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脖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08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脖式风扇,其包括主体单元和风扇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可佩戴于脖颈处,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主体单元端部,用于送风;且所述主体单元和/或风扇单元上设置有照明单元。通过在主体单元和/或风扇单元上设置照明单元,达到既可以利用风扇单元进行取凉、又可以利用照明单元进行照明的目的,实现挂脖式风扇的功能多样化,优化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脖式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领域,特别是一种挂脖式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人们在天气炎热时,用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现有的一些风扇通过设置成挂脖式,解决了手持式风扇对用户双手的束缚,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但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挂脖式风扇,尤其对于喜欢夜跑的爱好者而言,还需要另外配置一个照明灯,既不方便携带,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挂脖式风扇,旨在现有挂脖式风扇缺少照明装置、不利于在黑暗环境中使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挂脖式风扇,包括:主体单元,可佩戴于脖颈处;风扇单元,设置在主体单元的端部;所述主体单元和/或风扇单元上设置有照明单元。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单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风扇,所述照明单元设置在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以及后壳,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后壳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壳体远离所述主体单元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主控部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控部两端并朝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端连接所述风扇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风扇单元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连接部可弯折变形。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固定于安装腔开口处的导光板、以及设置在导光板和安装腔之间的灯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灯组件包括导电板以及与导电板连接的LED灯珠,所述导光板上设有与LED灯珠相对应的通孔,所述LED灯珠位于所述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主控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充电接口、USB接口和开关,所述风扇单元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线布设于所述连接部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中空的金属软管以及包覆于所述金属软管外的硅胶套,所述导线布设于所述金属软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朝向脖颈的一侧设有软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主体单元和/或风扇单元上设置照明单元,达到既可以利用风扇单元进行取凉、又可以利用照明单元进行照明的目的,实现挂脖式风扇的功能多样化,优化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挂脖式风扇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风扇单元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照明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风扇单元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挂脖式风扇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挂脖式风扇2风扇单元3照明单元1主体单元21壳体31导光板11主控部211前壳311凸起111外壳212后壳312通孔112充电接口213安装腔32灯组件113USB接口214卡槽321导电板114开关22风扇322LED灯珠115软垫221扇叶12连接部121硅胶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挂脖式风扇10,其包括主体单元1和风扇单元2,所述主体单元1可用于佩戴于脖颈处,解决了手持式风扇对用户双手造成束缚的问题。所述风扇单元2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主体单元1的两端部,用于从脖颈的两边给用户的身体进行送风,达到降温、取凉的目的。所述主体单元和/或风扇单元2上设置有照明单元3,照明单元3可用于照明,从而达到既可以利用风扇单元2进行取凉、又可以利用照明单元3进行照明的目的,实现挂脖式风扇10的功能多样化,优化了用户体验。如图2所示,所述风扇单元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壳体21内部的风扇22,所述风扇22转动后将产生风力并穿过壳体21传送到外界。所述照明单元3设置于所述壳体21上,方便佩戴挂脖式风扇10时对前方进行照明。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扇22包括扇叶221和可驱动扇叶221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作为一个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21包括前壳211以及后壳212,所述照明单元3设置于后壳212中部。当使用挂脖式风扇10取凉时,将前壳211朝向人体,扇叶221转动产生风力并通过前壳211吹至人体。当需要照明时,开启照明单元3,其所产生的光将照射使用者前方,方便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中行动。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21外侧开设有安装腔213,所述照明单元3设置于所述安装腔213内。具体地,所述照明单元3包括固定于安装腔213开口处的导光板31、以及设置在导光板31和安装腔213之间的灯组件32。所述导光板31上设有凸起311,所述安装腔213内设有与凸起311相对应的卡槽214,当凸起311卡入卡槽214时,可将灯组件32固定在导光板31与安装腔213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灯组件32包括导电板321以及与导电板321连接的LED灯珠322,所述导光板31上设有与LED灯珠322相对应的通孔312,所述LED灯珠322位于所述通孔312内。优选地,所述导电板321的截面积大于LED灯珠322的截面积,所述导电板321位于导光板31和安装腔213中间。当导光板31与安装腔213卡合时,所述导电板321被固定在安装腔213内,与之相对的是,与导电板321连接的LED灯珠322也被固定。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单元1包括主控部11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控部11两端并朝外延伸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延伸端连接所述风扇单元2。所述主控部11可实现对风扇单元2的控制,以调节风扇22的转速和灯组件32的亮度。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2为可弯折变形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可相对主控部11进行弯曲,进而调整两个风扇单元2的位置以及挂脖空间的大小。而且,所述连接部12可延伸至脖颈后面,以增加连接部12的长度,进而增加通过连接部12调整风扇单元2的距离和挂脖空间大小。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脖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单元,可佩戴于脖颈处,其包括主控部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控部两端并朝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主控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充电接口、USB接口和开关;/n风扇单元,设置在主体单元的端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风扇,所述风扇单元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线布设于所述连接部内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端连接所述风扇单元,且所述连接部可弯折变形;/n照明单元,设置在壳体和/或连接部靠近所述风扇单元的一端以及主控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脖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单元,可佩戴于脖颈处,其包括主控部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控部两端并朝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主控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充电接口、USB接口和开关;
风扇单元,设置在主体单元的端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风扇,所述风扇单元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线布设于所述连接部内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端连接所述风扇单元,且所述连接部可弯折变形;
照明单元,设置在壳体和/或连接部靠近所述风扇单元的一端以及主控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以及后壳,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后壳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壳体远离所述主体单元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享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