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298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涉及帐篷技术领域。隔离帐包括:帷帐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帷帐撑起,形成隔离空间;所述帷帐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套袖口以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过滤体,所述出风口用于通过通风管密封连接抽气净化装置,所述套袖口用于密封的穿设医疗管线;其中,所述帷帐还设置有具有容纳腔的传递窗,且所述传递窗为可分别从帷帐外部和帷帐内部打开的独立密封空间,解决在治疗、护理病患时频繁传递药品、物品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加大的问题;另外,隔离帐出风口密封连接抽气净化装置,使隔离帐内部形成负压隔离空间,能够解决疫情爆发时负压隔离病房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
本技术涉及帐篷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有致命的传染病毒的疫情爆发,如: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等,通常采用隔离治疗以控制疫情。现有隔离方式是采用隔离舱或隔离病房,但当疫情扩散,无法实现患者在短时间迅速收治并隔离,病患增多,隔离舱和隔离病房紧张时,往往隔离安置在大学、体育馆、宾馆等,难以达到完全隔离病毒的目的,还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同时,处于潜伏期或治疗期病患,传染性大,医护人员在护理时难以避免近身接触,对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加大。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主要目的在于隔离安置病患避免疫情扩散,同时增加传递窗的设置,解决医护人员频繁传递药品或物品时的近身接触导致的医护人的感染风险加大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帐,包括:帷帐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帷帐撑起,形成隔离空间;所述帷帐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套袖口以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过滤体,所述出风口用于通过通风管密封连接抽气净化装置,所述套袖口用于密封的穿设医疗管线;其中,所述帷帐还设置有具有容纳腔的传递窗,且所述传递窗为可分别从帷帐外部和帷帐内部打开的独立密封空间。具体地,所述传递窗包括朝向帷帐外部的第一侧壁和朝向帷帐内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独立密封开合,所述第二开口独立密封开合。具体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至少一个侧壁为弹性材料制备。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为密封拉链、密封磁吸或密封粘扣。具体地,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上、下、左、右四个边,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上、下、左、右四个边,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位置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上边,呈一字型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壁上边,呈一字型开口;或,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左边或右边,呈I型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左边或右边,呈I型开口。具体地,所述帷帐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前、后、左、右四侧,所述传递窗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左侧、右侧中的至少一侧。具体地,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杀菌装置,用于杀灭传递物品表面的细菌、病毒。具体地,所述顶壁与所述支架连接将所述帷帐撑起;所述侧壁的顶端与所述顶壁的边沿一周连接围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帷帐前、后两侧具有垫压区,或,前、后、左、右四侧均具有垫压区,用于被床垫压持,使撑起的帷帐与床体配合形成隔离空间;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套袖口、传递窗以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侧壁的左右两侧的底端设置有坠体。具体地,所述支架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支腿和U形连接部,所述U形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支腿的顶部成预设角度连接;其中,两条所述支腿用于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床头或者床尾的位置,并与床头或者床尾可拆卸连接,所述U形连接部用于延伸至所述床体的正上方。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帐系统,包括:隔离帐、床体、抽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隔离帐的支架与所述床体固定,使所述隔离帐的顶壁位于床体上方,所述隔离帐的垫压区垫压于床垫下,所述侧壁底部的坠体下拉所述隔离帐侧壁,所述隔离帐与所述床体配合形成隔离空间;所述隔离帐侧壁的传递窗为两侧开合的独立密封空间;所述抽气净化装置与所述隔离帐侧壁的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通风管密封连接,所述抽气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隔离帐外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包括帷帐和支架,所述帷帐能在支架的支撑下形成容置空间,并且帷帐设置有具有容纳腔的传递窗,且所述传递窗为可分别从帷帐外部和帷帐内部打开的独立密封空间,传递窗是密封的,且传递窗不可从从帷帐外部和帷帐内部同时打开,只可错时打开,这样可以在传递物品的过程中阻断隔离帐外部与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由于物品的传递导致隔离帐内部的细菌或病毒等扩散到隔离帐外部,能有效预防在物品传递过程中的细菌、病毒扩散从而避免隔离帐外部人员被感染。解决医护人员护理处于潜伏期或治疗期病患,频繁传递药品或物品过程中,近身接触使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加大的问题;另外,帷帐出风口通过通风管密封连接抽气净化装置,这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帐能够与床体配合形成负压隔离空间,使空气只能由外部向内部定向循环并过滤,实现在收治感染的被感染患者的同时,避免病毒的扩散。由于隔离帐系统具有上述分析的有益效果,所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帐系统能够解决疫情爆发时负压隔离病房不足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A-A剖面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A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的B局部放大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帷帐,11-顶壁,12-侧壁,13-垫压区,14-坠体,2-支架,21-支腿,22-U形连接部,3-床体,31-床垫,4-进风口,5-出风口,6-过滤体,7-抽气净化装置,8-套袖口,9-出入口,15-通风管,16-传递窗,17a-第一侧壁,17b-第二侧壁,18a-第一开口,18b-第二开口,19-容纳腔,20-杀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解决治疗、护理病患时频繁传递药品、物品的过程中,近身接触使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加大的问题,以及能够解决疫情爆发时负压隔离病房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隔离帐及隔离帐系统。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实施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名称)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帐,其特征在于,包括:/n帷帐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帷帐撑起,形成隔离空间;/n所述帷帐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套袖口以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过滤体,所述出风口用于通过通风管密封连接抽气净化装置,所述套袖口用于密封的穿设医疗管线;/n其中,所述帷帐还设置有具有容纳腔的传递窗,且所述传递窗为可分别从帷帐外部和帷帐内部打开的独立密封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帐,其特征在于,包括:
帷帐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帷帐撑起,形成隔离空间;
所述帷帐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套袖口以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过滤体,所述出风口用于通过通风管密封连接抽气净化装置,所述套袖口用于密封的穿设医疗管线;
其中,所述帷帐还设置有具有容纳腔的传递窗,且所述传递窗为可分别从帷帐外部和帷帐内部打开的独立密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帐,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窗包括朝向帷帐外部的第一侧壁和朝向帷帐内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独立密封开合,所述第二开口独立密封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其中至少一个侧壁为弹性材料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为密封拉链、密封磁吸或密封粘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上、下、左、右四个边,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上、下、左、右四个边,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位置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上边,呈一字型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壁上边,呈一字型开口;
或,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左边或右边,呈I型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左边或右边,呈I型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帐,其特征在于,
所述帷帐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前、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郭钊高晓强刘海峰王鹏王和任孝江王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皓迈科创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