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本技术涉及陶瓷制品干燥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
技术介绍
陶瓷制品干燥器用于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内部水分的干燥,而一般的瓷制品干燥器都是通过加热管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的,而为了提高干燥效果,一般都会通过增加加热管来实现,但加热管需要连接电源,过多的加热管会增加能耗,增加设备使用成本。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旨在解决现有陶瓷制品干燥器通过增加加热管数量来提高干燥效果,增加设备能耗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旨在解决现有陶瓷制品干燥器通过增加加热管数量来提高干燥效果,增加设备能耗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中,包括:多个辊棒,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所述第二下加热管设置在辊棒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外接电源;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所述第三下加热管设置在辊棒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所述下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n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n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n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辊棒(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至少一个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二下加热管(41),所述第二下加热管(4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二下加热管(41)外接电源;
至少一个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三下加热管(51),所述第三下加热管(51)设置在辊棒(1)的下方,第三下加热管(51)外接电源;还包括热风内循环结构,所述热风内循环结构包括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循环供风机(57)和循环风管连接,所述循环供风机(57)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循环风管与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内部连通;
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和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待干燥产品放置在辊棒(1)上不断输送,待干燥产品进入下表面加热单元,同时对待干燥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待干燥产品进入高温内循环风机干燥单元,通过热辐射和热风内循环共同作用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机架(11),辊棒(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多个下表面加热单元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对待干燥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辐射和对流内循环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加热单元包括第二下加热结构和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底板(43),第二下加热结构位于辊棒(1)的下方,第二底板(43)位于第二下加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下加热中框(42),第二下加热管(4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第二下加热中框(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