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07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有入口端口的缸;联接到缸的主轴承和副轴承;由主轴承和副轴承径向支撑的旋转轴;辊子,该辊子与旋转轴一起旋转并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形成的多个叶片狭槽;和多个叶片,该叶片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辊子的叶片狭槽中并且将压缩空间划分成多个压缩室。入口端口包括穿过缸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形成的第一入口部,和第二入口部,该第二入口部被形成为在缸的内周表面上具有预定深度的凹槽,第二入口部相对于第一入口部在接触点的相反侧处与第一入口部连通,并从缸的内周表面向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延伸。因此,制冷剂的抽吸流率增加,从而使得能够抑制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回转式压缩机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缩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其中从旋转辊子突出的叶片与缸的内周表面形成接触以形成压缩室。
技术介绍
回转式压缩机能够分为两种类型,即,其中叶片可滑动地插入到一个缸中以与辊子形成接触的一种类型,和其中叶片可滑动地插入到辊子中以与缸形成接触的另一种类型。通常,前者称为“回转式压缩机”,而后者称为“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对于回转式压缩机,在缸中插入的叶片被弹力或背压朝向辊子拉出,以与辊子的外周表面形成接触。另一方面,在叶片回转式压缩机中,在辊子中插入的叶片与辊子一起旋转,并且通过离心力和背压拉出以与缸的内周表面形成接触。回转式压缩机辊子每转独立地形成与叶片数目一样多的压缩室,并且每个压缩室同时执行抽吸、压缩和排出冲程。另一方面,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辊子每转连续地形成与叶片数目一样多的压缩室,并且每个压缩室顺序地执行抽吸、压缩和排出冲程。因此,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具有比回转式压缩机更高的压缩比。因此,叶片回转式压缩机更适用于具有低臭氧消耗潜能值(ODP)和全球变暖指数(GWP)的制冷剂,诸如R32、R410a和CO2。在叶片回转式压缩机中,一个压缩空间被划分成多个压缩室,这减小了压缩冲程,从而降低了性能系数(COP)。因此,如在专利文献【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号JP2014-040797A(在2014年3月6日公开)】中公开的那样,缸的内周表面被形成为不对称形状,以增加压缩冲程(压缩周期)。然而,对于相关技术的叶片回转式压缩机,随着压缩冲程(压缩周期)增加,抽吸冲程(抽吸周期)减小。然后,被抽吸到构成抽吸室的压缩室中的制冷剂的抽吸(或入口)流率减小,从而降低了压缩室中的压力。因此,压缩室中的容积效率降低,并且压缩机的COP相应地降低。当缸的内周表面被形成为圆形或不对称的椭圆形时,也出现该问题,这是叶片回转式压缩机的一个特性。然而,在不对称椭圆形的情况下这可能会更成问题。另外,在相关技术的叶片回转式压缩机中,入口端口在径向方向上穿过缸形成,使得入口端口的面积受到缸的轴向长度的限制。此外,需要在入口端口的上侧和下侧这两侧上确保密封长度(或距离),这进一步限制了入口端口的面积。因此,制冷剂的抽吸流率降低,这可能导致压力下降。当使用环境友好的制冷剂R32时,这对于相关技术的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可能是特别成问题的。更详细地,R32是作为用于R410a的替代品开发的,但是R32的颗粒密度低于R410a,因此制冷剂的质量流率也更低。因此,与带有相同体积的压缩机相比,在压缩室中产生压降,从而如上所述导致抽吸损失增加和容积效率的进一步降低。结果,压缩机的COP可以进一步降低。在低温加热条件、高压比条件(Pd/Ps≥6)和高速操作条件(80Hz以上)下,这可能更糟糕。相关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号JP2014-040797A(在2014年3月6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与带有相同体积的压缩室相比,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能够通过抑制压缩室中的压降来提高压缩机性能。本公开的在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与带有相同体积的压缩室相比,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能够通过增加抽吸周期来抑制压缩室中的压降。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能够在适当地维持压缩周期的同时增加抽吸周期。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能够在入口端口在径向方向上穿过缸形成时增加制冷剂的抽吸流率。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能够在增加入口端口的抽吸面积的同时确保入口端口的密封长度。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能够在增加入口端口的抽吸面积的同时增加用于压缩室的抽吸周期。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即使在使用环境友好的制冷剂R32时也能够通过延长抽吸周期来增加制冷剂的抽吸流率,从而通过降低压缩室中的压降来提高性能系数(COP)。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入口端口,该入口端口的周向长度长于轴向长度。另外,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其中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具有多种形状的入口端口。此外,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包括:靠近在缸和辊子之间的接触点形成的入口端口;和入口引导凹槽,该入口引导凹槽与作为主入口端口的入口端口相连通,并且比入口端口更远离接触点定位。入口引导凹槽的面积可以被形成为小于入口端口。这里,入口端口可以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而入口引导凹槽可以具有非圆形的截面形状。另外,为了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该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有入口端口的缸;联接到缸以与缸一起形成压缩空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由主轴承和副轴承径向支撑的旋转轴;辊子,该辊子通过被偏心地容纳在压缩空间中而与旋转轴一起旋转,以与缸的内周表面形成接触点,并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多个叶片狭槽;和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辊子的叶片狭槽中,并且被构造为在朝向缸的内周表面的方向上突出,从而将压缩空间划分成多个压缩室。入口端口可以包括第一入口部和第二入口部,该第一入口部穿过缸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形成,该第二入口部被形成为在缸的内周表面上具有预定深度的凹槽,第二入口部在接触点的相对于第一入口部的相反侧处与第一入口部连通,并从缸的内周表面向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延伸。这里,如果在长度方向上穿过第一入口部的中心的线是第一假想线,穿过缸的外径中心和接触点的线是第二假想线,并且穿过缸的外径中心和第二入口部的端部的线是第三假想线,则在第一假想线和第二假想线之间的第一角度可以是在第一假想线和第三假想线之间的第二角度的0.8倍至1.2倍。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可以相等。第一入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二入口部更大的面积。第一入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截面面积。第二入口部的截面面积可以朝向旋转轴的旋转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入口部的轴向长度可以短于第一入口部的轴向长度。第二入口部的轴向长度可以等于第一入口部的轴向长度。这里,第二入口部可以被形成为沿着缸的圆周方向具有相同的深度。这里,第二入口部可以被形成为倾斜从而朝向第一入口部逐渐变深。第二入口部可以设置有空间部,该空间部的表面具有从缸的内周表面到预定深度的与第一入口部平行的直线。这里,入口端口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周向长度长于轴向长度。此外,该多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与叶片狭槽的后侧连通的背压腔。背压腔可以沿着圆周方向划分成多个腔,每一个腔具有不同的内压。该多个腔可以设置有在内圆周侧上形成的轴承突出部,该内圆周侧面向旋转轴的外周表面并且相对于旋转轴的外周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包括:/n缸,所述缸设置有入口端口;/n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被联接到所述缸,以便与所述缸一起形成压缩空间;/n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径向支撑;/n辊子,所述辊子通过被偏心地容纳在所述压缩空间中而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以便与所述缸的内周表面形成接触点,并且所述辊子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形成的多个叶片狭槽;和/n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所述辊子的所述叶片狭槽中,并且被构造为在朝向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方向上突出,从而将所述压缩空间划分成多个压缩室,/n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口包括:/n第一入口部,所述第一入口部穿过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形成;和/n第二入口部,所述第二入口部被形成为在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上具有预定深度的凹槽,所述第二入口部在所述接触点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入口部的相反侧处与所述第一入口部连通,并从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向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8 KR 10-2019-00107271.一种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包括:
缸,所述缸设置有入口端口;
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被联接到所述缸,以便与所述缸一起形成压缩空间;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径向支撑;
辊子,所述辊子通过被偏心地容纳在所述压缩空间中而与所述旋转轴一起旋转,以便与所述缸的内周表面形成接触点,并且所述辊子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形成的多个叶片狭槽;和
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所述辊子的所述叶片狭槽中,并且被构造为在朝向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的方向上突出,从而将所述压缩空间划分成多个压缩室,
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口包括:
第一入口部,所述第一入口部穿过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形成;和
第二入口部,所述第二入口部被形成为在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上具有预定深度的凹槽,所述第二入口部在所述接触点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入口部的相反侧处与所述第一入口部连通,并从所述缸的所述内周表面向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在长度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入口部的中心的线是第一假想线,穿过所述缸的外径中心和所述接触点的线是第二假想线,并且穿过所述缸的所述外径中心和所述第二入口部的端部的线是第三假想线时,
在所述第一假想线和所述第二假想线之间的第一角度是在所述第一假想线和所述第三假想线之间的第二角度的0.8倍至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部被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焕辛镇雄李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