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外壳、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所述外壳设有连通所述压机舱内外的散热窗和自所述散热窗周围向内翻折而成的翻边。所述机舱隔板为L型折板,并且所述机舱隔板边缘搭接在所述翻边上。所述翻边和机舱隔板边缘形成有相互扣持定位的扣持结构和扣持孔,以对所述机舱隔板和外壳形成相互定位,快速实现机舱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藏冷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制冷装置压机舱结构作为制冷装置整个机舱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构成整个机舱的支架,压机舱结构由连接箱体外壳、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组成,机舱各结构的组装必须满足高强度、高效率、高精度的要求,才能对整个制冷装置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目前市场上用于制冷装置的机舱隔板结构,大部分是通过点焊组装在箱壳上,然而通过点焊组装的机舱隔板普遍存在装配精度差、组装工艺复杂的问题,整个机舱的结构和强度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点焊组装的机舱隔板还降低了现场组装的生产效率,使整个制冷装置的市场竞争力下降。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精准安装压机舱的制冷装置。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外壳、用以承载压缩机的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所述外壳与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之间形成压机舱,所述外壳设有连通所述压机舱内外的散热窗和自所述散热窗周围向内翻折而成的翻边;所述机舱隔板为L型折板,并且所述机舱隔板边缘搭接在所述翻边上;所述翻边和机舱隔板边缘形成有相互扣持定位的扣持结构和扣持孔,以对所述机舱隔板和外壳形成相互定位。优选地,所述外壳在相邻压机舱的两个侧壁面上形成有所述散热窗,所述机舱隔板具有与压机底板相对设置的上隔板和设置在所述压机底板和所述上隔板之间的侧隔板,所述翻边具有支撑在所述上隔板相邻的两个侧边缘的上翻边和支撑在所述侧隔板其中一侧边缘的侧翻边。优选地,所述扣持结构和扣持孔设置在所述上隔板的所述两个侧边缘和两个上翻边之间。优选地,所述扣持结构为设置于两个所述上翻边上的扣持片,所述扣持片具有扣持部和连接在所述扣持部和上翻边的折弯部,所述上隔板侧边缘形成所述扣持孔,所述扣持部自上隔板一侧穿过所述扣持孔后、经折弯所述折弯部而使扣持部扣持在上隔板侧边缘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扣持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部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于压机舱边角处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贴合设置在外壳朝向压机舱的边角处的第一加强铁。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铁具有向内弯折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机舱隔板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机底板和外壳的衔接处之间的第二加强铁。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铁支撑在所述侧隔板远离上隔板一侧的边缘处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机舱隔板通过其上的扣持孔与制冷装置箱体外壳上的扣持结构相配合,能够使得机舱隔板与箱体外壳准确有效地配合、精确定位,快速实现机舱的组装,有效提高了机舱隔板结构安装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制冷装置的市场竞争力,并使得整个机舱的结构强度得到有效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的制冷装置压机舱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制冷装置压机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制冷装置外壳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制冷装置压机舱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外壳1、用以承载压缩机6的压机底板2、机舱隔板3和加强结构5。所述外壳1与压机底板2和机舱隔板3之间形成压机舱4,加强结构5安装在压机舱4的边角处。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8所示,所述制冷装置为卧式冷柜,外壳1包括首尾相接呈框型的箱壳围板11和箱壳侧板12。其中,所述箱壳围板11为U型板,包括箱壳前板、与前述箱壳侧板12相对的另一箱壳侧板和箱壳后板。其中,所述外壳1包括连通压机舱4内外的散热窗13、自散热窗13周围向内翻折而成的翻边14和设置于翻边14上用以定位机舱隔板3的扣持结构15。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所述散热窗13形成于外壳1在相邻压机舱4的两个侧壁面上。具体地,所述压机舱4相邻所述箱壳侧板12设置,所述散热窗13为两个,分别形成于箱壳围板11的箱壳前板和箱壳侧板12上。优选地,所示翻边14包括用以支撑机舱隔板3的上翻边141和侧翻边1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壳围板11和箱壳侧板12的散热窗13的上边缘处分别向内翻折形成所述上翻边141,所述箱壳侧板12的散热窗13的侧边缘远离所述箱壳前板的一侧向内翻折形成所述侧翻边142。所述扣持结构15设置于所述散热窗13的翻边1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持结构15设置于所述上翻边141上,具体地,所述箱壳围板11和箱壳侧板12的上翻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扣持结构15。在外壳1上设置扣持结构15可保证机舱隔板3的精确定位,提高机舱隔板结构安装的生产效率,并节约成本。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扣持结构15为设置于两个上翻边141上的扣持片151,扣持片151具有扣持部1511和连接在扣持部1511和上翻边141的折弯部1512。进一步地,为保证扣持片151的强度和增强机舱隔板3的紧固效果,扣持部1511的宽度大于折弯部1512的宽度。参照图1所示,所述机舱隔板3为L型折板,机舱隔板3具有与压机底板2相对设置的上隔板32和设置在压机底板2和上隔板32之间的侧隔板33。其中,所述上翻边141用以支撑上隔板32相邻的两个侧边缘,所述侧翻边142用以支撑侧隔板33其中一侧的边缘。参照图4和图5所示,机舱隔板3边缘形成有与扣持结构15相互扣持定位的扣持孔31,从而可实现机舱隔板3和外壳1的相互定位。设置在所述上翻边141和机舱隔板3上的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15和扣持孔31能够使得机舱隔板3与箱体外壳1准确有效地配合、精确定位,快速实现机舱的组装,有效提高了机舱隔板结构安装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制冷装置的市场竞争力,并使得整个机舱的结构强度得到有效保障。优选地,扣持孔31设置在上隔板32的两个侧边缘上,扣持结构15对应设置在两个上翻边141上,以方便扣持结构15穿过扣持孔31进行扣持。所述扣持部1511自上隔板32一侧穿过扣持孔31后、经折弯折弯部1512而使扣持部1511扣持在上隔板32侧边缘的另一侧。将扣持结构15设置成扣持片151可以使扣持结构15方便穿过扣持孔31进行弯折,经过弯折后的扣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外壳、用以承载压缩机的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所述外壳与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之间形成压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连通所述压机舱内外的散热窗和自所述散热窗周围向内翻折而成的翻边;所述机舱隔板为L型折板,并且所述机舱隔板边缘搭接在所述翻边上;所述翻边和机舱隔板边缘形成有相互扣持定位的扣持结构和扣持孔,以对所述机舱隔板和外壳形成相互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外壳、用以承载压缩机的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所述外壳与压机底板和机舱隔板之间形成压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连通所述压机舱内外的散热窗和自所述散热窗周围向内翻折而成的翻边;所述机舱隔板为L型折板,并且所述机舱隔板边缘搭接在所述翻边上;所述翻边和机舱隔板边缘形成有相互扣持定位的扣持结构和扣持孔,以对所述机舱隔板和外壳形成相互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相邻压机舱的两个侧壁面上形成有所述散热窗,所述机舱隔板具有与压机底板相对设置的上隔板和设置在所述压机底板和所述上隔板之间的侧隔板,所述翻边具有支撑在所述上隔板相邻的两个侧边缘的上翻边和支撑在所述侧隔板其中一侧边缘的侧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结构和扣持孔设置在所述上隔板的所述两个侧边缘和两个上翻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结构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翠,任开龙,王涛,郭凯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