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生三胜专利>正文

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29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包括引射盘,引射盘顶端套接有炉头;引射盘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烧器及其燃气灶,采用外圈火引射管内一次可燃气体具有的较高压力和速度、带动引流孔中空气与一次可燃气体进行高强度的动能交换和混合;通过散热翅条预热二次空气和引流孔中一次空气,温度高达150℃,提升燃气与空气的内能,加快多组分燃气的氧化和分解,燃烧热效率高达73%,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采用引射盘替代现有外圈火分火器和燃烧盘组合结构,可使热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本技术属于燃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引射盘式燃烧器的燃气灶。
技术介绍
一般大气式燃气灶由炉头,引射管和喷嘴组成,炉头上部预混室或者分火器上连接有燃烧盘,从燃气喷嘴喷出的高速燃气带动引射管内的空气形成预混合的可燃气,在燃烧盘火孔出口进行点火燃烧。中国专利《一种预热式燃气灶》(申请日:20180105;申请号:CN201820020936.4:公开日:20190205;公开号:CN208475384U)、中国专利《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申请日:20181225;申请号:CN201811594496.4:公开日:20190426;公开号:CN109681870A),以上两者公开的燃气灶结构,可以对二次空气进行预热并形成向内旋转的火焰,对加快燃气和空气的扰动混合,提升燃烧速度,减少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生成都有很大的帮助,但依然存在火焰燃烧速度慢,热效率低的问题;中国专利《一种引射器式燃烧器和预混式小火孔燃烧器组合》(申请日:20191231;申请号:CN201911410195.6:公开日:20200327;公开号:CN110925761A),公开了需要多个燃气喷嘴和引射管以及空气调节机构的结构方案,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不能有效解决和利用喷射管的高温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解决了现有燃烧器火焰燃烧速度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引射盘式燃烧器的燃气灶,解决了现有燃烧器火焰燃烧速度慢、热效率低、喷射管高温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包括引射盘,引射盘顶端套接有炉头;引射盘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射流单元包括射流盘,沿射流盘外圆周设置有环形的外圈火混合室,沿射流盘中心处设置有管状内圈火混合室;外圈火混合室端面对应的射流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射流孔,每个射流孔内套接有射流管;射流管底端位于射流孔内部,射流管顶端穿出射流孔且与引流单元连接;外圈火混合室、内圈火混合室均连接混气单元。混气单元包括内圈火引射管和一次空气系数为0.6的外圈火引射管;外圈火引射管一端连接外圈火混合室,外圈火引射管另一端设置有外圈火燃气喷嘴;内圈火引射管一端连接内圈火混合室,内圈火引射管另一端设置有内圈火燃气喷嘴。散热翅条与穿出射流孔的射流管外表面相连接。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盘,沿引流盘外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孔,引流盘中心设置有顶端密封且底端开口的柱状内火圈;引流孔底端与射流管接通,引流孔顶端与炉头接通;内火圈底端与内圈火混合室接通,内火圈顶端侧壁均匀分布有若干内圈火燃烧孔,每个内圈火燃烧孔均与炉头接通。引流孔与射流管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引流孔过流面积与射流孔过流面积比为3.5-4.5:1。引流盘和射流盘之间还设置有管状支撑圆筒;沿径向、支撑圆筒位于内火圈和引流孔之间。引流盘靠近支撑圆筒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二次空气孔,二次空气孔连接所述炉头。引流盘和炉头之间还设置有稳焰圈。本技术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灶,使用引射盘式燃烧器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及其燃气灶,外圈火引射管内一次可燃气体具有的较高压力和速度、随后送入引流孔,带动引流孔中空气与一次可燃气体进行高强度的动能交换和混合;同时,二次空气和一次空气通过散热翅条预热后,温度高达150℃,提升燃气与空气的内能,加快多组分燃气的氧化和分解,燃气燃烧速度可提高2倍,火焰温度比现有大气式燃气灶提高80°,燃烧热效率高达73%,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采用引射盘替代现有外圈火分火器和燃烧盘组合结构,可使热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的外观主视图;图2是图1中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A-A剖面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图1中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的俯视图。图中,1.炉头,2.引射盘,3.外圈火引射管,4.外圈火燃气喷嘴,5.外圈火混合室,6.内火圈,7.稳焰圈,8.内圈火引射管,9.内圈火燃气喷嘴,10.内圈火混合室,11.内圈火燃烧孔;011.引流盘,012.射流盘,013.引流孔,014.射流孔,015.射流管,016.支撑圆筒,017.散热翅条,018.二次空气孔,019.空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名称,如图1所示,包括引射盘2,引射盘2顶端套接有炉头1;引射盘2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017。如图2所示,射流单元包括射流盘012,沿射流盘012外圆周设置有环形的外圈火混合室5,沿射流盘012中心处设置有管状内圈火混合室10;外圈火混合室5端面对应的的射流盘0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射流孔014,每个射流孔014内套接有射流管015;射流管015底端位于射流孔014内部,射流管015顶端穿出射流孔014且与引流单元连接;外圈火混合室5、内圈火混合室10均连接混气单元。如图3所示,混气单元包括内圈火引射管8和一次空气系数为0.6的外圈火引射管3;外圈火引射管3一端连接外圈火混合室5,外圈火引射管3另一端设置有外圈火燃气喷嘴4;内圈火引射管8一端连接内圈火混合室10,内圈火引射管8另一端设置有内圈火燃气喷嘴9。散热翅条017与穿出射流孔014的射流管015外表面相连接。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盘011,沿引流盘011外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孔013,引流盘011中心设置有顶端密封且底端开口的柱状内火圈6;引流孔013底端与射流管015接通,引流孔013顶端与炉头1接通;内火圈6底端与内圈火混合室10接通,内火圈6顶端侧壁均匀分布有若干内圈火燃烧孔11,每个内圈火燃烧孔11均与炉头1接通。引流孔013与射流管015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引流孔013过流面积与所述射流孔014过流面积比为3.5-4.5:1。引流盘011和射流盘012之间还设置有管状支撑圆筒016;沿径向、支撑圆筒016位于内火圈6和引流孔013之间。支撑圆筒016的主要是支撑引流盘011和射流盘012,同时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引流盘011靠近支撑圆筒016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二次空气孔018,二次空气孔018连接炉头1,二次空气孔018内的空气通过空气通道019进入,散热翅条017之间的间隙、射流管015的高度围城的空间为二次空气流通的通道。引流盘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射盘(2),所述引射盘(2)顶端套接有炉头(1);/n所述引射盘(2)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n所述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n所述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0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射盘(2),所述引射盘(2)顶端套接有炉头(1);
所述引射盘(2)内从上到下具体包括引流单元和射流单元;
所述射流单元还连接混气单元;
所述射流单元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散热翅条(0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单元包括射流盘(012),沿所述射流盘(012)外圆周设置有环形的外圈火混合室(5),沿所述射流盘(012)中心处设置有管状内圈火混合室(10);
所述外圈火混合室(5)端面的对应的射流盘(0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射流孔(014),每个所述射流孔(014)内套接有射流管(015);
所述射流管(015)底端位于射流孔(014)内部,所述射流管(015)顶端穿出射流孔(014)且与引流单元连接;
所述外圈火混合室(5)、内圈火混合室(10)均连接混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单元包括内圈火引射管(8)和一次空气系数为0.6的外圈火引射管(3);
所述外圈火引射管(3)一端连接外圈火混合室(5),所述外圈火引射管(3)另一端设置有外圈火燃气喷嘴(4);
所述内圈火引射管(8)一端连接内圈火混合室(10),所述内圈火引射管(8)另一端设置有内圈火燃气喷嘴(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射盘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条(017)与穿出所述射流孔(014)的射流管(015)外表面相连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三胜
申请(专利权)人:生三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