不了现代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教学要求。因此,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以解决现有实训装置安装要求比较高,尤其对皮带安装时的胀紧,多为不可调节,皮带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松动,影响教学实验效果的问题。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包括模块组合底板、通用L型支架、滚筒固定板、挡条固定板、铝型材端盖、输送带、挡条铝型材、无动力短滚筒、驱动电机安装板、滚筒调节板、无动力长滚筒、动力滚筒、骨架铝型材、驱动电机和长腰孔,所述模块组合底板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件通用L型支架,所述通用L型支架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的侧边端部;所述通用L型支架另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的另一侧边尾部;所述骨架铝型材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所述挡条铝型材通过挡条固定板固定在骨架铝型材的滚筒固定板上;所述挡条铝型材两端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有铝型材端盖;所述骨架铝型材四侧边端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所述无动力短滚筒与滚筒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骨架铝型材的两端,对称布置;所述骨架铝型材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设置有两根无动力短滚筒,所述输送带设置在骨架铝型材中央位置处,所述输送带前端和后端通过两根无动力短滚筒支撑,所述输送带底部中央位置处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板的两件无动力长滚筒支撑;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和滚筒调节板表面均设置有对称的长腰孔,所述无动力长滚筒通过滚筒轴在长腰孔内部自由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前端设置有动力滚筒。所述模块组合底板包括走线孔,走线槽,走线固定条,电机控制器,正反转开关,启停开关和指示灯,所述模块组合底板正面的靠近弧边处设置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为贯穿孔,所述模块组合底板反面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走线固定条;所述模块组合底板上设置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另一端通过走线孔走线;所述电机控制器设置有正反转开关,所述电机控制器中央位置处设置启停开关。所述挡条铝型材上设置首端和尾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挡条固定板上设置有孔一,所述滚筒固定板上设置有孔二,螺钉穿过孔一、孔二与螺纹孔连接。所述无动力短滚筒的轴端被挡条固定板固定,用于防止无动力短滚筒的位置横向偏移。所述挡条固定板共设置有件。所述无动力长滚筒包括滚筒轴和法兰螺母,所述滚筒轴两端设计有螺纹,且所述滚筒轴通过法兰螺母进行定位,所说输送带通过有规律的缠绕无动力短滚筒和无动力长滚筒、动力滚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装置具有模块化的设计,新颖的结构,体积小,可灵活组装搭配,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供实验人员在所述装置上完成各种实验实训。新型输送带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功能实训独立,即可单独实验教学,也可以与其他模块组合搭配,完成复杂实验教学。2.输送带底板采用工业铝型材组合成固定的模块尺寸,输送带主体采用精加工零件和钣金折弯件组合装配,由驱动电机装配动力滚筒,利用新设计的胀紧调节结构,配合无动力滚筒和橡胶输送带组装成型;所述输送带实训装置可根据实验需要,调整所需的输送带的长度和驱动设备,可在输送带传送区域设置各种传感器和机械机构,完操各种不同功能实验教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块组合底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模块组合底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无动力长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块组合底板、101-走线孔,102-走线槽,103-走线固定条,104-电机控制器,105-正反转开关,106-启停开关,107-指示灯,2-通用L型支架,3-滚筒固定板,4-挡条固定板,5-铝型材端盖,6-输送带,7-挡条铝型材,8-无动力短滚筒,9-驱动电机安装板,10-滚筒调节板,11-无动力长滚筒,111-滚筒轴,112-法兰螺母,12-动力滚筒,13-骨架铝型材,14-驱动电机,15-长腰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包括模块组合底板1、通用L型支架2、滚筒固定板3、挡条固定板4、铝型材端盖5、输送带6、挡条铝型材7、无动力短滚筒8、驱动电机安装板9、滚筒调节板10、无动力长滚筒11、动力滚筒12、骨架铝型材13、驱动电机14和长腰孔15,所述模块组合底板1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件通用L型支架2,所述通用L型支架2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侧边端部;所述通用L型支架2另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另一侧边尾部;所述骨架铝型材13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3,所述挡条铝型材7通过挡条固定板4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滚筒固定板3上;所述挡条铝型材7两端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有铝型材端盖5;所述骨架铝型材13四侧边端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3,所述无动力短滚筒8与滚筒固定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两端,对称布置;所述骨架铝型材13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设置有两根无动力短滚筒8,所述输送带6设置在骨架铝型材13中央位置处,所述输送带6前端和后端通过两根无动力短滚筒8支撑,所述输送带6底部中央位置处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板9的两件无动力长滚筒11支撑;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9和滚筒调节板10表面均设置有对称的长腰孔,所述无动力长滚筒11通过滚筒轴在长腰孔15内部自由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9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前端设置有动力滚筒12。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输送带教学实训装置,所述装置具有模块化的设计,新颖的结构,体积小,可灵活组装搭配,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供实验人员在所述装置上完成各种实验实训。新型输送带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功能实训独立,即可单独实验教学,也可以与其他模块组合搭配,完成复杂实验教学;输送带底板采用工业铝型材组合成固定的模块尺寸,输送带主体采用精加工零件和钣金折弯件组合装配,由驱动电机装配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组合底板(1)、通用L型支架(2)、滚筒固定板(3)、挡条固定板(4)、铝型材端盖(5)、输送带(6)、挡条铝型材(7)、无动力短滚筒(8)、驱动电机安装板(9)、滚筒调节板(10)、无动力长滚筒(11)、动力滚筒(12)、骨架铝型材(13)、驱动电机(14)和长腰孔(15),所述模块组合底板(1)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件通用L型支架(2),所述通用L型支架(2)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侧边端部;所述通用L型支架(2)另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另一侧边尾部;所述骨架铝型材(13)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3),所述挡条铝型材(7)通过挡条固定板(4)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滚筒固定板(3)上;所述挡条铝型材(7)两端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有铝型材端盖(5);所述骨架铝型材(13)四侧边端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3),所述无动力短滚筒(8)与滚筒固定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两端,对称布置;所述骨架铝型材(13)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设置有两根无动力短滚筒(8),所述输送带(6)设置在骨架铝型材(13)中央位置处,所述输送带(6)前端和后端通过两根无动力短滚筒(8)支撑,所述输送带(6)底部中央位置处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板(9)的两件无动力长滚筒(11)支撑;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9)和滚筒调节板(10)表面均设置有对称的长腰孔,所述无动力长滚筒(11)通过滚筒轴在长腰孔(15)内部自由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9)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前端设置有动力滚筒(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组合底板(1)、通用L型支架(2)、滚筒固定板(3)、挡条固定板(4)、铝型材端盖(5)、输送带(6)、挡条铝型材(7)、无动力短滚筒(8)、驱动电机安装板(9)、滚筒调节板(10)、无动力长滚筒(11)、动力滚筒(12)、骨架铝型材(13)、驱动电机(14)和长腰孔(15),所述模块组合底板(1)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件通用L型支架(2),所述通用L型支架(2)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侧边端部;所述通用L型支架(2)另一件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另一侧边尾部;所述骨架铝型材(13)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3),所述挡条铝型材(7)通过挡条固定板(4)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滚筒固定板(3)上;所述挡条铝型材(7)两端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有铝型材端盖(5);所述骨架铝型材(13)四侧边端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滚筒固定板(3),所述无动力短滚筒(8)与滚筒固定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骨架铝型材(13)的两端,对称布置;所述骨架铝型材(13)两侧边首部和尾部均设置有两根无动力短滚筒(8),所述输送带(6)设置在骨架铝型材(13)中央位置处,所述输送带(6)前端和后端通过两根无动力短滚筒(8)支撑,所述输送带(6)底部中央位置处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板(9)的两件无动力长滚筒(11)支撑;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9)和滚筒调节板(10)表面均设置有对称的长腰孔,所述无动力长滚筒(11)通过滚筒轴在长腰孔(15)内部自由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9)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前端设置有动力滚筒(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教学输送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钦召王延军胡延峰毕立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技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