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39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下表面加热单元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设置循环供风机在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形成热风循环,与第三下加热管的热辐射共同作用,提高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果;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同时利用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在不增加加热管的前提下提高干燥效果,降低设备能耗;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两面加热单元、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和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对待干燥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保证待干燥产品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本技术涉及陶瓷制品干燥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技术介绍
陶瓷制品干燥器用于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内部水分的干燥,而一般的瓷制品干燥器都是通过加热管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的,而为了提高干燥效果,一般都会通过增加加热管来实现,但加热管需要连接电源,过多的加热管会增加能耗,增加设备使用成本。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旨在解决现有陶瓷制品干燥器通过增加加热管数量来提高干燥效果,增加设备能耗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旨在解决现有陶瓷制品干燥器通过增加加热管数量来提高干燥效果,增加设备能耗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包括:多个辊棒,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所述第二下加热管设置在辊棒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外接电源;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所述第三下加热管设置在辊棒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辊棒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再,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底板,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的下方,第二底板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下加热中框,第二下加热管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二下加热中框内。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第二底板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打开装置铰接,第二底板打开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非加热中框和设置在第一非加热中框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非加热中框位于辊棒的上方。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循环供风机设置在辊棒的上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下部连通;或者循环供风机设置在第三下加热管的下方,循环风管一端与循环供风机连接,循环风管另一端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的上部连通。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第三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三底板,第三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的下方,第三底板位于第三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三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三下加热中框,第三下加热管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三下加热中框内。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所述第三底板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三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底板打开装置铰接,第三底板打开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下表面加热单元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设置循环供风机在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形成热风循环,与第三下加热管的热辐射共同作用,提高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果;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同时利用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对待干燥产品进行重复循环连续干燥处理,可以在不增加加热管的前提下提高干燥效果,降低设备能耗;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两面加热单元、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和多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对待干燥产品进行烘干处理,保证待干燥产品的后续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11,辊棒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1上。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传动,所述辊棒1采用斜齿轮辊棒,动力装置与辊棒1端部的斜齿轮传动连接,驱动辊棒1转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输送。其中,可以将每个辊棒1均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数量与辊棒1数量一致的传动斜齿轮,每个传动斜齿轮与辊棒1端部的斜齿轮啮合,在动力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的同时,传动斜齿轮随之转动,辊棒1端部的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辊棒1转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输送。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底板43,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二底板43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n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n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n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
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
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11),辊棒(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底板(43),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二底板(43)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下加热中框(42),第二下加热管(4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二下加热中框(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