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72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包括:路口、控制盒、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立柱设置在路口的左右两侧,且立柱与路口通过浇筑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盒设置在立柱的上侧,且控制盒与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控制盒内的左侧,且红外线探测器与控制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设置在路口的中间,且照明灯与路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警示灯设置在路口的中间,且警示灯与路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预警效果好,双重触发以及环保耐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口警示设备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有大量的省道、国道、快速主干道与乡、村道路的交叉路口,由于主干道路面条件好,车流量大且车速较快,而乡村道路车辆及行人稀少,为减少对主干道车流量的影响,此类路口一般不设置交通信号灯。但是驾驶员或行人往往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未仔细观察路面情况即强行穿越交叉路口,尤其在阴天或者夜晚的情况下,主干道高速行驶的车辆对路面突然出现的车辆或行人,往往因避让不及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驾驶员或行人往往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未仔细观察路面情况即强行穿越交叉路口,尤其在阴天或者夜晚的情况下,主干道高速行驶的车辆对路面突然出现的车辆或行人,往往因避让不及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包括:路口、立柱、控制盒、红外线探测器、光控开关、紧急按钮、顶盖、太阳能光伏板、照明灯、警示灯;所述立柱设置在路口的左右两侧,且立柱与路口通过浇筑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盒设置在立柱的上侧,且控制盒与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控制盒内的左侧,且红外线探测器与控制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光控开关设置在控制盒的前侧,且光控开关与控制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紧急按钮设置在控制盒的右侧,且紧急按钮与控制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设置在控制盒的上侧,且顶盖与控制盒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设置在顶盖的上侧,且太阳能光伏板与顶盖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设置在路口的中间,且照明灯与路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警示灯设置在路口的中间,且警示灯与路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盒为圆柱状的盒体结构,且控制盒下侧的中间设有一处圆形的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照明灯的灯光为白色,且照明灯呈之字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警示灯的灯光为红色,且警示灯呈之字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路口的中间设置照明灯,利用其与光控开关的配合,可以在环境相对较暗时对路口进行辅助照明,以提示主干道驾驶员减速慢行,同时通过在路口设置警示灯,利用其与红外线探测器的配合可以在路口处有行人或者驾驶员时对主干道的驾驶员进行警示,从而使该装置起到预警效果好的作用。2、本技术通过在控制盒的右侧设置紧急按钮,如若红外线探测器出现故障,可以按动紧急按钮来开启警示灯,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双重触发的作用。3、本技术通过在控制盒的上侧设置顶盖,可以对装置进行遮风挡雨,同时通过在顶盖的上侧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可以节约能源,从而使该装置起到环保耐用的作用。4、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预警效果好,双重触发以及环保耐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上侧结构示意图。图中:路口1、立柱2、控制盒3、红外线探测器4、光控开关5、紧急按钮6、顶盖7、太阳能光伏板8、照明灯9、警示灯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包括:路口1、立柱2、控制盒3、红外线探测器4、光控开关5、紧急按钮6、顶盖7、太阳能光伏板8、照明灯9、警示灯10;立柱2设置在路口1的左右两侧,且立柱2与路口1通过浇筑方式相连接;控制盒3设置在立柱2的上侧,且控制盒3与立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红外线探测器4设置在控制盒3内的左侧,且红外线探测器4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光控开关5设置在控制盒3的前侧,且光控开关5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紧急按钮6设置在控制盒3的右侧,且紧急按钮6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顶盖7设置在控制盒3的上侧,且顶盖7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太阳能光伏板8设置在顶盖7的上侧,且太阳能光伏板8与顶盖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照明灯9设置在路口1的中间,且照明灯9与路口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警示灯10设置在路口1的中间,且警示灯10与路口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具体的,控制盒3为圆柱状的盒体结构,且控制盒3下侧的中间设有一处圆形的通孔。具体的,照明灯9的灯光为白色,且照明灯9呈之字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处。具体的,警示灯10的灯光为红色,且警示灯10呈之字形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处,如图1所示,警示灯10和照明灯9呈交替方式进行排列。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将该装置按照图1所示结构进行布置,然后使用导线将照明灯9和光控开关5相连接后,与外部的电源装置相连接,再使用导线将警示灯10分别与紧急按钮6和红外线探测器4及其控制开关相连接后,再分别与外部的电源装置相连接,最后将太阳能光伏板8通过蓄电系统与外部的电源装置相连接即可进行使用,在路口1中间设置的照明灯9和警示灯10可以对路口进行照明以及在出现行人时进行警示,然而在红外线探测器4出现故障时,行人可以按动紧急按钮6启动警示灯10对主干道司机进行警示,从而使该装置具备预警效果好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双重触发的效果,大大提高其实用价值。综上所述:该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通过在路口的中间设置照明灯,利用其与光控开关的配合,可以在环境相对较暗时对路口进行辅助照明,以提示主干道驾驶员减速慢行,同时通过在路口设置警示灯,利用其与红外线探测器的配合可以在路口处有行人或者驾驶员时对主干道的驾驶员进行警示,从而使该装置起到预警效果好的作用;通过在控制盒的右侧设置紧急按钮,如若红外线探测器出现故障,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包括:路口(1)、立柱(2)、控制盒(3)、红外线探测器(4)、光控开关(5)、紧急按钮(6)、顶盖(7)、太阳能光伏板(8)、照明灯(9)、警示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设置在路口(1)的左右两侧,且立柱(2)与路口(1)通过浇筑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盒(3)设置在立柱(2)的上侧,且控制盒(3)与立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4)设置在控制盒(3)内的左侧,且红外线探测器(4)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光控开关(5)设置在控制盒(3)的前侧,且光控开关(5)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紧急按钮(6)设置在控制盒(3)的右侧,且紧急按钮(6)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7)设置在控制盒(3)的上侧,且顶盖(7)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8)设置在顶盖(7)的上侧,且太阳能光伏板(8)与顶盖(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9)设置在路口(1)的中间,且照明灯(9)与路口(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警示灯(10)设置在路口(1)的中间,且警示灯(10)与路口(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口安全预警装置,包括:路口(1)、立柱(2)、控制盒(3)、红外线探测器(4)、光控开关(5)、紧急按钮(6)、顶盖(7)、太阳能光伏板(8)、照明灯(9)、警示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设置在路口(1)的左右两侧,且立柱(2)与路口(1)通过浇筑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盒(3)设置在立柱(2)的上侧,且控制盒(3)与立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4)设置在控制盒(3)内的左侧,且红外线探测器(4)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光控开关(5)设置在控制盒(3)的前侧,且光控开关(5)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紧急按钮(6)设置在控制盒(3)的右侧,且紧急按钮(6)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7)设置在控制盒(3)的上侧,且顶盖(7)与控制盒(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陈金支何忠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昺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